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空气里开始弥漫着月饼的甜蜜香气。9月26日,走进江苏九如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14条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压坯、塑形、压花、烘烤等工艺流程有序进行,一枚枚金黄饱满的月饼被封装成盒,将团圆的味道送至千家万户。
“现在是月饼生产最繁忙的时节,我们的生产线正全速运行,日产量稳定在60万到70万枚,最高峰时日产可达100万枚。”公司生产主管姜必年说,“随着GMP十万级净化车间的全面启用,整体月饼产能相比去年翻了近一倍,可以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作为一家以省级非遗“阜宁大糕”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文旅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九如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打造“生产+研发+文旅”全产业链基地;联合江南大学等高校成立“米制品创新实验室”;研发低糖配方、氮氧分离保鲜技术及自动化生产线;攻克阜宁大糕保质期难题;引入德国技术开发空气巧克力,填补国内空白。产能翻倍的背后,是九如食品对生产技术持续升级的执着。
当非遗底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底气由此而来。与往年不同的是,一股格外强劲的“体育风潮”涌入今年的月饼市场,以“苏超”为主题的创意月饼,正成为订单列表上的“新晋顶流”,它既承载着佳节的甜蜜,又蕴含着体育激情与地域文化的共鸣。“我们今年在月饼上增加了很多‘新花样’,特别是在包装创意上,巧妙融入13支球队专属图案,采用独立盲盒设计。”公司总经理王巍笑着介绍,“希望借助‘苏超’的广泛影响力和社会热度,让我们的产品以更时尚、更富活力的形象走向市场。”这款“苏超”月饼,不仅是简单的IP联名,更是九如食品对市场脉搏精准把握的体现。它打破月饼作为传统节令食品的印象,注入体育竞技的拼搏、团结精神,赋予“团圆”更深层次的含义——既是家庭的团聚,也是因共同热爱而产生的精神共鸣。
从坚守非遗技艺的“阜宁大糕”,到玩转体育IP的“苏超月饼”;从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到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品牌“出圈”,离不开强大的平台赋能,借助“盐之有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效应,这些带着“盐城印记”的美味,不仅进驻大润发等全国性商超,登上东方航空、高铁等出行场景,更通过抖音、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飞往全国各地。
这个中秋一枚枚月饼、
一块块大糕正带着满满的诚意与新意为人们的团圆时刻增添更多元的“盐城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