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特产遭“全网吐槽”?西樵大饼、云片糕“干噎”出圈!背后原因竟是→
创始人
2025-09-16 15:22:22
0

“西樵大饼咬着像嚼干纸片,咽下去得配半杯水!”“云片糕放两天就硬得硌牙,这口感实在难接受!”

近日,“各地难吃特产”话题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持续发酵,广东也不能幸免,多款传统食品因“干、甜、腻”成为网友热议焦点,其中西樵大饼与云片糕的“干噎感”更是被反复吐槽,糖冬瓜、猪油糖、鸡仔饼、癍痧凉茶等也纷纷上榜。

这场看似“反向测评”的讨论,让这些承载百年历史的广东特产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其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传统与现代的口味碰撞及创新探索,也引发广泛关注。

网友吐槽:“干噎甜腻”成主要痛点

羊城晚报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关于广东“难吃特产”的吐槽内容随处可见,“口感不适”是网友反馈的核心问题。

针对西樵大饼和云片糕,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食用体验。

来自浙江的网友“小夏”称:“第一次吃西樵大饼,刚买时还觉得松软,放了一天就变得干硬,咬下去粉末直掉,咽的时候感觉有小石子卡喉咙。”

江苏网友“阿泽”则吐槽云片糕:“虽然薄如蝉翼,但一点湿润感都没有,嚼完嘴巴发涩,必须就着茶才能吞下去。”

更有网友调侃,这两款糕点堪称“补水神器”,吃一块能喝一瓶水。

除了“干噎”,“甜腻”也是网友吐槽的重点。糖冬瓜被形容为“裹着糖霜的肥肉”,北京网友“莉莉”表示:“咬一口甜得发苦,糖渣粘在牙上,半小时都化不掉。”猪油糖则因高油脂遭诟病,上海网友“老周”直言:“入口全是猪油味,腻得想吐,感觉在嚼凝固的油块。”

此外,鸡仔饼的甜咸混搭和癍痧凉茶的苦味也让不少外地人难以接受。“鸡仔饼里有肥肉粒,又油又咸又甜,味道很奇怪,像乱炖一样。”湖南网友“小雅”说。而癍痧凉茶的苦味,更被网友直呼“灵魂暴击”,“比中药还苦,喝一口能皱半小时眉。”广东本地网友“阿明”也坦言,自己小时候很抗拒喝癍痧凉茶。

追根溯源:“难吃”特质源于生存智慧

这些在现代网友看来“不符合口味”的特质,实则蕴含着广东人应对历史环境的饮食智慧。

记者采访广东著名食评人劳毅波,他认为西樵大饼起源于明朝,相传当时吏部尚书方献夫为赶早朝,用西樵山泉水和面团制成大饼,这便是西樵大饼的雏形。

“过去珠三角水路运输发达,商贩、船工经常需要长途奔波,西樵大饼干硬的质地能有效避免变质,成为他们‘路上的干粮’。”劳毅波介绍,云片糕则因不含水分、易于储存,在过去交通不便的年代,是岭南地区走亲访友的热门礼品,“薄如蝉翼的造型方便分装,‘干’是当时保鲜技术有限情况下的必然选择。”

对于糖冬瓜和猪油糖的“甜腻”,劳毅波解释道,明清至近代,广东地区湿热多雨,食材容易腐坏,糖冬瓜通过“冬瓜裹糖”的方式延长保质期,不仅是年节期间的零食,在灾年还能作为“救命粮”。而猪油糖诞生于物资短缺的年代,猪油与糖的组合能快速为人体补充热量,是当时农耕、渔作人群的“能量棒”,“‘甜腻’的背后,是过去人们对‘吃饱’的渴望。”

至于癍痧凉茶的“苦”,广东属亚热带气候,常年湿热,古人用金银花、菊花、夏枯草等多种草药熬制凉茶,“苦”是药效的象征。“癍痧凉茶中的草药成分能有效清热祛湿,过去街头的凉茶铺随处可见,喝凉茶是老广对抗‘热气’的日常习惯,‘苦口’本就是为了成‘良药’。”

争议背后:传统与现代的口味碰撞

这场关于广东“难吃特产”的吐槽热潮,本质上是现代饮食观念与传统饮食文化的碰撞。

在不少老广心中,这些特产承载着童年记忆与民俗文化。今年65岁的广州居民李阿姨告诉记者:“小时候过年,家里一定会摆上糖冬瓜,咬一口甜到心里,那是年味的样子。”佛山市民张先生则表示,西樵大饼是当地婚庆场合的“标配”,“过去婚礼上送大饼,寓意‘圆圆满满、发家致富’,我结婚的时候,就用西樵大饼当喜饼。”

