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一口新鲜又正宗的杭帮味?来这家烟火小馆解锁大厨限定 “隐藏菜单”
在杭州老城区蜿蜒的巷弄深处,一块招牌已经在此静静悬挂了一年多。
“笑落惠”,三个字透着不事张扬的烟火气。推门而入,小店中氤氲着熟悉的江南暖意。
这家杭帮小馆,虽开业仅一年多,却早已凭借地道的口味俘获了一批忠实老客。而让熟客们另外惦记的,还有菜单上找不到、全靠口口相传的“隐藏菜品”,当然记得提前预定!
厨龄40年的大厨师,为顾客推出压箱底的私房口味
张安萍,这位拥有40年“厨龄”的大厨,从15岁踏入烹饪课堂,再到“老开心面馆”、“丰年熙”面馆的连锁版图,历经了杭州餐饮市场的风风雨雨,从西餐到中餐,从酒店宴席到街头小吃,从单店经营到连锁管理,几乎踏遍了餐饮行业的每一个赛道。
2024年7月19日,这位见惯了大场面的“老厨师”,选择了回归初心,开出了“笑落惠”——没有花哨的装修,没有复杂的营销,只做实实惠惠、简简单单、地地道道的杭帮菜,每天亲自掌勺,烧着自己最拿手的菜。
“做了一辈子餐饮,就是想让大家吃口舒服的家常菜。”张老板的声音中藏着对烹饪的热爱。就凭这这份匠心,“笑落惠”很快有了自己的忠实老顾客,面对他们的更高期待,张安萍索性跳出固定菜单的限制,以自己40年的烹饪经验为底气,推出了一组“隐藏菜单”。
这组菜,每一道都要提前一天预定,不是摆架子,是为了让每道菜都在最佳状态。这些“只闻其名,难寻其踪”的菜品,没有印在菜单上,全靠熟客口口相传,成了笑落惠与老客户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老客信任,就得拿出真本事,让他们尝到别处吃不到的用心。
大红袍生呛虾:一半江湖气,一半江南韵
这道菜能不能吃到,全看虾的心情。作为隐藏菜单里口味最“任性”的一道菜,它的诞生,源于张安萍一次“大胆的跨界尝试”——将杭帮菜经典的“西湖醉虾”,注入了川菜的热辣灵魂。瓷盘里,几十只个头均匀的河虾弹动着身子,时不时扑腾起几滴飞溅的酱汁,带着刚离水的鲜活。最亮眼的是铺在虾身上的“大红袍”——这大红袍可并非茶叶,而是一个辣椒品种,色泽红亮如玛瑙,用抢眼的色泽透露出川菜的热烈。
还未动筷,鼻尖已被一股复杂又迷人的香气缠绕。先是50度以上高度白酒的凛冽醇香,带着粮食发酵的厚重感,瞬间驱散了水鲜可能存在的腥气;紧接着,大红袍辣椒的香辣缓缓透出,不是那种直冲脑门的刺激,而是带着一丝焦香的醇厚辣味。酒香打底,辣香铺面,用筷子轻轻夹起一只虾入口,还能尝到虾肉本身的清甜。河虾的肉质极嫩,带着湖水的鲜爽,毫无腥味。
张安萍介绍,这道菜最妙的就是“凉菜热做”的巧思。咀嚼间,大红袍辣椒的辣味慢慢渗透进来,先是舌尖微微发麻,接着辣味顺着喉咙往下走,却不刺激肠胃,反而让口腔里的鲜味更显突出。每一口都能尝到鲜、辣、醇的三重滋味,吃完后唇齿间还留着酒香与辣香的余韵,让人回味无穷。
三小时慢炖,一碗解暑的“时光味道”
在杭州人的夏日饮食清单里,菜蒲头汤是必不可少的“解暑神器”,但笑落惠的“菜蒲头老鸭汤”,却把这道家常菜做出了精致与深度。
“这道菜,功夫全在‘火候’上,”张安萍说。三年老鸭,文火慢炖三小时,少一分则汤不浓,多一分则肉发柴。
盖子一掀开,蒸腾的热气带着鲜香扑面而来,待雾气散去,砂锅内的景象让人瞬间心静。汤色呈清透的浅金黄色,像融化的阳光,没有一丝杂质,表面浮着一层极薄的油花,用勺子轻轻拨开,便能看到沉在锅底的食材:整只老鸭的鸭腿与鸭胸部分已经炖得酥烂,露出淡粉色的肉质;菜蒲头切成小段,吸饱了汤汁后变得饱满;嫩白色的春笋切成滚刀块,边缘透着淡淡的黄;还有圆润的西湖莲子,外壳已剥去,露出乳白色的莲肉,点缀在汤中。整道汤看起来清清爽爽,没有浓油赤酱的厚重,单是颜色,就透着夏日解暑的“清凉感”。
春笋的清甜香、莲子的微香,草木清香与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不张扬却极具穿透力。用勺子舀起一勺汤,入口先是温润的暖意,接着便是极致的清甜——那是老鸭的鲜、春笋的嫩、莲子的绵,在三小时的慢炖中完全融入汤里,没有一丝腥味,只有纯粹的鲜爽。菜蒲头的加入是点睛之笔,它的咸香不仅让汤的味道更有层次,还带着天然的解暑功效,喝下去后,喉咙里满是清爽。这碗汤,没有复杂的调料,吃的就是食材本身的原味,却能让人在夏日里感受到满满的治愈感。
