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无广,请放心观看
瓶装饮料届,也有自己的鄙视链。中男靠东方树叶去油腻,中女只饮三得利乌龙茶减脂,冰红茶也从屌丝饮料飞升为全民国窖……
可无论什么口味,1L装大容量的饮料,向来位于金字塔最底端,江湖人称“工地饮料”。“喝着太齁了,拿着不方便,它只能是外卖小哥们电驴脚下的移动水泵,工地大叔风吹日晒之后补充电解质的刚需。”
谁能想到,如今谈糖色变的白领年轻人,却把1L的瓶装饮料,喝成了工位吊瓶。
一开始,打工人只是图个便宜大碗,“3块多500ml的小甜水,加1块钱就能喝到1L,在如今的消费环境之下,还有谁会这么宠你?”
图源:momo
有人质疑,工地饮料总归是不健康的,但上过班的才明白,“咖啡奶茶也不健康,喝得心脏直突突,但你戒得掉吗?上一天班,不咂摸点有甜味儿的、带气儿的,根本挺不住。”
有人发现,喝工地饮料反而有点健康效果。1L的茉莉清茶和蜜茶,喝一半兑水就成了东方树叶,再兑水就成了“农夫山泉有点甜”……“咖啡因是刺激肾脏,让你一趟趟跑厕所,工地饮料只因为兑水喝太多了,是真利尿。”
1L装的大瓶子,以前你嫌它包装老土还不方便,现在反而被白领们奉为工位上的定海神针。“最适合打工人宝宝的喝水计量单位,无痛就喝到了专家建议的一天饮水量。”
图源:TITANS
现在,打工人的上班三件套都进化为:骑电驴,把外卖兜子当通勤包,牛饮工地饮料。
在走向过劳肥的职业道路上,提神饮料功不可没,可人们又很难戒掉。“虽然现在的咖啡或是功能性饮料,都标注着0糖0卡,但其实是喝了一肚子阿斯巴甜、安赛蜜、赤藓糖醇……的科技与狠活。”
于是在一些年轻人眼里,某些工地饮料的配料表反而干净,只有白砂糖。“别人都说黏嗓子,但那是资深白领才能品明白的回甘。”
“打工人第一次被工地饮料救了大命,就是应酬之后,用大脉动或者补水啦醒酒,比什么保健品口服液都管用。”
曾经白领们对小甜水爱答不理,如今见此奇效,甚至把1L装的工地饮料,卷出了英雄排位战——
众所周知,冰红茶“常温如马尿,冰镇似国窖”,常年占据鄙视链的两个极端;
金桔柠檬和冰糖雪梨,虽然齁甜,却是稳居中坚层的“哼哈二将”,主打一个靠名字假装养生,兑水更健康;
劲凉款冰红茶的口感像喝薄荷水,它最具争议,但也是上班最提劲儿的;
而稳居塔尖的,是900毫升的东方树叶。
图源:MOMO
打工人不是不懂养生,而是太懂了,“喝工地饮料也讲究个度,你就把它当作公司白开水的药引子,搭配服下,猛猛走肾。每带薪多上一次厕所,就是赚到,把身体和心理上的毒素全排出去了。”
虽说自己泡的养生茶加两块黄冰糖,当然健康;但前提是,你得先花费200多置办了全套的电磁炉、烧水壶、水杯,用前还得洗洗涮涮。
“公司不值得我的仪式感。劲凉冰红茶都出了加料金银花的升级款,据说味道简直和牛黄解毒片一样。和其正也有1L装,配料表是菊花、甘草、夏枯草……只比下火凉茶多了白砂糖,就当是心理中药。”
图源:小汤汁儿😈
各行各业还萌生出自己的专属工地饮料——
医护人员更爱大脉动,连做两台大手术撑不住了,就靠它续命;
图源:郝伟Seven
年轻教师偷偷往保温杯里灌蜜雪冰城,资深老教师直接把大绿茶摆讲台上;
