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真正的经典从不需要刻意标榜,就像获得“韶关市曲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几家白土老饼厂,如法拉利的引擎声一样自带气场,当月饼的油香飘出来,韶关人就知道 “中秋真的近了”。
01
白土综合饼厂:非遗月饼的 “守艺创新者”
白土综合饼厂是白土月饼非遗传承阵地。68岁的岑彬安在此掌舵35年。
他守工艺——莲子手工去芯、土榨花生油柴火炒馅,几十道工序不落,经典月饼 “表皮橙黄、肉质松润”,是老客中秋必囤。
他更懂创新:带团队搞 “传统 + 创新”:融入韶关特产,研发健康新口味,还能定制,专属口味,让非遗月饼圈粉年轻人,更走进湘赣及大湾区,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02
伟健老牌月饼厂:月饼界的“非遗活化石”
“伟建”是白土镇较早制作月饼的厂家之一。五仁月饼和纯豆蓉是招牌,果仁要手挑、豆蓉要细磨,连木模压纹都沿用老样式。
做了 40 多年的月饼,他们深知:手里的非遗技艺让饼子满是烟火气,每块月饼都印着白土人的日子,不能砸了招牌。
03
白土基层供销合作社饼厂:老韶关的味觉信物
白土基层供销合作社饼厂始创于1952年,作为拥有七十余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始终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月饼,延续明末 “赏饼” 精髓,专注于把莲蓉、豆蓉、五仁做精——土榨油炒的莲蓉能拉丝,手工分拣的五仁满是芝麻香,物美价廉的口碑传了几十年,老顾客每年都认准这口。
04
白土老饼厂:古法月饼的“薪火传承者”
提到古法手作月饼,绕不开白土老饼厂的龙凤大饼,用了一辈子柴火炒馅、手工制作的老手艺。如今,后辈接过了父辈的棒子,但仍恪守着父辈的规矩:馅料要柴火慢炒出香,饼皮要手工揉到起筋。传统的东西得守,只因这是白土月饼的魂。
四百多年风云流转,水运码头的繁华成了过往,但这块藏着岭南烟火的 “赏饼”,依旧是记忆里那口踏实的甜。
“韶州·金白土”品牌凭借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精准的线上营销,成功实现了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杨家饼厂三代人守着记忆里的老味道,同时紧跟创新步伐,推出新品。凭借这份“守传统、敢创新”的特质,其月饼每年一出炉就被抢空。
如今,以白土综合饼厂、伟健老牌月饼厂、白土杨家饼厂、白土联供饼厂、金白土等为代表的一批饼厂在老街连起 “月饼一条街”,守着老传统,也玩着新花样,正所谓法拉利老了还是法拉利,白土月饼亦然。
今年中秋,不管是综合饼厂的莲蓉、杨家的流心奶皇,还是伟健的五仁,一口咬下去就知道,经典依然在线。
来源 | 曲江区融媒体中心
编排 | 张 健
编辑 | 梅钰琳
责编 | 谭 明
上一篇:又嫁了,多邻国联名优酸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