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簸箕炊:切方块淋香油,一口一个香
创始人
2025-09-09 11:23:43
0

本文将全方位展现茂名特色美食簸箕炊的独特魅力,不仅追溯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还详细拆解从选料到成型的传统制作工艺,深入描述其软糯口感与丰富调味碰撞出的绝妙风味,同时介绍它在茂名当地日常饮食、节庆活动中的食用场景,呈现这道美食背后承载的地域文化与生活记忆,让读者全面了解簸箕炊为何能成为茂名人心目中难以替代的美味,以及它在传承地方饮食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簸箕炊的起源:承载岁月的茂名味道

在茂名这片充满烟火气息的土地上,簸箕炊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它的起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紧密相连。早年间,茂名地区以农业为主,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便捷又顶饱的食物有着迫切需求。簸箕炊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种生活节奏。

相传,最初制作簸箕炊是为了方便田间劳作的人们携带和食用。当时,村民们发现用当地盛产的大米磨成浆,再借助日常用于晾晒谷物的簸箕作为炊具,既能让米浆均匀受热,快速成型,又能利用簸箕的透气性,让做好的食物保持松软的口感。经过不断改良,加入花生、芝麻、香油等当地常见的食材调味,渐渐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簸箕炊。

在过去,簸箕炊并非日常随处可见的零食,更多时候是在节庆或重要日子里制作的美食。比如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会提前磨好米浆,蒸上几笼簸箕炊,招待前来串门的亲朋好友;在孩子满月、老人寿宴等场合,簸箕炊也会作为特色点心登场,寓意着生活圆满、甜蜜。随着时间的推移,簸箕炊逐渐走进了日常饮食,成为茂名街头巷尾常见的美味,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茂名人的童年记忆和家乡情怀。

二、簸箕炊的制作:传统工艺里的匠心

簸箕炊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老匠人的匠心,从选料到最终成型,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它的口感和风味,也正是这些严谨的传统工艺,让簸箕炊的美味得以传承。

(一)选料:天然食材是美味的基础

制作簸箕炊,首要的就是挑选优质的大米。茂名当地多选用籼米,这种米颗粒饱满、黏性适中,磨出的米浆细腻顺滑,蒸出来的簸箕炊口感软糯却不粘牙。老匠人挑选大米时,会仔细观察米粒的颜色和饱满度,剔除碎米和杂质,确保每一粒米都符合要求。

除了大米,水的选择也很关键。茂名部分乡村有着优质的山泉水,用山泉水浸泡大米、磨制米浆,能让米浆更具清甜口感,这也是当地簸箕炊味道独特的原因之一。此外,配料的选择同样讲究,花生要选颗粒饱满、无霉变的,经过炒制后去皮,再研磨成碎末,香气才能充分释放;芝麻需挑选新鲜的白芝麻,炒熟后香气浓郁;香油则多为当地传统工艺压榨的花生油,味道纯正,能最大程度提升簸箕炊的风味。

(二)磨浆:细腻程度决定口感

选好大米后,第一步是浸泡。将大米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水,浸泡时间需根据季节调整。夏季气温高,一般浸泡 3-4 小时即可;冬季气温低,浸泡时间要延长至 6-8 小时,直到大米充分吸水膨胀,用手能轻松捏碎。浸泡好的大米需要反复冲洗,直到水质清澈,这样磨出的米浆才不会有杂质,口感更细腻。

接下来是磨浆,传统的磨浆方式是使用石磨。石磨由上下两个圆形石块组成,上面的石块中间有一个进料口,下面的石块有出浆口。匠人会将浸泡好的大米一点点倒入进料口,同时不断加入适量的水,双手推动石磨缓慢转动。石磨转动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米浆容易粗糙;也不能太慢,以免影响效率。在磨浆的过程中,匠人会根据米浆的浓稠度调整加水量,确保米浆稠度适中,既能顺利流动,又不会过于稀薄。磨好的米浆需要用细纱布过滤一遍,去除残留的米粒碎渣,让米浆更加细腻,这一步是保证簸箕炊口感软糯的关键。

(三)蒸制:簸箕为器,火候是关键

蒸制簸箕炊的工具是当地特制的簸箕,这种簸箕由竹子编织而成,直径约 30-40 厘米,边缘略微上翘,既能容纳米浆,又能保证蒸汽流通。在蒸制前,需要先将簸箕清洗干净,然后在簸箕内侧均匀地刷上一层薄薄的香油,这样可以防止米浆粘在簸箕上,方便后续脱模。

蒸制时,先将蒸锅加水烧开,待蒸汽充足后,将适量的米浆倒入簸箕中,米浆的厚度一般控制在 1-2 厘米,太厚会导致中间不熟,太薄则口感不佳。将装有米浆的簸箕放入蒸锅中,盖上锅盖,用大火蒸 5-8 分钟。判断簸箕炊是否蒸熟有一个小技巧,用筷子轻轻插入簸箕炊中,如果筷子能轻松插入,且拔出后没有粘浆,就说明已经蒸熟了。

