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餐厅的一碗饭,竟然用了 108 种米?
创始人
2025-10-10 15:25:51
0

“创作新菜的时候,我从不去想它是法餐还是韩国料理,而是专注于创作属于自己的风格──只有我才做的菜,跟其他厨师不同的菜,其他餐厅吃不到的菜。新的菜。”韩国主厨姜旻彻(Kang Min-chul)说。

难怪──姜旻彻的现代法国餐厅取名 KANG MINCHUL。

KANG MINCHUL 餐厅位于首尔的清潭区,2021 年 10 月开业,一年内即获颁法国米其林一星,此后每年保持一星水准。姜旻彻曾师从法国国宝级大厨 Joël Robuchon、Alain Ducasse 和 Pierre Gagnaire,深得法餐精髓,今年 8 月,他到新加坡与鸿桃轩行政总厨钟腱腾办四手宴。席间见识到他对法餐灵魂──酱汁的演练。出自他手的酱汁,一方面承袭法国传统技艺的精髓,又融汇韩国底蕴与精神,细腻高雅不失张力,巧妙延展菜品的层次,同时令风味更深入和谐,展现跨越文化的美味对话与可能性。

《米其林指南》评审员也注意到他对酱汁的拿捏,赞他“对经典法国风味的精致诠释,以出色的酱汁和非凡的口味平衡为特色”。

姜旻彻有一道“鱼子酱拌饭”,采集 108 种米拌腌菜,缀以韩国酱油腌制的生蛋黄以及鱼子酱。

真有去细数 108 种米吗?

“有段时间在寻找品质最好的白米,偶然间接触到全罗道一户农家,用 108 种米调配而成的白米!我认为,用昂贵的稀有食材制作出美味的东西很容易,但厨师的真正能力在于,从平凡的食材中找到美和意义。我认为永远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投入创造力。”经他这一说,更想听他对烹饪的其他想法。

我故意挑剔,这话说起来容易,但现代厨师面对诸多挑战,掌握得不好,都变成了限制──有时是成本、有时是食材,有时是奖项,问姜旻彻,如何在所有限制之内让工作、让料理继续有生命力?

他笑了:“这真是太难了!我都不晓得应该怎么回答!说实在,我只想待在厨房里工作。如果有东西需要厘清,我喜欢独自一人在深夜散步,把时间腾出来给自己,专心对待脑海中的想法。我想,唯有让自己保持清楚、清醒,才能有创作的自由。

餐厅 KANG MINCHUL 就是这样来的。从他自由、奔放的思路中迸出来。

“我的烹饪哲学和我对什么是美食的想法,本质上是同样的事。 作为一名厨师,我为创造美食所做的努力,都只是为实现以上这件事,都是过程。美食,总是从好的食材开始。第二是技术,第三是团队和团队合作。厨师对采购和选择食材的奉献精神至关重要,但将食材转化为碟子上菜品所需的技能也至关重要。为了使这一切成为可能,一个合作和敬业的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当这三个元素和谐运行的时候,美食就会诞生。”

姜旻彻善于把思绪由点连成线,然后让人看到一个面。

艺术的熏陶

他当初之所以入厨,完全是因为艺术家母亲的提点。

“母亲观察到我喜欢烹饪,建议我往这方面发展。”出自艺术家庭的这位主厨说。

姜旻彻的母亲和姐姐都是画家,叔伯也是艺术家,他自小耳濡目染,一有时间就往艺术馆跑,看艺术作品,养成他自己也热爱创作。创作的契机也爱找上他,缺乏灵感这件事更从未困扰过他。

“灵感和想法总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并没有经历灵感枯竭的窘境。更何况,食材、饮食文化和烹饪方法充满无限可能性。这一路上我一直都在学习,推动我去创造的,是这个总是追求新鲜事物的态度。”他说。

