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号是寒露,建议中老年:少吃炒菜和凉菜,多吃5道炖菜,别大意了!
寒露时节,秋风渐紧,露水凝霜,正是中老年人调养身体的关键期。民间素有"寒露脚不露"的谚语,此时节气温骤降,人体阳气内敛,脾胃功能相对减弱。传统养生智慧告诉我们,此时应当减少生冷油腻,多食温补之品。然而现代生活中,许多中老年人仍保持着夏季的饮食习惯,偏爱炒菜、凉拌等烹饪方式,这往往会给肠胃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让我们遵循"因时制宜"的养生原则,为您推荐五道适合寒露时节的炖菜,既温暖脾胃,又滋补身体。
第一道当属山药炖排骨。山药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排骨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质,二者相得益彰。制作时,先将排骨焯水去腥,山药去皮切块,与姜片、枸杞一同放入砂锅,文火慢炖两小时。这道菜汤汁乳白,山药绵软,特别适合患有慢性胃炎或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教授指出,寒露时节多食用根茎类食材,有助于人体阳气收藏,为冬季储备能量。值得注意的是,山药含有黏液蛋白,对胃肠道黏膜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秋季常见的胃部不适。
第二道推荐萝卜炖牛肉。民间有"十月萝卜赛人参"之说,白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能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牛肉则是补益气血的佳品。将牛腩切块焯水,萝卜滚刀切块,加入八角、桂皮等香料炖煮至肉质酥烂。这道菜不仅能温中补虚,还能化解秋季常见的燥气。上海龙华医院营养科主任提醒,萝卜中的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中老年人缓解秋季便秘问题。对于血脂偏高的老人,可选用牛腱子肉,脂肪含量较低,同样能达到滋补效果。
第三道是莲藕炖老鸭。莲藕生津润燥,老鸭性凉味甘,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特别适合秋燥明显的寒露时节。选用一年以上的老鸭,与莲藕、薏米、陈皮同炖,既能补虚损,又能祛湿气。广州中医药大学食疗专家建议,这道汤品最好使用砂锅慢炖四小时以上,使鸭肉完全酥烂,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可以适当减少莲藕的用量,或者选择粉质较少的脆藕品种。
第四道推荐南瓜炖鸡肉。金秋时节南瓜正当时令,富含β-胡萝卜素和果胶;鸡肉温中益气,蛋白质易于吸收。将鸡腿肉切块煎至金黄,南瓜去皮切块,加入少许洋葱和香菇同炖。日本京都大学研究表明,南瓜中的果胶能在胃部形成保护膜,减少刺激性食物对胃黏膜的伤害。这道菜色泽金黄,口感香甜,尤其适合食欲不振的老年人。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可以选择嫩南瓜代替老南瓜,减少糖分摄入。
第五道是黄豆炖猪蹄。黄豆被誉为"植物肉",含有优质植物蛋白和异黄酮;猪蹄富含胶原蛋白,对关节和皮肤有益。这道菜需要提前将黄豆浸泡六小时,猪蹄焯水后与黄豆、红枣、生姜一同炖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显示,长时间炖煮能使猪蹄中的胶原蛋白转化为可溶性蛋白,更易被人体吸收。这道菜特别适合关节退行性变的中老年人,但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适量食用。
寒露时节为何要少吃炒菜和凉菜?从中医角度看,炒菜多油腻,凉菜性寒凉,二者都会加重脾胃负担。现代营养学也证实,高温快炒虽然能保持蔬菜色泽,但会导致部分营养素流失;而凉拌菜在秋季容易刺激胃肠道,引发不适。相比之下,炖菜有三大优势:一是低温慢煮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二是汤汁浓郁,更适合中老年人消化吸收;三是食材经过长时间炖煮,更易于咀嚼,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
在寒露时节食用炖菜时,还需注意几个要点:一是控制盐分摄入,高血压患者可使用香菇、海带等天然鲜味食材调味;二是搭配适量主食,如杂粮米饭或全麦馒头,保证碳水化合物摄入;三是炖菜最好现做现吃,反复加热会导致营养流失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中老年人每周可安排3-4次炖菜,既能保证营养,又不会因口味单一影响食欲。
在这个寒意渐浓的节气里,让我们用一锅锅温暖的炖菜呵护家人健康。记住,顺应天时的饮食方式,才是养生大道。从今天开始,不妨减少炒锅的使用频率,拿出尘封的砂锅,为家人炖煮一锅暖心暖胃的佳肴。毕竟,最好的药物是食物,最好的医院是厨房,而最珍贵的财富,莫过于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来享受这金色的秋天。
关于寒露时节的饮食禁忌,就分享到这里,寒露吃什么最好?大家还有什么好的食谱推荐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