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餐饮门店总数净减少约1.1万家,酒吧数量相较于2023年减少约1.86万家,啤酒的传统即饮渠道销量增长空间压缩。
在行业总产量微降0.3%的背景下,五家啤酒巨头交出了不一样的半年成绩单,华润、喜力和燕京通过高端化与成本管控实现利润增长,百威亚太和重庆啤酒则受限于即饮渠道疲弱而业绩下滑。面对压力,啤酒企业加速布局商超、便利店、电商及即时零售等非即饮渠道。
从销量来看,2025年上半年,除百威亚太中国区销量下降8.2%,喜力、华润、燕京、重庆啤酒中国区销量都实现了上升。
从具体营收和增长情况来看,5家啤酒企业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从高到低依次是:华润啤酒(239.42亿元)、百威亚太(223.62亿元)、重庆啤酒(88.39亿元)、燕京啤酒(85.58亿元)。百威亚太财报显示,因区域布局及即饮渠道持续疲弱,中国市场销量同比降幅达8.2%,收入下滑9.5%。
虽未披露中国区完整营收,但喜力啤酒财报显示,上半年喜力在中国的授权啤酒销量实现30%以上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从净利润表现来看,从高到低依次是:华润啤酒(76.91亿元)、百威亚太(29.4亿元)、燕京啤酒(11.03亿元)、重庆啤酒(8.65亿元)。
华润啤酒在营收微增0.8%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增长20.8%,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其高端产品销量增长超10%,毛利率升至48.3%。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营收同比下降7.7%,净利润下滑24.4%,销量下降的同时每百升收入也在减少,成为中国市场唯一量价齐跌的头部企业。尽管百威仍占据高端市场最大份额,但其高端市场份额已从2015年的近50%萎缩至约40%,净收入减少近一成。
燕京大单品U8几乎贡献了一半的利润增长,该产品占营收比例高达70.11%,精准切中“低度畅饮”消费场景,拉动中高端产品毛利率跃升至51.71%,净利润大幅增长45.45%。
重庆啤酒出现“增量不增利”的现象,销量微增0.95%,但净利润却下滑4.03%,其中主流产品(4-8元)营收同比下滑0.92%,经济产品(4元以下)同比增长5.39%,高档产品(消费价格8元及以上)收入几乎零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累计进口啤酒21.298万千升,同比下降1.5%。
面对啤酒市场总体需求见顶的压力,啤酒企业开始跨界饮料赛道。燕京啤酒早前推出的倍斯特汽水已开始全国化布局,但目前包含倍斯特汽水在内的饮料板块,营收占比尚不足1%;重庆啤酒今年上半年跨界无酒精饮料赛道,推出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电持能量饮料等产品,旗下嘉士伯饮料领域也未突破1%营收红线。
华润和燕京依靠成本管控对冲行业压力。华润啤酒上半年停止营运两间啤酒厂,截至2025年6月底,华润啤酒在中国共营运60间啤酒厂,年产能约1920万千升,通过持续优化产能布局、控制成本来实现稳健发展。
燕京啤酒包装材料成本占比下降至40.07%,营业成本增速低于营收增速。
喜力集团首席执行官Dolf van den Brink在业绩会上表示,红爵啤酒在公司“可负担得起的高端”定位的啤酒中打头阵,定位为适合在相聚时刻中分享的优质啤酒。凭借这一定位,今年上半年,喜力高端啤酒销量增超20%,其中喜力红爵的销量增长了一倍。
百威亚太和重庆啤酒不约而同地提到受限于现饮渠道疲弱而业绩下滑,高端化战略需匹配渠道转型,否则提价难抵销量滑坡。
餐饮店、夜场酒吧等传统即饮渠道是啤酒消费的重要场所,其变化直接影响啤酒销量。有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餐饮市场约有161万家餐饮门店闭店,约159.9万家新店开张,餐饮门店总数净减少约1.1万家;根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5年3月,中国酒吧总数超过6万,相较于2023年减少约1.86万,压缩了啤酒的传统销量增长空间。
同时有专家指出,在即饮渠道,消费者对啤酒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更容易接受高端产品。因此,即饮渠道的疲软,阻碍了啤酒企业通过高端化提升盈利能力的战略。
面对即饮渠道持续疲软,啤酒企业纷纷加速布局商超、便利店、电商及即时零售等非即饮渠道,通过罐装化转型、场景定制产品开发以及数字化渠道管理等措施积极应对。根据兴业证券数据,2025年上半年即饮与非即饮销量占比首次倒置,非即饮渠道崛起。
百威正通过优化货架陈列、扩张经销商网络提升非即饮渗透率,上半年,非即饮渠道的高端及超高端产品组合销量和收入占比已超越中餐厅渠道。
为适配便利店、外卖及家庭消费场景,罐装化呈现主导化趋势。重庆啤酒非即饮渠道罐装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乌苏、1664罐装销量实现高速增长,嘉士伯、风花雪月等品牌罐装增速达双位数;通过即时零售渠道获取消费洞察,反哺新品研发;成立专门团队跟踪各平台价格,提供差异化产品进行管控,避免渠道冲突。
华润啤酒针对登山、露营场景开发场景定制专属产品;阿里、美团闪购等平台深化合作,联手歪马送酒布局闪电仓,即时零售GMV同比激增50%,线上业务增长近四成。
即时零售爆发突破渠道封锁,淘宝“7·2闪购”带动酒水订单量翻倍,燕京啤酒电商渠道营收增速达30.79%。
啤酒行业营销专家方刚认为,在存量竞争时代,寻找第二赛道是生存必需,在产量微降的背景下,渠道变革与产品创新非常关键。
撰文 | 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