每次遇到不熟悉的食材,或是重温熟悉的食材并发现新技术或应用方法时,姜旻彻都会有飞上天的快乐。

“比如在旅游中的一切发现,或在国外发掘新食材,对厨房的工作太重要了。前不久我在上海品尝到新鲜的莲子。让我想到,在韩国我们也吃莲藕,但不常使用新鲜的莲子。发现它的刹那,太开心了。莲花的每个部分都可以食用──花、根、叶子,甚至种子。这次的发现让我不断在思考,如何将莲花融入自己的料理中。”

他扣回之前的思路,说:“这就是为什么即使碰到类似情况,每次都还是会感到新鲜,还是会令人兴奋。新的视角,新的发现──够新奇,就能让我整个人醒过来。发现,有助于提高我的专注力,激励我持续创作。”

姜旻彻当初因为对法餐感兴趣,想“看看法餐在自己的生命中会展现出什么样子”,进而走入法国餐厅学习。

“和其他人一样,我刚开始职业生涯时,很专注于掌握技术。但慢慢的有了成长之后,我的注意力转移了。我开始思考怎样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自己,与他人分享我发现的故事和美?这种透过食物交流的愿望,逐渐成为我工作中更强烈的索求。”他说得头头是道。

创作的时候,是严格遵循技术的要求重要,还是创造性的反叛更重要?

“两者都很重要,但对厨师来说,我觉得技术永远是第一位的。仅仅以文字或想法的形式存在的烹饪是不真实的。创造力只有透过严格的训练、不断重复演练才能形成。真正养成创造力的,是不断地磨练,不断去精进技术,过程中还要以谦逊为基础。”

姜旻彻就是这样回答问题的人,他让你感受到他是个不折不扣的 Thinker,让你感觉到他经过深思熟虑。

他指出,生活中改变是必然的,然而他总是会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改变?什么才是“正确”的道路,怎么走才能走出更好的路?而这些反思,也恰恰出现在他的美食创作中。

关键词料理

姜旻彻的目标是,在提供精致的用餐体验之上,给客人留下强烈、有影响力的情感(冲击)。

这样的话,很多大厨也说过,但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

姜旻彻对此回应:“KANG MINCHUL 餐厅开业快 4 年,我们这家餐厅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激情。作为我在韩国的第一家餐厅,KANG MINCHUL 一直是我表达我对烹饪热情的游乐场。我仍然根据我每天早上在市场上发现的食材来设计菜品──这个空间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实验空间。”

他透露,每次走入厨房烹饪的时候,他脑海里面想的,是一个大局。这个大局,又是各种微小的细节拼凑而成。作为厨师同时也是餐厅的创办人,姜旻彻处理餐厅一切大小事,从灯光、室温到桌布,甚至是休息室怎么维护这件事。

“比如餐厅的每一件艺术品──无论是来自利川(Icheon)的陶器,或是首尔这边艺术家的作品,都是我精心挑选的。我的一系列选择为餐厅营造了独特的氛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自由地感受自己的情绪。我的任务和角色是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而过程中客人自由体验到的情绪都是他们的,因人而异。”他说。

2024 年 12 月,姜旻彻继 KANG MINCHUL 餐厅之后,创办另一家餐厅 GiwaKang,餐厅今年首度列入《米其林指南》。而在餐厅 GiwaKang 之后,他今年 3 月,也开设酒吧 GiwaBar。

“GiwaKang 是我重新发现自己的根而来的。这家餐厅也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探索。在国外住了几年,我回到韩国开了一家法国餐厅,但是几年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深入了解自己来自哪里有多重要。”

循着那脉络,姜旻彻开始研究和探索韩国饮食文化──特别是韩国饮食的传统──进而发掘许多新的视角。

“GiwaKang 就是我提出疑问,进一步探索的地方。GiwaKang 的诞生,就是为了传达这些新发现。Gi 就是气或能量,Wa 就是和,Kang 就是江。我们看不到气,但厨师凝聚食材,食材聚的气或能量,像是江水一样流向我们的宾客,让大家都感到快乐。这也是我们对于客人的心意。”他说。

