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场秋雨一下,早晚是真凉快了,可中午太阳底下还有点燥得慌。这人一燥吧,就啥都不想干,吃饭也没啥胃口。老话说“立秋贴秋膘”,可看着油腻腻的大肉块,又怕吃了上火,真是两难!
其实啊,秋季滋补,关键在“润”和“平”,既要补充夏天消耗的体力,为冬天打基础,又得防着秋燥伤身。今天我琢磨了三道家常菜,有肉有鱼有虾,搭配着来,既能让你解了馋、贴了膘,又能润燥生津,舒舒服服度过这个秋天。
第一道:香爆仔姜鸭 —— 温润贴膘的“实力派”
鸭肉是凉性的,是秋天润燥的“宝贝”,但它本身油脂比较多,直接炖汤有些人会觉得腻。用仔姜和它一起爆炒,那就绝了!仔姜那股鲜辣劲儿,不仅能压住鸭肉的腥气,还能促进消化,吃完肚子里暖烘烘的,特别舒服。
做法很简单:
鸭子斩成小块,冷水下锅,加料酒和姜片焯烫一下,捞出洗净沥干。
锅里多放点油,烧热后先把鸭块倒进去,大火煸炒,直到鸭皮变得金黄焦香,锅里炒出一些鸭油。
这时下入一大把切好的鲜嫩仔姜片、几个蒜瓣、干辣椒,继续翻炒,那股香味“噌”一下就上来了。
沿着锅边淋入料酒,加生抽、老抽、一小勺糖调味上色,翻炒均匀。
加入没过鸭肉的热水,烧开后转中小火,焖煮半个小时左右,最后大火收汁,撒上青蒜苗就能出锅了。
小贴士: 鸭块一定要先煸炒出油,这样吃起来才香而不腻。仔姜要多放点,味道才足!
第二道:清蒸鲈鱼 —— 清淡滋补的“温柔乡”
如果说鸭肉是“实力派”,那清蒸鲈鱼就是秋天的“温柔乡”。秋天容易嗓子干,吃这种清淡鲜美的蒸菜最合适。鲈鱼刺少肉嫩,用清蒸的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它的原汁原味和营养,蛋白质丰富,又好消化,对老人和孩子尤其好。
做法看这里:
鲈鱼处理干净,在鱼身上划几刀,方便入味。
盘底铺上几片姜和葱段,把鱼放上去,鱼肚子里也塞点姜葱。
水烧开后,把鱼盘放进蒸锅,大火蒸8-10分钟(根据鱼的大小调整)。
蒸好后取出,把盘子里蒸出来的水倒掉(这步很重要,能去腥),拿掉鱼身上的姜葱。
重新铺上新鲜的葱丝、姜丝、红椒丝,淋上蒸鱼豉油或生抽。
最后,烧一勺热油,“刺啦”一声浇在葱姜丝上,香味瞬间激发!
小贴士: 判断鱼熟没熟,用筷子插一下鱼身最厚的地方,能轻松插透就是好了。蒸的时间千万别过长,否则鱼肉就老了。
第三道:青红椒芹菜爆炒小河虾 —— 开胃补钙的“营养快线”
秋天也得补钙,这小河虾就是“天然钙库”!别看它个头小,营养可一点不差。搭配上颜色鲜艳的青红椒和爽脆的芹菜,一盘菜五彩斑斓的,看着就有食欲。大火快炒,虾壳酥脆,虾肉Q弹,是一道绝佳的下饭菜。
快手做法:
小河虾冲洗干净,沥干水分。青红椒、芹菜都切成小段。
锅烧热,倒油,油热后先放点蒜末爆香。
立刻倒入小河虾,转大火快速翻炒,看到虾身变红、卷曲。
马上倒入青红椒和芹菜段,继续翻炒几下。
沿锅边淋入少许料酒,加盐和少许生抽调味,翻炒均匀,看到蔬菜断生就可以出锅了。
小贴士: 这道菜讲究一个“快”字,全程大火,才能保证小河虾的酥脆和蔬菜的爽口。虾壳补钙,如果牙口好,可以连着壳一起吃。
你看,这一桌有鸭肉的醇香,有鱼肉的鲜甜,还有小河虾的爽口,荤素搭配,营养全面。轮换着给家人做,既能防秋燥,又踏踏实实贴了秋膘,关键是味道还特别好,保证家里人都抢着吃!
秋天的饭桌,就该这样有滋有味。希望这几道菜能给您带来一些灵感,祝您和家人吃得健康,吃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