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白昼减少,黑夜增加,冷空气不断向南发展,昼夜温差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今年,华北、黄淮地区一改往日“秋高气爽”的形象,迎来了罕见的绵绵秋雨,天气又湿又冷,实在不好受。俗语说:“多吃蛋白,少生病”。今天,就给大家推荐5款适合寒露后食用的高蛋白美食,温暖身心,增强体质,助你安稳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一、香菇胡萝卜山药蒸鸡腿
1. 鸡腿洗净,剁成小块,沸水焯过,去除血水后沥干。
2. 香菇泡软,去蒂;山药和胡萝卜去皮,切成厚片。
3. 将鸡腿块放入盘中,加入料酒、盐、酱油和少许糖,再放入香菇,一起腌制10分钟。
4. 加入胡萝卜片和山药片,放入蒸锅,大火蒸15分钟左右,直至鸡肉熟透即可。
点评:鸡肉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而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这道菜做法简单,口感鲜嫩,蒸制的方式更能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也更为健康。
二、西红柿土豆炖牛肉
1. 牛肉切成3厘米左右的块,浸泡20分钟后焯水去血沫。
2. 把牛肉放入锅中,加水没过牛肉,放入葱段、姜片和调料包(花椒、桂皮、八角)。
3. 淋入生抽和老抽,加入山楂干,盖上盖子,小火炖40分钟。
4. 放入切好的土豆块,继续炖3分钟,然后加入西红柿块,再炖1分钟。
5. 最后加盐调味,大火收汁,撒上香菜即可出锅。
点评:牛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能增强体质。西红柿的酸甜不仅能提升风味,还能使牛肉更易炖烂。这道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暖暖的一锅,是寒露后餐桌上的贴心佳肴。
三、西红柿虾仁炖豆腐
1. 虾仁切块,加入料酒、盐、姜末腌制5分钟。豆腐、西红柿切块备用。
2. 锅中放油,先炒虾仁至8成熟后盛出。再放油,炒香葱末,加入西红柿翻炒至软。
3. 加入豆腐、生抽、蚝油和糖,轻轻翻炒。加热水没过食材,焖煮3分钟,加入虾仁,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即可。
点评:虾仁和豆腐都是优质蛋白的来源,豆腐富含大豆蛋白,且易于消化吸收。这道菜红白相间,口感丰富,味道鲜美,是寒露后补充蛋白质的清淡佳品。
四、红烧加吉鱼
1. 加吉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在鱼身两侧打上花刀。
2. 锅内放油,下入鱼煎至两面微黄,取出备用。
3. 锅中留底油,下入葱、姜等配料炒香,烹入料酒、醋。
4. 加入适量水、酱油、糖、盐等调味,放入鱼,小火慢炖至熟。
5. 最后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浇在鱼身上即可。
点评:加吉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中医认为,加吉鱼具有补胃养脾、祛风、运食的功效。红烧的做法让鱼肉更加鲜美入味,是秋冬季节的滋补佳品。
五、肉末蒸水蛋
1. 鸡蛋磕入碗中,加入清水(蛋水比例1:1.5)和少许盐,打发均匀,撇去泡沫,盖上保鲜膜。放入烧开水的锅中,大火蒸10分钟左右。
2. 肉末用少许盐、生粉拌匀,腌制10分钟。锅内加油,加葱姜爆香,倒入肉末,加生抽、蚝油翻炒上色。
3. 将蒸好的鸡蛋羹取出,浇上肉末,撒上葱花,淋上热油和生抽即可。
点评:鸡蛋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每个鸡蛋大约能提供7克优质蛋白。这道菜口感滑嫩,制作简单,营养丰富,非常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寒露过后,天气真的转凉了,别忘了及时增添衣物,同时多吃这些高蛋白食物,增强体质,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记住,健康饮食结合充足睡眠——“两倒”(即睡好子午觉),才能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这个秋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