这几年,姜旻彻深入研究韩式基础酱(Jang)──红辣椒酱(Gochujang)、发酵豆酱(Doenjang)和酱油(간장,Ganjang),希望透过自家制作的各种酱料,给料理注入自己的风格,步步接近“只能在姜旻彻餐厅吃到的料理”的目标。

他认为,厨师创造任何新菜之前,必须了解一道菜的历史、所需技艺和文化。

“这都是基本,都是不可妥协的。在 KANG MINCHUL 餐厅,我强调经典的法国技术。在 GiwaKang,韩国发酵文化和久负盛名的食谱是餐厅的核心。在这些基础之上,我再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成就姜旻彻料理。”他说。

至于此起彼落的各种潮流和趋势,这些对姜旻彻来说,丝毫起不了作用。

他坚定表示:“我们做料理,不是为了符合潮流。从一开始,我们的理念就是以至诚的态度,用好的食材做菜。 这个原则永恒不变,我的想法是,遵循这个原则做菜,它自然会与不断变化的饮食需求或趋势产生共鸣。”这回答也太妙了。

爱和诚意才是最重要食材

以中立、真诚和最高标准主管两家餐厅,这是姜旻彻给自己订下的目标。为此,姜旻彻说他必须先做好自己,才能为两家餐厅的团队提供强而有力的后盾。

“这件事也是我的下一个、最让人兴奋的专业项目!引导两家餐厅,让每家餐厅向客人充分表达其独特的特色。这项持续的挑战让我保持活力保持高度警觉性。因为每天看到客人带着开心的笑容离开餐厅,这样的时刻──那是我最大的成就。”他说。

日复一日,引导姜旻彻的是两个字:爱和诚意──都被他张挂在厨房的墙上。

“每次做菜的时候,我想着的是为家人下厨的心情。我希望大家因为吃好吃的而开心起来。说实在,我认为重点不是食谱。重要的是把爱放进一道菜品当中,这是法国厨师 Éric Trochon 带给我的启发。”他说。

回头看,姜旻彻说,去法国学厨,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捩点。

“起初,我也只是去学习烹饪。但现在我发现,在法国的期间,不仅仅是学习技艺,或在著名的餐厅工作。法国人崇尚自由,那段在法国的日子,大大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许多的看法。”

“在此之前,我曾在美国一家米其林一星餐厅工作,那里的一切是系统化的──流程、手册、清单等等。精准度和完美,这两者是那里最重要的追求和价值。但在法国,即使在三星级餐厅,我们每天都看着面前的食材,跟着做出判断和大大小小的决定──或许今天得多加点牛油,也许我们得把酱汁炖得久一点⋯⋯诸如此类。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样没有程序,杂乱无章,但对我来说,这是解放!”

“这样做不会降低品质──事实上,每天这样子根据食材和环境重新定义烹饪和料理,这种训练不仅改变了我做菜的方式,也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

味蕾的记忆

对生命、生活的看法或许会改变,但烙在姜旻彻味蕾上的滋味,久久不变。

是母亲的拿手菜,启迪味蕾:“一直以来,家里吃的构成味蕾最深刻的记忆。母亲的菜让我学会尊重经典。不论是电影、音乐或是艺术,这些禁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这些经典款总是深深吸引我。”

他又说了一个故事。

“8 岁左右的时候,我记得去探望祖父,他有时会吃米饭加热牛奶和乳酪。我看他这么吃都吓呆了!这好奇怪好恶心。祖父总会给我这样的一勺,但我总是拒绝。多年后我终于尝试祖父的吃法,令我震惊的是,这居然好吃!这件事和那个记忆让我意识到:如果某样东西对你来说味道不错,那就是美食了。”

“以此类推,鱼子酱和松露并不会自动让一道菜晋级变得好吃,每个人的味觉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餐厅里,我们总是在调整菜品,不仅针对过敏作出调整,还针对个人喜好或最后一分钟的偏好调整菜单。对我来说,这样做是自然不过的事。”

