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码鲜啤赛道。
《投资者网》引力丨韩宜珈
新茶饮的下一步创新点在哪里?很多茶饮品牌选择了茶和酒的联合。
自瑞幸咖啡和茅台酒联名的“酱香拿铁”单品爆火之后,茶饮+微醺的组合就成了各大茶饮品牌新的“灵感库”。茶百道与泸州老窖联名的经典白酒奶茶“醉步上道”回归上市,首日销量近12万杯;茶颜悦色旗下“昼诗夜酒茶”、“古德墨柠”、“鸳央咖啡”和“茶颜悦色小神闲茶馆”多个条线都推出酒类饮品。
就在近日,蜜雪集团(02097.HK)于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以2.856亿元人民币增资鲜啤福鹿家,认购其51%股权,并以1120万元收购另外2%股权,交易完成后合计持股53%。
这是蜜雪集团上市后的首次重大收购,也标志着这家现制饮品巨头正式跨界进入啤酒赛道。收购完成后,蜜雪集团的产品品类将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激凌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构建“茶饮+咖啡+鲜啤”的版图。
白天4元柠檬水,夜晚8元鲜啤,蜜雪冰城正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液体装满同一批消费者的杯子。
投资“老板娘”企业?
福鹿家是何人?从资料来看,福鹿家自称国内鲜啤业态的创新者,创立于2021年,主要为消费者提供每500mL单价约6至10元的现打鲜啤产品。其产品线涵盖经典黄啤、果啤、茶啤、奶啤等多种品类,坚持平价路线,与蜜雪集团一直秉持的“高质平价”价值主张高度契合。经过四年的发展,福鹿家已建立起约1200家门店的网络规模,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现出较强的扩张能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3年时,福鹿家尚处于亏损状态,录得152.77万元的净亏损;而到2024年,公司已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107.09万元;2025年前8个月,公司净利率维持在约4%的水平,门店层面平均投资回收期为14个月。这一由负转正的业绩曲线,不禁让人好奇福鹿家的成长拐点。
蜜雪集团选择此时收购福鹿家,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是切入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新赛道。数据显示,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20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5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在这一蓬勃发展的市场中,“现打鲜啤”以其更新鲜的口感、更亲民的价格和对下沉市场的精准切入,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赛道。
从行业宏观视角看,啤酒作为饮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市场规模大、消费群体广的特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达3521.3万千升,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艺恩发布的报告显示,对比欧美市场,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全球前15的国家相比尚有明显差距,这意味着市场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从资本运作角度看,此次交易呈现出精心设计的结构。采用“增资+股权转让”的组合方式,既为福鹿家注入了发展所需的资金,又实现了蜜雪集团控股地位的确立。交易完成后,福鹿家将成为蜜雪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为蜜雪集团的整体营收和利润贡献力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蜜雪集团此次收购福鹿家的交易,存在关联交易的嫌疑。鲜啤福鹿家实际控制人为田海霞,而田海霞正是蜜雪冰城创始人张洪超的配偶,这一关系使得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为此,蜜雪集团引入了独立估值师对福鹿家进行评估,估值师对福鹿家全部股权的评估价值范围为2.447亿元至2.766亿元。最终交易对福鹿家的整体估值约为2.74亿元,落在独立估值师出具的估值区间内。
下一个幸运咖?优势与隐患并存
蜜雪集团收购福鹿家的战略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双方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上。蜜雪集团在公告中明确提出了三大协同方向:供应链协同、门店网络协同和加盟体系协同,这三大协同构成了此次收购的商业逻辑基础。
供应链协同是其中最直接、最可量化的部分。蜜雪集团经过多年发展,已构建起行业领先的端到端供应链体系,这一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可为福鹿家所用,特别是利用蜜雪现有的冷链物流、水果和糖浆采购规模,预计可降低福鹿家原料成本约8%,这对于利润率本就不高的鲜啤业务而言意义重大。
其次,门店网络协同则指向了运营效率的提升。蜜雪集团计划利用茶饮门店夜间空置时段增设“鲜啤窗口”,实现“日茶夜酒”的营业模式,共享门店租金,提高坪效。这种模式既能提高门店使用效率,又能拓展消费场景,覆盖白天和夜晚不同的消费需求。
而市场最关注的,则是加盟体系的协同。蜜雪集团计划向福鹿家输出成熟的选址、培训、营销系统,目标是到2026年将福鹿家门店数量翻倍,增至2500家。
这一目标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先例可循。参考幸运咖的发展经验——作为蜜雪集团旗下的咖啡品牌,2022年启动时不足500家,借助蜜雪强大的供应链与加盟体系,到2025年9月签约门店已突破7000家。
券商分析提供了更具体的数字预测:若福鹿家2026年门店达到2500家,单店年销售150万元,净利率提升至8%,将为蜜雪贡献营收约38亿元、净利润3亿元,对应2026年预估净利润弹性约10%。这一增长预期对于已过高速增长期的蜜雪集团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业绩助推器。
然而,在一片看好声中,行业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此次收购背后潜藏的多重风险挑战。盈利模型的不确定性、关联交易和品牌协同的挑战都是客观存在的难题。
盈利模型的不确定性是首要风险。鲜啤与蜜雪集团传统经营的茶饮、咖啡等产品有着本质区别,其具有保质期短、冷链成本高的特点。鲜啤产品的最佳口感期仅7天左右,库存周转速度远低于瓶装水饮;同时,鲜啤需要全程2-6℃的冷链配送,运输半径通常不超过300公里,这些特性决定了规模扩张可能稀释利润,而非产生规模效应。蜜雪集团能否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将直接决定福鹿家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质量。
关联交易的溢价问题也引发了市场关注。此次收购对福鹿家的估值达2.97亿元,对应2024年市盈率约28倍,高于啤酒行业平均水平。尽管蜜雪集团强调交易定价参考了第三方评估结果,且落在评估区间内,但仍有观点认为收购价格略高于评估上限。
品牌协同挑战同样不容忽视。茶饮与酒精消费人群的重叠度有待市场验证,门店共用或存在合规风险。此外,蜜雪冰城作为主打年轻人群的品牌,与酒精饮品的结合可能引发品牌形象冲突。
行业竞争加剧则是外部环境的风险点。现打鲜啤这一快速成长的赛道已吸引多方势力布局,泰山原浆、盒马鲜酿、青岛啤酒“鲜啤吧”等玩家已加速扩张。随着更多竞争者的涌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很可能重现蜜雪冰城熟悉的价格战场景。不同的是,这次的价格战发生在蜜雪相对陌生的鲜啤领域,其能否再次凭借成本优势和运营效率胜出,尚是未知数。
从茶饮到鲜啤的跨界尝试,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消费场景延伸和用户价值深挖的战略实验。蜜雪冰城能否将福鹿家打造成“夜间版的蜜雪冰城”,仍需等待市场的考验。(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