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临翔区新安路那条熟悉的小巷里,老姚师的月饼作坊又热闹起来。59岁的姚益明师傅和工人们正忙着和面、包馅、压模、烘烤,扑面而来的是面粉与焦糖交融的香气——这是临翔人最熟悉的中秋味道。
刚出炉的豆沙馅月饼香气扑鼻
“啪”一声响,姚师傅把刚出炉的月饼往铁盘上一扣,金黄的饼皮泛着诱人的油光,听声音、闻味道,就知道这月饼一定口感酥香。
“我是从1982年开始做传统手工月饼的,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姚师傅边说边麻利地包着馅料,动作娴熟。他做的月饼口感甜香、酥软,透着质朴的乡土气息——没有华丽包装,也没有添加剂,只有纯手工制作带来的质朴风味。每一个手工月饼从面粉到出炉,都要耗时3至4个小时。
姚益明在准备馅料
清晨五点,作坊里已是一片忙碌。姚师傅系着沾满面粉的围裙,在案板前熟练地和面、包馅。他的女儿姚字晶在一旁学着父亲的手法,制作月饼的馅料。“百年传承下来的手艺,到我这代不能丢。”她说。
在这间忙碌的作坊里,姚师傅守护着传统味道,而连接外界的任务则由他的妻子鲁开秀承担。
一张简易小桌就是鲁开秀的“接单台”。电话、微信响个不停,鲁开秀一边接单一边打包,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地址:北京、上海、广州……
礼盒装节日热卖
“在外地的临翔孩子,就等着这口家乡味呢。”鲁开秀边打包边说,很多老顾客都是为了给外地的孩子和亲人订购,想让亲人尝尝家乡的味道。
尽管市场上新口味月饼层出不穷,但钟爱“老临沧味道”的老顾客们仍要提前预订老姚师傅家的老式月饼。老顾客吴大姐特意赶早来取月饼:“我女儿在昆明,每年都要我给她寄姚师傅的月饼。她说,不吃这口月饼,总感觉过节缺了点什么。”
准备发往省外的月饼码放整齐
傍晚的余晖洒进作坊,姚师傅和他的家人还在忙碌。这口“临沧味”,伴随着临翔孩子走过一个个中秋,寄托着临翔游子舌尖上的乡愁。无论他们身在何方,只要尝到这一口,心就回到了故乡。
通讯员:李德婵王玉萍
编 辑:金薇薇
二 审:冯永富
三 审:彭先文
终 审:彭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