山海碰撞,两斤半的土鸡,碰上七两重的生蚝
两斤半重的本地土鸡熬成浓汤,再加入七两一个的乳山生蚝,用鸡汤的鲜包裹生蚝的肥,最后以土鸡蛋、韭菜提香,成就了这道“鲜掉眉毛”的隐藏菜品——鸡氽蚝。
鸡汤已经滚沸,张师傅拿起生蚝,将洁白的蚝肉㧟入汤中,炖煮三分钟,再磕入三个土鸡蛋,翠绿的韭菜也加进去提香,再炖一会,随着热气的升腾,生蚝特有的“大海的气息”慢慢透出,与鸡汤的肉香交织在一起,韭菜的辛香与鸡蛋的清香也加入进来。金黄的汤汁、乳白的蚝肉、翠绿的韭菜搭配在一起,色彩丰富却不杂乱,让人一看就心生食欲。
先舀起一勺浓汤,入口是土鸡的浓鲜,带着长时间熬煮后的温润,顺着喉咙滑下,胃里瞬间暖暖的。接着,夹起一只生蚝。蚝肉入口,轻轻一咬,便能尝到里面饱满的汁水,那是纯粹的海鲜甜味,没有一点腥味,肥而不腻。鸡汤的香鲜与生蚝的清鲜相互叠加,再吃一口蛋丝,嫩滑爽口,吸饱了汤汁的鲜味。
现场出锅的一碗香臭美味
臭豆腐堂做钱塘江米鱼,这道菜采用“堂做”的方式,由厨师现场制作,让食客亲眼见证一道美味的诞生。
小炉上的汤汁正烧得沸腾,乳白色的汤汁翻滚着,冒着细小的泡泡。张安萍不急不缓,先将处理好的钱塘江米鱼块下锅——米鱼块带着淡淡的粉色,肉质紧实,边缘泛着新鲜的光泽。等到鱼肉煮熟,张师傅再用勺子将鱼肉并汤汁一起盛出,倒入放着臭豆腐、炒米和芹菜末的小瓷碗中。鱼肉乳白,臭豆腐焦黑,炒米金黄,芹菜末翠绿,小小一碗中盛着浓浓的家常烟火气。
一口下肚,吃的就是食材的本味。这道菜的精髓,在于用米鱼骨头熬成的汤底。先喝一口汤,入口是米鱼的鲜醇,带着骨头熬煮后的浓郁,却不腥不腻;接着,臭豆腐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外皮吸饱了汤汁后变得软糯,“臭香”中带着鲜。米鱼的肉质紧实不柴,轻轻一抿就能化开,满是江鲜的本味,没有一丝土腥味;炒米酥脆,带来了丰富的口感,与嫩滑的米鱼、软糯的臭豆腐形成了奇妙的对比;最后,还有嚼起来嘎吱作响的芹菜末,清爽又解腻,让整个口感更加丰富。
海派与杭帮的碰撞,一口“鲜”入江南秋
蟹粉龙井虾仁,用当季最肥美的湖蟹拆粉,选鲜活的手剥河虾仁,配上龙井茶叶,每一口都藏着江南四季流转的鲜味。“夏天用六月黄,秋天用大闸蟹,接下来还要推出更多蟹粉菜,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尝到蟹的鲜美。”
紫砂螃蟹状盛器的中央,是一堆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手剥河虾仁,每一颗都有拇指大小,虾仁通体洁白如玉,边缘泛着淡淡的粉晕,那是新鲜虾仁特有的光泽,仿佛刚从水中捞出,还带着水汽的灵动。
虾仁之下,均匀铺着一层金黄的蟹粉,蟹粉细腻绵密,没有丝毫结块,仔细看还能看到细碎的蟹肉纤维,在灯光下闪着油亮的光泽。这道菜既有蟹粉的“贵气”,又有虾仁与茶叶的“清雅”,蟹粉的鲜醇打底,龙井的清冽点睛,中间还夹杂着虾仁淡淡的甜香,一粒虾仁入肚,身心都跟着舒展,让人一勺接着一勺,根本停不下来。
一个蛋肉卷,就见真功夫
虾油蟹黄蛋包肉,是餐桌上简约却不简单的一道“鲜货”。
虾油露的咸鲜中带着阳光晒透的鱼虾香,当季的湖蟹刚捞上岸,掰开蟹壳,金灿灿的蟹黄淌着油。农家自养的土猪肉,肥瘦比例恰到好处,剁成肉糜,还带着四溢的肉香。
每个蛋肉卷都被捏成花朵形状。肉糜黏糯,吸饱了虾油的鲜,蛋皮薄如纸、黄似金,边缘还带着焦香。夹起一个咬开,蛋皮软嫩得入口即化,肉糜紧实弹牙,虾油的咸鲜渗透每一丝肌理,更惊喜的是肉馅中一粒粒的蟹黄——蟹黄的浓醇在舌尖慢慢散开,带着恰到好处的油脂香。没有复杂的调料,全靠食材本身的鲜美碰撞,质朴里藏着惊艳,一口尝尽秋日水乡的丰饶。
【笑落惠·杭帮面·大厨私房菜】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朝晖路168-10元丰·钛合国际B座
上一篇:沙漠里的葡萄酒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