但对于年轻人和外地人而言,现代饮食更追求“低糖、低盐、软嫩”,传统特产的“干甜腻”与这一趋势相悖。

“现在市面上的零食大多是软糯的蛋糕、低糖的饼干,很难接受硬邦邦的大饼和甜到齁的糖冬瓜。”25岁的深圳白领王女士说。

创新探索:让老味道适应新需求

面对网友的争议与现代饮食趋势的变化,广东部分传统食品企业也开始尝试创新,让老味道适应新需求。

记者了解到,佛山南海区西樵镇多家企业,包括樵园饼屋、金懿饼店、天园饼家等,近年陆续推出“软版”大饼或“大饼仔”,通过调整水分比例使饼体更松软,并采用独立小包装防干 。包装设计融入西樵山风景、四大名花等元素,符合年轻消费者审美。

在云片糕的改良上,部分品牌加入少量蜂蜜、黄油,增加糕点的湿润感,同时减少糖分用量。低糖版糖冬瓜、低脂猪油糖也陆续上线,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降低甜腻感。

此外,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也在积极推动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佛山市近年来多次举办“西樵大饼文化节”,展示传统制作工艺,邀请市民和游客体验制作过程;广州市则通过开设“广东凉茶文化展”,讲解凉茶与地域气候的关联,让更多人理解“难吃”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些传统特产是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百年的历史记忆。”劳毅波认为,随着企业的创新探索和文化推广,相信这些老味道能在适应现代口味的同时,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读懂它们背后的饮食密码,感受广东传统文化的魅力。”

记者 | 彭纪宁

来源:羊城晚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寻味玉溪丨藏在江川这个村的鱼蛙... 近段时间,在江川区前卫镇小街村委会,一座草顶白墙、绿植环绕的“桥头小院”,自营业以来便凭借乡村独有雅...
原创 预... 作者:黎荔 预制菜横行于世,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了。工厂里机器轰鸣,流水线上滑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餐盒,...
今日早上好最新版早上好图片精选 清晨阳光似温柔,心愿吉祥事事多。快乐幸福常相伴,身体健康迎接朝。愿你一切都如太阳般灿烂,好运连连似绵...
全美“快餐之都”出炉!加州不是... 在美生活就是快餐天堂! 深夜来一份炸鸡塔可披萨 随手拐进麦当劳得来速 几乎就是美式生活的标配~ 虽...
白酒降“度”吸引年轻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白酒正在放下“商务刚需”的架子,朝着“生活悦己”的方向发展。9月...
咬一口鲜嫩多汁,补钙又补铁,端... 美食君有个小外甥,对车特别感兴趣,所以对交通规则也特别上心。当我们告诉他“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红灯停,...
原创 预... 咱先吐个槽:你有没有买过那种“一言难尽”的预制菜?加热后肉像嚼橡皮,菜软得像烂泥,调料味齁得能咸出眼...
原创 作... 最近被外地朋友问得直挠头:“你们河南除了烩面、胡辣汤,还有啥名小吃?” 我当场哑口无言——作为土生土...
泡猕猴桃用什么酒最合适?——经...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泡酒小秘密——泡猕猴桃该选择什么样的酒,效果最好?很多人都知道,泡水果酒...
晒晒3口人的早餐,营养丰富味道... 1家3口早餐,全部吃光盘,网友:搭配超赞,保证营养又不浪费 自打儿子放暑假,老公要上班吃得早,儿子放...
可乐鸡腿:酱香浓郁,软嫩入味,... 可乐鸡腿的具体做法:材料:鸡腿(洗净去骨)生抽(3勺)料酒(2勺)蚝油(1勺) 蜂蜜(1勺)步骤:...
保姆级教程教你这道番茄滑肉汤,... 番茄滑肉汤,秋季最适合吃这一锅热乎乎的汤。小孩子超级爱吃,一次可以吃两大碗,又鲜又嫩又开胃,汤汁浓郁...
面条有这么多种好吃的做法,都不... 面条的做法很多,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吃什么都没胃口,又不想动身做饭时来一碗面条,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鸡...
原创 吃... 老辈人说“鱼是水里的肉”,可这肉里藏着多少门道,得从漕运码头的鱼市说起。 北宋汴京的虹桥底下,卖鱼的...
湖南旅发大会请你赴“怀味”福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卓)一碗非遗沅陵晒兰肉,积淀300年历史;芷江鸭、新晃黄...
原创 工... 工序前置跟中央厨房预加工,算不算预制菜?目前按照国家的规定,这确实不算预制菜。因为根据国家规定,预制...
先省后花:如果觉得花20块钱喝... 研究 怪怪的你 关注了怪怪的不正常 先省后花:如果觉得花20块钱喝奶茶太贵 那就不喝,这不就省下2...
泡酒选哪种酒最合适?丁香泡酒的... 泡酒一直是中老年人群体的一项传统养生方式。特别是丁香,它不仅在烹饪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还是中医药材中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