米其林评审员评价 KANG MINCHUL 餐厅时说:“厨师姜旻彻深受与他共事的主厨所启发,给他灌输了对美食和烹饪哲学的自豪感和热情,同时帮助他找到自己的方向。这家同名餐厅反映的就是他对美食的态度。菜单提供的菜品让人品尝各种风味,同时突出了精致的法国料理的多样性。餐厅的空间小,让预订成为一项挑战,但订到位就要准备好,即将获得难忘的用餐体验。”

听姜旻彻说,KANG MINCHUL 餐厅只能容纳 18 人──最多 20 人,想知道姜旻彻会如何根据你的喜好客制化菜单,真的必须尽早订位。

封面及文章首图来源:KANG MINCHUL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暖...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家常美食小帮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道温暖又鲜美的家常汤品——三鲜汤。这道汤清润可口...
原创 谁... 在家也能做的冬瓜桑拿鸡,鲜嫩到飙汁,步骤简单到离谱! 最近迷上了粤菜里的“冬瓜桑拿鸡”,听着名字就特...
喝咖啡加水的都是外行? 咖啡的历史,是一部伴随着人类文明交流与嬗变的醇香史诗。 其故事始于埃塞俄比亚的高原,自阿拉伯世界的...
原创 6... 电饭煲不仅仅是用来蒸米饭的,其实还有更多美食可以用电饭煲一键式搞定。比如电饭煲蒸蛋糕不上火还营养;还...
喜贺“安居历蜀记火锅”被荣誉收... 热烈祝贺“安居历蜀记火锅”荣誉收录2025年度中国文旅特色美食资源库!根植蜀乡,你们以“历蜀山、涉蜀...
原创 想... 标题:想吃酸辣粉不用出去买了,几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吃两碗都不够。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总是渴...
原创 4... 朋友们,一到秋天,是不是感觉天气是舒服了,但身体却有点“闹情绪”?天干物燥,加上时不时贴个秋膘,肠胃...
煮红酒到底酒精度还高不高呀? 煮红酒的酒精度,是高是低?真相大揭秘!宝子们,冬天到了,煮红酒那可是氛围感拉满的热饮!香甜的果香,温...
娃娃菜炖粉条:一锅热气腾腾的家... 开门!快开门!香味已经抢先一步溜出厨房,在整间屋子里撒欢儿跑了三圈了!当那锅娃娃菜炖粉条端上桌的瞬间...
炸猪肉丸子这样做,轻松在家做出... 你是否曾经在家中尝试制作炸猪肉丸子,却总是觉得味道不够出众?其实,炸猪肉丸子这道家常菜的美味秘诀在于...
原创 从... 晚上七点,刚加完班,有点疲惫地走出公司,肚子已经有点饿了。是随便找个地方吃一点,还是好好慰劳一下自己...
酱酒热降温?未来发展趋势为何难... 近年来,酱香型白酒(简称“酱酒”)曾凭借茅台带动的“酱酒热”一路高歌猛进,但如今行业风向已悄然转变。...
健康与零食能否共存?权威专家联... 有记者报导:零食,作为现代人“第四餐”的存在,早已深度嵌入日常生活——办公室抽屉里的坚果、追剧时的果...
蜜雪冰城的“醉翁之意”:近3亿... 压码鲜啤赛道。 《投资者网》引力丨韩宜珈 新茶饮的下一步创新点在哪里?很多茶饮品牌选择了茶和酒的...
石榴花开幸福来,普洱市大剧院上... 茶香氤氲,歌声缭绕,普洱大剧院内一幅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十月伊始,普洱市文化中心(普洱...
野人先生,不想做下一个钟薛高 来源:斑马消费 西贝预制菜的风波未平,主打现制意式手工冰淇淋的高端品牌“野人先生”也被卷入了风口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