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江湖的南北战争:一场300亿市场的认知争夺战
创始人
2025-09-23 13:24:26
0

辣条行业正在上演一场史诗级的“南北战争”——卫龙坚守北方“甜辣”阵营,麻辣王子高举南方“麻辣”大旗,双方在口味、渠道、营销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厮杀。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产品之争,实则是品类定义权的争夺。作为年销超300亿的超级零食品类,辣条行业正在经历从“垃圾食品”到“国民零食”的认知升级,而这场升级的主导权,将决定未来十年的行业格局。

1

品类分化:甜辣派与麻辣派的终极对决

辣条行业最戏剧性的变化,是品类正在裂解为两大阵营。卫龙代表的“北派甜辣”和麻辣王子领衔的“南派麻辣”,已经形成明显的口味鸿沟。这种分化不是偶然,而是品类成熟的必然结果。

卫龙的战略是“泛人群覆盖”。通过降低辣度、增加甜味,将辣条从区域零食变成国民零食。这招在品类普及期非常有效——2018年卫龙市场份额一度高达55.4%。但问题在于,当消费者辣条认知成熟后,这种“中庸之道”反而成了负担。就像咖啡市场,星巴克教育完市场后,真正赚钱的却是瑞幸和Manner。

麻辣王子的崛起正是抓住了这个转折点。它用“ 只做地道麻辣”的极端定位,收割了觉醒的辣条原教旨主义者。这招堪称零食界的“特斯拉战略”——20年前当所有人都在做大众产品时,突然杀出个专注极客的小众品牌。2024年麻辣王子在麻辣味细分市场市占率51.2%,验证了品类分化的威力。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双方对品类话语权的争夺。卫龙将产品改名为“调味面制品”,试图洗白“辣条”的草根出身;麻辣王子却反其道而行,在长沙建辣条博物馆,把“辣条发明人”李猛能请出来站台。这种“正名之战”背后,是对品类定义权的生死争夺——谁定义了辣条,谁就掌握了行业标准。

2

渠道暗战:线上流量与线下网点的较量

渠道布局的差异,完美诠释了两种战略思维。卫龙走的是“沃尔玛路线”——全国20万个零售终端,KA渠道占比超30%。这种重资产模式建立了坚固的护城河,但也带来两个致命伤:一是渠道成本吞噬利润,二是对新兴渠道反应迟钝。

麻辣王子则选择了“Costco+抖音”的混合打法。线下聚焦南方省份的深度覆盖,在湖南、湖北等地的校园渠道市占率超60%;线上all in短视频,抖音旗舰店爆款月销超200万件,是卫龙的1.7倍。这种“线下做密度,线上做声量”的策略,完美适配Z世代的消费动线。

最精彩的博弈发生在便利店渠道。卫龙凭借先发优势占据7-11、全家等连锁便利店,但麻辣王子用“辣条+茶饮”的场景捆绑,在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等茶饮门店开辟了新战场。这种“寄生式渠道”创新,把辣条从零食货架带到了即时消费场景。

但真正的杀手锏是麻辣王子的“辣条社交化”。从婚庆辣条到电竞联名,它把辣条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反观卫龙,还在用“苹果风”包装强调高端化,这种错位就像在音乐节卖西装——得体但不得劲。当95后用辣条当婚礼伴手礼时,品类已经完成了从“零食”到“社交工具”的认知升级。

3

营销革命:符号化与社交化的路线之争

卫龙的营销始终没跳出快消品思维。从“苹果风”包装到明星代言,都是在用传统套路做年轻人生意。这种“家长审美”与真实消费场景严重脱节——年轻人要的是烟火气,不是性冷淡风。

麻辣王子却深谙“社交货币”的制造法则。它把辣条变成内容创作的素材:5.2米超长辣条挑战、辣条婚纱照、辣条盲盒...这些内容不是广告,而是用户自发传播的社交资产。其抖音话题,是卫龙的3倍。

最绝的是“辣二代”张子龙的个人IP运营。这位90后接班人把自己打造成“被老爸隐瞒家产的打工人”,用段子手的姿态与Z世代对话。这种“去老板化”的人设运营,让品牌年轻化不再是口号。反观卫龙创始人刘卫平,还在用“企业家专访”的严肃面孔与年轻人沟通。

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场景渗透能力。麻辣王子赞助音乐节、电竞赛事、大学社团,把辣条植入年轻人的24小时生活轨迹。卫龙却困在“超市试吃+卫视广告”的传统组合里。当大学生在音乐节边蹦迪边啃辣条时,辣条品类已经完成了从“零食”到“生活方式”的认知跃迁。

4

未来战局:三大趋势与两个陷阱

未来两年的竞争将围绕三个核心展开:

1.健康化升级战

随着辣条国标实施,零防腐剂、非油炸将成为入场券。卫龙已经推出“低盐低油”系列,麻辣王子则押注“益生菌辣条”。但真正的机会在功能化方向——解辣型、助消化型等细分产品可能成为新增长点。