“平时教育学生多喝凉白开,自己却猛灌小甜水,还要嘴硬是茶多酚对身体好。”
曾经,1L装的小甜水被称为小学生口味,如今却成了打工人成熟的标志。“我只想干多少活就拿应当的钱,4块钱的工地饮料就平替了提神效果,何必再花二十买咖啡奶茶,付费打工。”
奶茶们营销的广告词“激发灵感”,都成了矫情,只有工地饮料的“加量不加价”,直击灵魂。“白砂糖简单粗暴就分泌了多巴胺,干活效率倍增,还不会糊了一肚子的植脂末。”
咖啡们还在自称”加班好友”,而工地饮料则是打工人的战友。“集齐奶茶的联名款玩偶、杯套,把工位装饰得再像家,也不过是心理安慰。扫码中了再来一瓶,明早一分钱不花就有的喝,才最振奋人心。”
和同事拼单奶茶咖啡,总像是抱团摸鱼的下午茶;可领导见了工地饮料,也许就心生赞许,“这小孩一看就是踏实肯干、一心只扑在工作上。”
图源:lily
27岁的北漂设计师周大叉车,以前每天坐进工位的心理建设,是先挑一款更好喝的拿铁还是不长肉的美式,再纠结自提还是爆红包更便宜。“一套前摇下来,看似是把自己哄好了,终于能踏实办公,实则是耗尽干劲,彻底老实了。”
周大叉车说,喝上了蓝领饮料的白领,心态都更朴实通透了,“想宠自己的时候,就外卖个冰杯,没有多余的内耗,好好干活赚到钱才是硬道理。”
不仅如此,如今的工地饮料,更是被白领年轻人喝成了一种微妙的社交货币。
深漂达达说,每次奶茶凑单局,有些同事很爱请客,你发红包ta不收,后面再单独回请,又显得尴尬。
但,“要是一起拼单整箱的小甜水,就没什么心理负担,自带一种礼貌的边界感。好像是小时候走读生给住宿生带零食,反正这玩意也不值几块钱,要不你总觉得欠了个人情,想赶紧还了。”
而且,“在独饮工地饮料的时候,你还能借婉拒贵贵的奶茶局,因为今日摄入糖分已经达标了。”
这两年,打工人让瓶装饮料重新翻红,各家品牌也纷纷竞争上岗“工地饮料的神”。
前有冰红茶鼻祖康师傅,后来今麦郎、达利园、白象……直接繁衍出一整个冰红茶全明星家族;农夫山泉的冰茶和元气森林的大冰茶,傻傻分不清楚。
可商战打得再火热,对于打工人来说,“3块钱是生活,4块钱是面子,但你要敢再涨五毛钱,就别怪我说你配料表不干净。”
图源:最爱你抱我
某品牌涨价后,引起全网震荡,有人彻底不买了,开始自制冰茶。但鲜柠檬和红茶饼的成本,比工地饮料可高多了。
大家并不是真缺那块八毛,只是“我可以喝屌丝饮料,但你不能真把我当屌丝,伤了感情。”
图源:你说这风景如画~
还有嘴上骂着,身体却放不下的,比如杭州程序员老刘,“奢侈品牌都开了自己的咖啡店,四五十一杯,打工人无力沾边;哪怕是同事抢到了3.9的咖啡,我却还是10.9,刷不出大额红包,也够让人着急上火的。”
“生活里可支配的快乐已经很少了,工地饮料就算从4块涨到5块,也比奶茶便宜多了,你总能用最低成本的方式宠宠自己。”
图源:益清
如今,还在执着于某巴克的,已经被归类为“精致穷”;喝某幸某迪的,也难逃“穷开心”的帽子——
只有1L装的工地饮料,没有任何附加含义,从不是被贴了标签的消费品。
“工地饮料是当年操场打球、考试复习周的回忆杀,你只觉得它亲切有安全感,是渴了、馋甜味时的第一选择,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