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咖啡,还能赚钱吗?
沈阳“贫穷咖啡”杯均10元以内,日出超500杯,复购率接近50%,开出20多家门店,家家都盈利,被称为 “东北版Manner”。
湛江“最简陋”咖啡店,一杯13元椰青拿铁被网友喻为“人生咖啡”,门店天天爆满。
咖啡价格已经触底的当下,他们怎么做低价咖啡?
不骗穷人,不接待品鉴师
东北版Manner火了
进入9月,咖啡赛道持续升温,5.9元的幸运咖即将破万店,古茗在8000+店卖起了4.9元咖啡(古茗咖啡机干冒烟!4.9元咖啡有多香?)当低价成为大连锁必杀技时,沈阳悄悄跑出一匹低价咖啡黑马。
这个被称为“东北Manner”、“沈阳版瑞幸”的品牌,打法十分“野生”。
店名“poor man贫穷咖啡”让人过目不忘,门口明明白白贴着品牌主张:没有手冲、没有拉花,专业咖啡品鉴师请绕道。
外卖首页直白表态“贫穷咖啡好喝不贵,穷人不骗穷人”。杯子、吸管包装上用简单文案直击消费痛点:又好喝,又便宜。
产品以种类繁多且价格低廉著称,菜单涵盖“大桶咖啡、大桶果茶、大桶奶茶、风味拿铁、韩国冰奶、果味冷萃、燕麦拿铁”等11个品类60多款产品,卖最多的是1000ml的桶装咖啡。
最低的美式咖啡6.5元/杯,杯均价10元以内,加上一个贝果或者司康,团购不到10元就有吃有喝。
复购率接近50%,有顾客一天一杯,有人称之为“Poor Manner”,还有顾客评:“15元/杯的Manner我不敢天天喝,6.5元一杯的贫穷咖啡可以。”
门店以外卖为主,“70%以上订单来自外卖,暑假单店一天杯量超过1000杯,目前每天稳定在500杯。”贫穷咖啡创始人周腾飞告诉我。
沈阳的创始门店位于老旧小区居民楼,毗邻菜市场,环境、门头、外立面都十分简陋,但就是这样一家店,销量远超附近1公里内的瑞幸、库迪、幸运咖等品牌。
这种店型利润不高,周腾飞表示“外卖毛利40%左右,堂食毛利60%,综合下来约50%。”
以沈阳为中心,贫穷咖啡目前已开出21家门店,“好的门店日均营业额在8000元左右,普通门店日营收2000~5000元不等,但因房租和装修成本极低,每家店都盈利。”周腾飞透露。
大众点评显示月售9999+
被网友喻为“人生咖啡”
湛江“最简陋”咖啡店天天坐满人
类似的低价咖啡也出现在广东湛江,W咖啡被网友称为“湛江最简陋的咖啡店”,却天天坐满了人。
其创始店开在老破小的社区里,旁边还有个垃圾站,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好生意。
装修风格十分“醒目”:红底白字的PPT排版风格,和椰树牌椰汁有一拼,店内到处贴着“手冲咖啡一绝”“顶级咖啡”“26年研究”“W咖啡只有两家店,不要走错”等文案,网友评价像“皮革店”“咖啡大排档”。
门口专门立牌标明:“有米请品手冲精品咖啡、没米喝低档机器咖啡。”
门头更特别,直接写着:“您有钱就喝3000元的瑰夏,咖啡机只能做出低档咖啡,本店主打手工精品咖啡(手冲、虹吸)等。
事实上,这家店的价格也是低到尘埃里:冰滴+浓缩两掺的美式,8元/杯;使用唯品牛乳的拿铁,10元/杯;有15种豆子可选的手冲,最低15元一大壶;13元的椰青美式,老板现场砍椰子新鲜出品;15元的Dirty使用冰博克乳品。
图源大众点评商家图册
价格低,口味却一点不糊弄,手冲使用中浅烘的豆子,花果香明显,还有一款泰国椰青拿铁被很多网友称为“人生咖啡”。
就是这样一家比大排档还朴素的门店,被很多湛江人列为宝藏咖啡店,复购很多年。
它和贫穷咖啡很像,在选址、门头、装修、包装等地方不多花一分钱,集中精力做好产品、做高效率,让一杯产品比大连锁还便宜的情况下,还能有利润。
正如周腾飞所说,这样的店“赚不了大钱,但可以一直开下去。”
幸运咖将破万店
低价咖啡还有新机会吗?
在咖啡领域,每一次价格下探,都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2015年,对标星巴克的Manner把价格砍掉一半,砍掉门店空间,以极致小店模式,卖15元一杯的精品咖啡,目前门店数量已超过2000家。
2017年,瑞幸咖啡横空出世,咖啡价格再次下探,凭借精准的流量池玩法、高频上新、大IP联名等迅速破圈,如今全球总门店数突破2.6万家,成为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咖啡品牌。
2020年,幸运咖首家测试门店在郑州开业,均价6元的咖啡震惊了整个行业,有人质疑一杯咖啡的成本,有人认为破坏了咖啡调性。
不到5年时间,曾经的“价格屠夫”门店数量即将破万,今年更是把门店开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5.9元/杯的幸运咖,成当之无愧的“低价咖啡王牌”。
这两年,连续的价格战,把咖啡价格打到了10元以下,与此同时,咖啡的消费人群、消费频次都在提升。
价格,成为撬动咖啡增量市场的杀手锏,每降3~5元,就能俘获更多人群,甚至支撑一个大品牌诞生。
当咖啡变成日常,消费者更注重一杯产品的口感和性价比。可能品牌不重要,好喝才是硬道理。
当市场被大连锁教育成熟,一些用心做产品和体验的品牌,会更容易被看见。
而类似上文提到的贫穷咖啡、W咖啡等,就是在肥沃的咖啡土壤里自然生长出来的模式。
他们或在A类商圈的C类位置,或者是社区一个不起眼的门面,投资10万左右,老板在店经营,咖啡价格卖得比瑞幸还低,并且上新灵活又有人情味。
“消费者今天求上架的产品,几天后就能出现在菜单上”,“预期不高,一个月挣几千块也能接受”。
这种情况下,大连锁也无法撼动。
总结来说,这种模式下,日营收不高,赚不了大钱、快钱,但可以稳定经营,做细水长流的生意。
这也是周腾飞的贫穷咖啡,在并没有任何商业运作的情况下,每天都有全国各地投资者找过来的原因。
咖啡行业或许迎来新一波利好,对个人创业者来说,如何开出一家理想的小咖啡店,市场正在给出明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