2.场景扩张战

早餐辣条、代餐辣条等新场景正在崛起。麻辣王子与茶饮品牌的联名已经验证场景创新的威力,下一步可能是辣条汉堡、辣条火锅等跨界玩法。

3.出海争夺战

东南亚华人市场年增速超30%,但双方策略迥异。卫龙走“中国零食”路线,麻辣王子打“湘味文化”牌。谁能率先突破海外亿元俱乐部,谁就能获得第二增长曲线。

但要警惕两个致命陷阱:

1.多元化魔咒

卫龙已经尝到苦果——蔬菜制品占比达53.8%,但辣条净利率持续下滑。麻辣王子如果跟风扩张品类,可能重蹈覆辙。辣条行业的真理是: 越是细分,越能通吃

2.价格战泥潭

当行业增速放缓至个位数时,价格战几乎不可避免。但辣条行业的教训是:降价1元,需要5年重建价格体系。与其血拼价格,不如比拼价值——用供应链故事支撑溢价才是正道。

5

战略启示:从产品竞争到认知统治

这场辣条大战给快消行业三个启示:

1.品类分化期要敢做异端

当行业老大追求普适性时,挑战者要用极端定位撕开缺口。麻辣王子的成功证明:在成熟市场,偏执狂才能生存。

2.Z世代要参与感不要说教

年轻人拒绝被教育,但渴望被赋能。把产品变成社交素材,比千万广告费更有效。

3.供应链要可视化不要黑箱

新一代消费者想知道食物背后的故事。开放工厂、溯源直播不是成本,而是最好的品牌广告。

终极胜负或许已现端倪:2024年麻辣王子增速50%,卫龙辣条增速4.6%。这个反差说明,在认知为王的时代,规模优势可能成为转型包袱。当卫龙还在用快消思维卖辣条时,麻辣王子已经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品类。这场战争最终可能印证定位理论的经典论断: 商业竞争的终极战场,不在工厂,不在货架,而在消费者心智的那方寸之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 2016年,彭博社写了一篇名为《中国的进步正在杀死方便面》的文章,大意是中国外卖浪潮席卷、流动务工人...
原创 从...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不仅关系着每个人的一日三餐,更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
月饼也能既好吃又健康!浙江省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升 通讯员 陈岩明 “没想到打败月饼厂的竟是一家医院!”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贵...
中华老字号苏州稻香村香飘莫斯科... 近日,第三十四届俄罗斯莫斯科国际食品展(World Food Moscow)在莫斯科Crocus展览...
贵州风味香菇肉沫蒸蛋,蛋羹嫩滑... 一道热气腾腾的香菇肉沫蒸蛋将蛋羹的嫩滑、肉沫的鲜香与香菇特有的山野气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种平...
就得这么吃?这8道家常菜,香到... 秋天,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季节,丰富的食材为我们的餐桌带来了无尽的可能。今天,就为大家分享 8 道充满...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中国... 央视网消息:丰收,不只是田野里的五谷丰登,更是百姓餐桌上的百花齐放。从“吃饱”到“吃好”,“大食物观...
原创 秋... 导读:秋日进补,使劲吃这“鱼中宝藏”,它肉多刺少,营养还高! 当秋风轻拂,送来丝丝凉意,大自然也悄然...
去一次沙县小吃能摸到几个肌肉男 江湖四大神秘快餐可比内娱有意思多了。 黄焖鸡米饭哥哥在315塌房了,火这么多年塌了,属于塌老年房; ...
苦瓜、芹菜,百合……这些苦得让... 有人喜欢吃甜的, 有人喜欢吃酸的, 有人喜欢吃辣的, 但小编敢说,喜欢吃苦的人最少! 比如苦瓜, 就...
王丽娜:秋分暖食君须记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秋分之际,...
普惠金融赋能新农人,平安融易助... “固始鸡产自有‘中原香格里拉’美誉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固始县,鸡肉肉质细嫩、鸡蛋蛋大壳厚……”在第八个...
可看可嗅可尝 周君记火锅调料历... 9月22日,周君记火锅调料历史文化博物馆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正式开馆。该博物馆以火锅为代表的巴...
金黄锅巴配多汁鸡肉,好吃到停不... 锅巴鸡巧妙地将酥脆的锅巴与鲜嫩的鸡肉结合在一起,口感层次丰富,那金黄焦香的锅巴包裹着入味多汁的鸡肉,...
香卤大鸡腿来袭!酥烂入味,香气... 香卤大鸡腿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肴,其特点是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味道醇厚。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所需材...
10款特色私房菜,川香味美,做... 铁锅涨蛋,亦称铁锅焖蛋,特点是用烧红的铸铁锅将鸡蛋液焖熟,不需要加一滴油,鸡蛋中加入藏红花汁可以增值...
东圣酒业:赓续传统文脉 以中华... 有人说,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深厚的历史积淀、成熟的工艺体系、广泛的品牌认知;而其劣势,某种程度上...
厨房里的西域狂想曲:手残党也能... "咕嘟咕嘟——"锅里的水沸腾着,我盯着锅里翻腾的拉条子,恍惚间又回到了乌鲁木齐大巴扎的夜市。三年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