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关仁化县长江镇的老街上,杨泰和米饼店古朴的“百年老字号”招牌格外显眼。店铺内,琳琅满目的米饼整齐陈列,有的印着“福”“寿”字样,有的点缀着芝麻、花生、红豆馅,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吸引不少顾客前来购买:“软软糯糯非常好吃!逢年过节我都会买长江米饼送给亲朋好友,他们也指定要我买这个。”杨泰和米饼的忠实“粉丝”徐女士表示。
杨泰和米饼也叫“长江米饼”,是由“茶饼”演变而来,据代表性传承人杨光善口述,早在明清时期,粤、湘、赣一带的人们逢年过节就会聚在一起制作“炒米饼”(茶饼),后来掺入白糖,“炒米饼”也被当地人称之为“白糖饼”。当时以杨家制作的“白糖饼”最为胜名,随后便创办了《泰和》饼店,开始批量生产销售,并代代相传。
难得的是,杨泰和米饼至今坚持传统手工制作,保留着最地道的风味。其在选材方面也有严格的讲究,选用长江井水、优质长江糯米、优质的白糖,经过洗米——炒米——磨粉——煮糖——和粉——印饼——蒸饼等多重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经过五代人继承创新,米饼的品质更加纯美,酥松却不松散,口感细腻绵软,香甜润滑,老少皆宜。“米饼采用最原始的五谷杂粮作为原材料,没有任何添加剂,所以保质期比较短,为的是让顾客能吃到最新鲜的米饼。”杨泰和米饼第五代传承人杨智龙介绍说。
2018年,杨泰和米饼制作技艺被列入韶关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非遗保护的推进和乡村旅游的兴起,杨泰和米饼逐渐被更多人知晓。如今,杨泰和米饼不仅保留了传统口味,还开发了红豆、绿豆、南瓜、紫薯等低糖新口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粤、湘、赣一带,甚至是粤北和珠三角人们颇为喜爱的零食(小吃)和送礼佳品。
图文: 县融媒体中心 刘亭芳 卢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