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速食文化盛行的当下,一杯细腻丝滑的古法石磨豆浆,成了许多人记忆深处的味觉乡愁。吕宇峰,一位对传统饮食技艺怀揣热忱的守护者,以执着与匠心复原了濒临失传的古法石磨豆浆工艺,让这份沉淀千年的醇香重新回归现代人的餐桌。
吕宇峰与古法石磨豆浆的结缘,源于儿时外婆亲手研磨的那一碗温热豆浆。长大后,他发现市面上的豆浆多为机器快速制作,虽便捷却少了几分天然醇厚的口感,传统石磨工艺更是渐渐被遗忘。这份遗憾,让他萌生了复原古法石磨豆浆工艺的念头。
复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找到最贴合古法的石磨,吕宇峰走遍多地,寻访老石匠,最终选定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青石,按照传统比例定制石磨。青石磨盘转速缓慢,能最大程度保留大豆中的营养成分,避免高温破坏蛋白质和活性物质,这正是古法豆浆醇香浓郁的关键。
选豆、泡豆、研磨、滤浆、熬煮,每一步他都严格遵循古法。精选颗粒饱满的非转基因黄豆,用山泉水浸泡至颗粒鼓胀;研磨时,将泡好的黄豆与清水按比例缓缓倒入磨眼,双手推动磨盘,石磨转动间,乳白色的豆浆缓缓渗出,带着淡淡的豆香;过滤时采用多层纱布,反复过滤去除豆渣,让豆浆口感更细腻;熬煮环节则需用柴火慢炖,并不时搅拌,防止糊底,直至豆浆表面浮起细密的泡沫,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古法豆浆的魅力,吕宇峰在自家小店推出了古法石磨豆浆,还常常向顾客讲解工艺背后的文化。他说:“石磨转动的不仅是黄豆,更是流传千年的饮食智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只为品尝这一口纯粹的醇香。吕宇峰用匠心守护传统,让古法石磨豆浆的味道跨越时光,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味觉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