节气养生|白露至,防燥御寒敛气“三法”,名中医教……
创始人
2025-09-07 09:23:07
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当《诗经》中的诗意场景照进现实,9月7日我们迎来白露节气。作为仲秋的启幕信号,此时太阳达黄经165度,昼夜温差骤增至10℃以上——北方燥气渐盛,南方“秋老虎”余威未消,形成“凉燥夹热”的特殊气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古人以“白”喻秋露,既点明节气特征,更暗藏“养收”的养生智慧。结合中医理论与民间习俗,白露养生需紧扣“防燥、御寒、敛气”三大核心,方能顺应金秋“秋收”之气,为过冬筑牢健康根基。

防燥:少辛增酸润养肺,内外兼顾解“秋燥”

白露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燥”成为最易侵袭人体的“健康杀手”,常表现为口干、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状。中医认为“秋气应肺”,肺喜润恶燥,此时养生首重“润养”,需从饮食、起居两方面双管齐下。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医师王清海指出,首先在饮食上需要少辛增酸,吃出“水润” 遵循“少辛增酸,润养为先”的原则,通过饮食调节滋养肺阴、化解燥气,可以多食润养之品,比如梨(生吃清热、煮水润燥)、枇杷(润肺止咳)、芝麻(润肠通便)、山药(健脾益肺)、杏仁(润肺平喘)等都是白露时节的“养生佳品”。他推荐将银耳、百合、莲子煮成羹汤,或晨起喝一杯温蜂蜜水,既能补充津液,又能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此时在南方,尤其建议忌口助燥食物,比如辣椒、花椒等辛辣之品,因之易“助燥伤阴”,而烧烤、油炸类食物会加重体内燥热,建议尽量避免,防止燥气进一步损伤肺脏。

除了饮食,起居细节也能有效对抗秋燥,比如保持室内湿度,在北方地区空气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60%左右,避免呼吸道黏膜因干燥受损。早上起床后用淡盐水漱口,能清洁口腔、滋润咽喉,预防白露后常见的咽干、咽痛等问题,尤其适合经常用嗓的人群。

御寒:“白露身不露”,重点防护护阳气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此时冷空气转守为攻,白天虽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骤降,若不注意保暖,易导致阳气受损,为冬季生病埋下隐患。民谚有说,“白露身弗露”正是古人总结的御寒准则,核心在于“不露关键部位、守护体内阳气”。

王清海建议三个部位需重点防护,别让寒气“钻空子” 。首先就是颈部有大椎穴,是阳气汇聚之处,若暴露在外易受风寒侵袭,引发感冒、颈椎病。他建议出门时系一条轻薄丝巾,既美观又能保护脖颈;其次就是肚脐,因为肚脐也是神阙穴,连通五脏六腑,皮肤薄弱,寒气易从此侵入,导致腹泻痛经等问题。第三就是脚踝,脚踝有多个经络经过,白露后穿袜子入睡,或选择脚踝处有包裹的鞋子,能防止寒气从脚部侵入,保护下焦阳气。 对于平素就手脚冰凉、易怕冷的阳虚人群,白露后可通过艾灸进一步养护阳气,可选取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处,约四横指距离),每日艾灸15分钟,能温补肾阳、固本培元,帮助身体抵御寒冷,增强冬季抗寒能力。

敛气:顺“秋收”之气,安神志、调睡眠

中医认为,秋季对应“收”的气机,白露作为仲秋节气,养生需顺应“秋收”,重点在于“敛气安神”——既要疏解“悲忧伤肺”的情绪,也要调整睡眠,让身体与自然节律同步。

王清海表示,“秋气应肺,悲忧伤肺”,白露后草木渐枯,易让人产生低落、伤感的情绪,长期如此会损伤肺气。建议晨起练习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能拉伸胸廓、扩张肺部,促进肺气宣发,同时缓解负面情绪,让心情更舒畅。

秋季色彩绚烂,建议多接触自然,比如天气晴朗时到公园、郊外散步,欣赏秋日景色,避免长时间独处引发的悲秋情绪,通过自然的生机滋养心神。“白露后日照时间变短,应顺应自然‘收’的规律,建议比夏季提前1小时入睡(如晚上10点半前上床),让肝脏有充足时间藏血,同时帮助身体收敛阳气。

从“收清露”到“吃十样白”,养生藏在传统里

除了中医养生方法,白露的传统习俗也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至今仍值得借鉴。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认为秋露有“愈百病、止消渴”的功效。虽现代无需刻意收露,但晨起呼吸带有露水的清新空气,能滋润呼吸道,也是一种“天然养生”。

在浙江苍南、平阳等地,白露这天会采集白芍白芨白术等十种带“白”字的草药,与乌骨白毛鸡或鸭子同煨。“十样白”多有健脾润肺、益气养血的功效,与鸭肉、鸡肉搭配,既能滋补身体,又能应对秋燥;而福建等地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龙眼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白露时节的龙眼个大味甜,适量食用能改善秋燥引起的失眠、乏力,尤其适合气血不足的人群。

专家特别推荐两款时令养生方:

1、沙参玉竹老鸭汤

【材料】:老鸭1只(约600克)、北沙参60克、玉竹60克、生姜少许。

【功效】:北沙参可养阴清肺,玉竹具养阴润燥功能,老鸭则能滋阴补血 。成品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应对口干舌燥。

【做法】:将鸭肉焯水后与药材同炖,采用武火煮沸转文火慢煲2小时即可调味食用。

2、银耳雪梨润肺羹

【材料】:银耳50克、雪梨1个、冰糖40克、鲜百合少许。

【功效】:清肺化痰,改善皮肤干燥。

【做法】银耳泡发,雪梨去皮切块,鲜百合洗净;在锅中加入800毫升水,烧开后加入银耳,煮开后转中小火煮10分钟。放入冰糖,下梨块,文火煮20分钟后,加入百合,煮10分钟,焖10分钟后即可食用。

王清海指出,白露是连接夏与冬的“过渡节气”,养生的关键在于“平衡”——平衡燥与润、寒与暖、动与静。遵循“防燥、御寒、敛气”三法,结合饮食、起居、情志的调整,既能顺应金秋“收”的气机,又能为身体储备能量,让我们在仲秋时节保持健康状态,从容迎接后续的秋冬岁月。

文|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金小洣

图| 视觉中国

海报|陈健怡

粤语音频|林清清

策划 :龚丹枫 王倩统筹 :林清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炖... 导读:炖鱼时,只放葱姜蒜就错了!大厨:多放2种料,鱼肉不腥,很鲜嫩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鱼是宴席上的常...
原创 曾... 曾被视为“垃圾鱼”,今年行情大涨,15元1斤抢着买,南方人爱吃。大家好,我是小乔,与你每天分享有趣的...
农家煎饼:阳光的味道,无限的乡... 煎饼里卷着半根油条、整根小葱、弄碎的咸鸭蛋和几根香菜,蘸着农家大酱,是辽西大煎饼的一种非常过硬的吃法...
白露至,山西人的养生餐桌,被这... 白露凝霜,秋分送爽,九月的三晋大地迎来了最舒爽也最宜滋补的时节。山西人的秋天,从不只在山水之间,更在...
谁能拒绝糯叽叽的红薯团?幸福感... 今天我要给大家安利一道超赞的家常甜点——“糯叽叽的红薯团”!这道菜真的太有魔力了,咬一口外酥里嫩,软...
“徽酒老二”迎驾贡酒陷内外困局... 过去几年,迎驾贡酒一直被看作是白酒行业里的“黑马”,今年情况却变了。 近期,白酒企业财报相继披露,迎...
原创 这... “冬吃萝卜夏吃姜,秋吃南瓜身体强”,老辈人传下来的这话真没差。最近我发现个神仙吃法 —— 空气炸锅烤...
原创 水... 水煎包怎么做?掌握好4步,出锅个个蓬松暄软,底部金黄酥脆 一日三餐中,很多人不知道早餐吃什么?要么不...
白露后身体哪3个部位最怕受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白露是反映气温变化的重要节气 天气到了由热变凉的重要转折点 白露后,身体这3...
秋凉最该吃这8道“天然补钙菜”... 秋意渐浓,天气转凉,正是养生补钙的好时节。在这个时候,多吃一些天然补钙的菜肴,不仅能为身体补充钙质,...
俗话"白露一只鸡,入... 1⃣土豆烧鸡块 2⃣沙姜盐焗蒸鸡 3⃣姜葱炒鸡 4⃣香油鸡 5⃣豉油鸡
原创 吃... 上周去超市买芝士片,发现常吃的那款包装换了,价格偷偷涨了两块多。当时还跟收银员吐槽商家套路深,后来刷...
白露至,秋意浓!润燥健脾正当时 人民网记者 丁亦鑫 白露节气是进入秋季后的第三个节气,处于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时段。俗话说,“白...
一抹青绿 百味共生!贵州这场共... 央广网铜仁9月7日消息(记者任振国 实习记者唐润旭)九月的风中,带着一阵阵抹茶清香。9月6日,一场跨...
原创 别... 今早煮鸡蛋时水扑出来了,擦灶台时发现阳光把玻璃杯的影子投在墙上,晃悠悠的像小波浪。其实吧,幸福这东西...
原创 太... 咱平常在家做饭,土豆和豆腐那可太常见了。这俩食材便宜又好买,关键还百搭。不过呢,做来做去,有时候就觉...
原创 包... 标题:包子新做法,不用面粉,不发面,不擀皮,皮薄馅大,1次就成功 在这个追求健康饮食的时代,传统的...
白露,去秋燥,又美味,这些美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空气中都弥漫着秋天独有的韵味。这个时节,除了赏景,当然还...
原创 邯... 要说邯郸晚上哪儿最有逛头,铁西那块儿的大乘美食街必须拥有姓名!它就藏在“餐饮休闲街区”里,位置那叫一...
原创 沈... 沈巍显然对昆山的奥灶面,吃上了瘾。 9月3日,他再次来到了昆山的奥灶面馆。厅堂里,挂着一副楹联,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