有些匠人会采用分层蒸制的方式,即先蒸一层米浆,待其凝固后,再倒入一层米浆继续蒸,这样做出的簸箕炊层次分明,口感更有嚼劲。分层蒸制对火候的把控要求更高,每一层的蒸制时间都要精准,否则容易出现分层不明显或底层过干的情况。

(四)调味:灵魂酱料赋予独特风味

蒸好的簸箕炊还需要搭配灵魂酱料,才能真正释放出它的美味。簸箕炊的酱料种类丰富,不同店家会有自己独特的配方,但常见的酱料主要有香油、酱油、醋、蒜蓉酱、辣椒酱等。

香油是必不可少的,将纯正的花生油加热后,淋在簸箕炊上,瞬间就能激发起大米的清香,让簸箕炊的口感更加油润。酱油多选用生抽,味道咸鲜,能提升簸箕炊的鲜味;醋则以米醋为佳,少量添加可以中和油腻感,增加风味的层次感。蒜蓉酱是将大蒜捣成泥,加入适量的盐、糖、生抽和香油调制而成,蒜香浓郁,辛辣适中;辣椒酱则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放,能让簸箕炊的味道更加刺激开胃。

除了酱料,配料的添加也很重要。将炒香的花生碎、芝麻均匀地撒在簸箕炊上,再放上一些切碎的葱花或香菜,不仅让簸箕炊的外观更加诱人,还能丰富口感,花生的酥脆、芝麻的香浓与簸箕炊的软糯相互搭配,一口下去,多种味道在口中迸发。

三、簸箕炊的风味:一口沦陷的独特口感

当一盘切好的簸箕炊摆在面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洁白如玉的色泽,表面撒满了金黄的花生碎、乌黑的芝麻和翠绿的葱花,再淋上棕红色的酱油和金黄的香油,色彩丰富,让人瞬间食欲大开。

用筷子夹起一块簸箕炊,能感受到它的软糯 Q 弹,轻轻一咬,大米的清香在口中弥漫开来。簸箕炊的口感细腻顺滑,不粘牙、不糊口,每一口都能尝到米浆经过蒸制后的香甜。花生碎的酥脆与簸箕炊的软糯形成鲜明对比,芝麻的香浓则随着咀嚼慢慢释放,再加上酱油的咸鲜、香油的醇厚,以及蒜蓉酱或辣椒酱带来的独特风味,多种味道相互融合,层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在茂名,不同地区的簸箕炊风味还略有差异。比如茂南区的簸箕炊口感偏软糯,酱料以咸鲜为主;电白区的簸箕炊则会加入一些海鲜元素,如虾米、瑶柱等,让簸箕炊带有淡淡的海鲜味;信宜市的簸箕炊则更注重辣味,辣椒酱的味道更为浓郁。但无论哪种风味,都离不开 “软糯香甜、酱香浓郁” 的核心特点,这也是簸箕炊能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

食用簸箕炊的最佳温度是温热,此时它的口感最为软糯,酱料的味道也能更好地融入其中。如果放凉了,簸箕炊的口感会变得紧实,味道也会逊色一些;加热过度则会变得软烂,失去原本的 Q 弹口感。因此,在茂名的街头巷尾,卖簸箕炊的摊主都会现做现卖,确保顾客能品尝到最新鲜、最美味的簸箕炊。

四、簸箕炊的食用场景:融入生活的美味记忆

簸箕炊在茂名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道美味的点心,更融入了茂名人的日常生活,在不同的场景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街头早餐:开启活力一天

在茂名的清晨,街头巷尾的早餐摊前总是挤满了人,其中不少人是为了一碗簸箕炊而来。摊主们早早地做好几笼簸箕炊,放在保温的容器中,顾客点单后,迅速将簸箕炊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淋上酱料,撒上配料,递到顾客手中。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拿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簸箕炊,一边走一边吃,软糯的口感、浓郁的酱香,瞬间驱散清晨的困倦,为一天的生活注入活力。

(二)午后零食:闲暇时光的慰藉

午后时光,阳光正好,不少茂名人会选择到街边的小店里,点上一盘簸箕炊,搭配一杯凉茶或糖水,享受悠闲的时光。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簸箕炊,一边聊天说笑,簸箕炊的美味成为了增进感情的纽带。对于孩子们来说,午后的簸箕炊更是一种甜蜜的期待,放学后,拉着父母的手,来到熟悉的摊位前,买上一块簸箕炊,慢慢品尝,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三)节庆宴席:团圆时刻的美味

