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凝霜,秋分送爽,九月的三晋大地迎来了最舒爽也最宜滋补的时节。山西人的秋天,从不只在山水之间,更在那热气腾腾、满载地域风物的餐桌之上,每一口,都是独一无二的“晋”味密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锁山西秋日餐桌的养生奥秘。
沁州黄小米:
金秋第一补的“米油之王”
风物档案:太行山的沃土与温凉气候共同滋养,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显著,孕育出的小米粒粒珠玑、金黄澄亮,蒸煮后米油浓郁、糯香绵长,堪称“小米之王”。当地还流传着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其味其韵,早已飘香四海。
养生之道: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滋阴养血的功效,尤其适合秋日调理肠胃,缓解秋燥。
汾阳核桃:
来自吕梁山的“长寿果”
风物档案:地处吕梁山麓东侧、汾河谷地核心区,汾阳拥有超过30万亩的核桃种植规模,区域品牌价值突破40亿元,成就了“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黄土高原的疏松土层与半干旱气候完美结合,孕育出的核桃果仁饱满、色泽乳白、酥脆油润、香醇回甘。汾阳核桃不仅是滋补佳品,更是一张闪耀的山西名片,以其顶尖品质走向全国市场。
养生之道:核桃是传统的补脑佳品,秋日食用有助于润肺止咳、补肾固精,对抗秋乏,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存能量。
临猗苹果:
脆甜多汁的“健康果”
风物档案:地处北纬35°世界苹果生产黄金带、种植面积70万亩、品牌价值达52.39亿……这是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的果业“硬核”力量。黄河为临猗冲积出万顷良田,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产出的苹果色泽艳丽、果形端正、酸甜可口、汁多无渣,临猗苹果也因此享誉全国。
养生之道:苹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生吃可生津止渴、缓解秋燥;熟食则能收敛止泻,调理肠胃。苹果皮中的槲皮素还具抗炎抗氧化功效,记得带皮吃,营养更全面~
高平大黄梨:
千年梨乡的“润燥黄金”
风物档案:在山西晋城高平,大黄梨的栽培历史已超1500年,这里也被誉为“中国黄梨之乡”。太行山脉的温润气候与肥沃土壤,滋养出果型硕大、果皮金黄的高平大黄梨。当地至今还保留着用古法将大黄梨制成梨膏、梨脯的传统,让这份秋日甘甜得以长久留存。
养生之道: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凉,归肺、胃经,是秋日润燥的天然良方。高平大黄梨水分饱满,生吃能清热生津、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喉不适;若将其与冰糖、川贝同蒸,更能润肺止咳,尤其适合秋季易感冒、咳嗽的人群。
太谷壶瓶枣:
晋商故里的“红玛瑙”
风物档案:产自晋中太谷区的壶瓶枣,因果实形状酷似古代酒壶“壶瓶”而得名。果皮薄如蝉翼,果肉厚实饱满,咬一口软糯香甜,核小肉多,细细咀嚼能尝到自然的枣香。
养生之道:红枣自古就是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它富含维生素 C、铁元素与膳食纤维,秋日食用既能补中益气又能养血安神。
山西的秋天,就藏在这一粥一饮、一果一仁的质朴与醇厚里。这个秋天,不妨让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地道风物”走上您的餐桌,用最天然的滋味,滋养身心,品尝专属三晋大地的秋日浪漫。
作者:暴仁婕
来源: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