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八堡有一家倔强小店,8年一直坚持做一件事—— “不满意,我会上门取回重做” 本报见习记者 王伊灵 文/摄
张彬在前台整理月饼 |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杭州八堡社区的“三喜四乐”甜品店里,预约订单不断。
不少人循着短视频慕名而来,吃了一口月饼后当场“种草”。还有人特意推荐:这家店值得去看一看。
正逢潮新闻·钱江晚报小店写真第四季开启,记者随即出发。
顾客反馈口感不好
他会上门取回重做
33岁的杭州小伙张彬是这家小店的店主,他在银行做过销售,也尝试过电商。偶然间,张彬发现烘焙才是他真正热爱的事业,而这一做,就是八年。
“三喜四乐”店面不大,操作间几乎占去了店面一半。张彬系着一条蓝色围裙,上面贴着女儿送的“安娜公主”的徽章,“每次看到这个,我就有了动力”。
奶油坚持用蓝风车,奶茶只用炼乳、黑白淡奶和红糖熬珍珠,每个月饼都严格按照75克称重……张彬坚持做纯手工,对食材也是精挑细选,四岁的女儿成了他的试品员,“只有放心给女儿吃的东西,我才放心卖给顾客。”
为做出让人一口难忘、甜而不腻的月饼,张彬反复试验了很多次:调整奶油种类、精准控制糖量,甚至面粉过筛的力度、面团发酵的温度都一一斟酌。
因为精力有限,每天售卖的数量有限,即使是旺季也只做100个月饼。张彬坚持质量大于销量,宁愿推掉订单,也不愿敷衍出货。
偶尔有顾客反馈口感稍有偏差,张彬会主动上门取回产品,绝不二次销售,“我们承诺售后,不满意直接说,我会重新做。”
这份用心换来的是源源不断的信任和好评,张彬常常被顾客夸得不好意思。
取名“三喜四乐”
他想带给大家开心
开一家纯手工的烘焙店,远没有想象中轻松。
张彬每天工作超12小时,早8点开工、晚8点收工是常态,下班往往已近10点。中秋前订单高峰期,张彬每天要站8~14小时,“小小的厨房,我一天能走一万多步”。
问起累不累,张彬说:“累,但很有动力。”
这份动力,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更是来自顾客的信任,“不论是生日、婚礼还是满月,能参与大家的喜事,这是我的幸运。”
有老客每年固定来订蛋糕,送给最重要的人;有小朋友吃他的面包长大,现在已经跟他一般高。
这些点滴的认可,让张彬从未怀疑自己的选择。店名“三喜四乐”,寄托着他朴素的心愿:这是一家带给大家开心的小店。
张彬主内,负责产品研发和制作;妻子君君主外,打理前台、维系客户。结婚十年,两人的默契只需一个眼神。
女儿从小在店里长大。爸爸揉面、熬馅,妈妈接待、打包,她有时也系上迷你围裙“帮忙”,小手捏着面团一脸专注。
甜品是生活的调味剂,张彬说,他愿意继续做那个默默记录甜味、见证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