在茂名的传统节庆和家庭宴席中,簸箕炊也常常作为特色点心登场。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簸箕炊,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寓意着团圆美满;中秋佳节,一家人围坐在庭院中,赏月、吃月饼的同时,也会摆上一盘簸箕炊,增添节日的氛围;在婚宴、寿宴等重要场合,簸箕炊作为开胃点心,能让宾客在正餐前先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味,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好客。

五、总结:簸箕炊 —— 茂名的味觉名片

茂名簸箕炊,这道看似普通的民间美食,凭借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严谨的传统工艺、独特的风味口感,以及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食用场景,成为了茂名人心中难以替代的味觉记忆,更是茂名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选料时对优质大米、天然食材的严苛要求,到磨浆时对细腻程度的追求,再到蒸制时对火候的精准把控,以及调味时对酱料配方的不断改良,每一个步骤都体现着茂名人对美食的热爱与匠心。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承载着茂名的历史变迁和生活习俗,是茂名人对家乡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坚守。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茂名簸箕炊也逐渐走出了家乡,被更多外地游客所熟知和喜爱。不少外地游客来到茂名,都会特意寻找街头的簸箕炊摊位,品尝这道独特的美味。而对于在外打拼的茂名人来说,簸箕炊更是一种乡愁的寄托,一口簸箕炊,就能唤起对家乡的思念,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未来,希望茂名簸箕炊的传统工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让这道美味能够一直流传下去,继续作为茂名的味觉名片,向更多人展示茂名的饮食文化魅力,让更多人感受到这 “切方块淋香油,一口一个香” 的独特美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飘飘奶茶珍珠保质期内发霉变绿...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她在饮用香飘飘原叶现泡奶茶时,发现黑珍珠产品在保质期内出现发霉,引发对品牌品控的...
宴客必备硬菜:手把手教你做鲍鱼... 鲍鱼红烧肉是将家常红烧肉与鲜美的鲍鱼结合的经典硬菜,猪肉炖得酥烂不腻、入口即化,鲍鱼吸满肉汁后Q弹入...
吕文扬是杯中之舞:与澳大利亚调... 灯光如瀑,倾泻在墨尔本国际调酒大赛的舞台上。吕文扬站在操作台前,指尖轻触冰冷的金属调酒器,目光沉静如...
时令饮品上新 “鲜剥石榴系列”... 随着秋季来临,国内各大新茶饮品牌也开始推出秋天主题的时令新品。北京青年报记者9月10日了解到,茶百道...
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 9月9日,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 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
晋酒醇香溢青城,中蒙博览会山西... 你知道吗?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中蒙博览会上,山西酒类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8月25日,第五届中国—蒙...
上桌就被抢空!肉末金针菇鸡蛋,... 谁懂啊!挖到一道“零失败还巨下饭”的家常菜——肉末金针菇鸡蛋,每次端上桌,米饭都要多煮两碗!软嫩的金...
原创 当... 今天翻手机屏幕使用时间,突然弹出条提醒:「您昨日解锁屏幕127次,平均每7分钟一次。」冷不丁被这数据...
四川人自己的美食榜单!“金宫杯... 9月6日,由四川金宫川派味业独家冠名的“金宫杯”中国味道·川派特色美食榜(绵阳站)总评审工作交流会议...
解锁江西家常新美味!椒盐杏鲍菇... 江西家常菜中有一道颇受欢迎的小菜,便是椒盐杏鲍菇。这道菜外酥里嫩,咸香中带着微微的辣意,是不少人下饭...
煮泡面时,放弃所有调料包,自家... “深夜十一点,肚子比闹钟还准时。”这是我跟泡面之间的暗号。撕开袋子那一刻,塑料味混着油炸香,像两个老...
爆汁茄汁炸蛋:外酥里嫩裹浓汁,... 茄汁炸蛋是一道兼具颜值与口感的家常硬菜,金黄酥脆的炸蛋裹满酸甜浓郁的茄汁,咬一口外韧里嫩、汁水四溢,...
月饼市场迎“大年”,茶味、低糖...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 实习生 刘程 文图】中秋节的月饼提前“圆”。虽然距离过节还有一段时间,但...
广东话梅渍双脆,夏日解腻增食欲... 广东话梅渍双脆是一道家常风味小菜,以黄瓜和藕片为主要食材,搭配话梅的酸甜滋味,制作简单,口感清爽开胃...
原创 滋... 胡萝卜猪肝粥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粥品,尤其适合需要补充维生素A和铁质的人群,如儿童、视力易疲劳者。 ...
咥一碗臊子面,读懂千年关中——... “薄如蝉翼,劲若游丝;煎汤酸辣,汪油浮金。”在陕西关中,无论是新婚大喜、寿星满座,还是游子归乡、亲朋...
广东香煎龙利鱼柳:龙利鱼遇上香... 广东香煎龙利鱼柳是一道家常菜肴,做法简单且风味独特,深受许多家庭的喜爱。龙利鱼本身肉质细嫩、味道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