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士說中藥|地膚子為什麼被稱為“掃帚”?這裡面有個特別的故事
admin
2021-09-21 11:12:11
0

原標題:胡博士說中藥|地膚子為什麼被稱為"掃帚"?這裡面有個特別的故事

地膚子,在利尿通淋藥中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的作用。其味苦,性寒。據記載,地膚苗葉也可以作為藥用,有和氣、澀腸胃、解惡瘡毒的作用。古時候,因地膚子的形狀似麥子的緣故,稱之為地麥、地葵;因為有明目的功效,又稱益明。

而它有另一個名字"掃帚",大家知道是怎麼得來的嗎?

01

"掃帚"的故事

傳說有一道士,上山采藥配製丹藥時,幾天都要在山的樹林裏度過,蚊叮蟲咬的,特別難受。下山回道觀後,連忙拿起掃帚洗乾淨鍋子,燒一鍋開水洗澡。匆忙之下,燒了開水,忘記把掃帚拿開,就連著掃帚一起洗澡了。

誰知道就是這一鍋"掃帚水",把道士的瘙癢減輕了很多。道士接連幾天都用"掃帚水"來洗澡,果然徹底把瘙癢祛除了。這些掃帚,就是用地膚的莖來做的。

02

地膚子的來源和作用

來源:本品為藜科植物地膚的乾燥成熟果實。

產地: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性味:苦,寒;歸腎,膀胱經。

功效: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適量,煎洗患處。

03

地膚子的服用

《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積熱,洗皮膚之風,療婦人諸經客熱,清利胎熱,濕熱帶下。"

囙此,地膚子可以治療:

1、清熱利濕

治療膀胱濕熱,小便不利,淋瀝澀痛之證。常與木通、瞿麥、冬葵子等藥物配伍使用。

2、祛風止癢

治療風疹,濕疹等證。常與白鮮皮、蒼術、黃柏、苦參、龍膽等藥物配伍使用,內服或外用均可。

執行編輯:莊映格

稽核校對:何明坤

責任編輯:宋莉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