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宅家,可能面臨的5大健康問題
admin
2022-05-14 10:26:31
0

原標題:長期宅家,可能面臨的5大健康問題

<!---->

新冠疫情讓不少居民囙此過上了"足不出戶"的生活,而在慵懶閒適的生活背後,失眠、便秘、消化不良…… 也悄悄找上了門。

那麼,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我們如何能"宅"出健康?

長期宅家面臨5大健康問題

1. 睡眠紊亂

在家待久了,很多人會出現作息紊亂,加之在狹小的活動空間,交流娛樂發洩通路减少,更容易讓人產生負面焦慮情緒,出現失眠等症狀。

如果長期出現睡眠問題,就會頭痛、頭暈、頭漲、精神疲憊、健忘、乏力等,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體的免疫力。

2. 消化不良、便秘

宅在家中,睡覺不規律,飲食習慣也容易受影響,早飯不吃、不餓不吃又或是經常吃撐,胃腸功能必然會受到影響。

又加上長時間坐著和躺著,胃腸蠕動變慢,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便秘等胃腸問題成了很多人的困擾。

3. 維他命D水准下降

由於居家很少有機會外出,囙此日照不够,維他命D缺乏。

而維他命D缺乏,不僅新增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還會影響胰島細胞功能,新增糖尿病風險; 甚至啟動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昇高血壓,新增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等的發病可能。

另外,現有研究發現,維他命D缺乏可能會影響血清素水准,從而新增抑鬱風險。

4. 體重增加

因為疫情居家隔離,同樣也為自己的體重做了貢獻。

每一天都宅在家裡,活動量會大大减少,活動範圍僅限於床、客廳、洗手間,每天步數不超過二十步,而又新增了吃零食的機會,各種巧克力、餅乾、辣條、飲料等零食觸手可及,攝入大於消耗,體重增加、肥胖就不請自來了。

5. 情緒低落

身體越來越"懶",免疫力也會逐漸降低,再加上很多人久待室內,不知道怎麼安排生活,甚至對疾病的恐懼,可能出現害怕、煩惱、憂愁等負面情緒。

想要宅出健康,你可以這樣做

1. 合理調整作息

通過適當運動,同時配合飲食和睡眠的調理以得到緩解。 運動管道可選擇散步、爬山等,女性可以做瑜伽,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方面,可以食用一些青棗等棗類或者百合糖水來調理; 睡眠方面,睡覺前不要過於興奮,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中午可休息半小時以保持精力,但休息時間不要太長,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

為保證睡眠品質,解除疲勞,可以在睡前洗個澡或用熱水泡泡脚。

2. 常做通便操

針對消化不良、脾胃積滯的朋友,不妨每天睡前或者早上做做下麵這個通便操:

提肛:向上提肛,停留3秒,放鬆,如此反復做30下。

揉臍:兩手疊加,掌心覆蓋神闕穴(肚臍),順時針揉30下。

推脊:兩手背在背後,左手抓住右手拇指,以兩手第二掌指關節置於脊柱兩側,從肩胛骨下緣平面開始,按壓並向下推,一直推至尾骨兩側停止,如此反復做30下。

3. 補充維生素D

建議在上午11點至下午3點之間,應盡可能多地暴露皮膚於陽光下,曬15~30分鐘,每週兩次,以促進體內維他命D3的合成,儘量不塗抹防曬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當然也要注意避免强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但如果沒有機會曬太陽的人群,可以從牛奶、果汁、魚油和膳食補充劑中獲取維他命D。

4. 堅持科學運動

疫情宅家也是需要運動的,不僅能幫助維持體重,還能增強體質、調整心態。 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 不要長時間久站或久坐,每30-40分鐘應該起來活動一次。

疫情之下,直播跟練興起,可以跟著家人一起動起來,但更要注意量力而行。

5. 保持良好心態

首先正確看待疫情資訊:通過國家權威資訊平臺,獲取疫情資訊,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 其次,可以在家中可以做做家務、聽聽音樂、看看書、和家人說說心裡話、通過電話/網路視頻和朋友聊聊天、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等,分散注意力,放鬆愉悅心情。

END

有用就擴散

參考資料

[1]. 全方位應對睡眠紊亂[J]. 醫食參考,2012,(第1期).

[2]周惠瓊,壹圖. 合理補充維生素D[J]. 中老年保健,2018,(12):8-9.

圖:稿定素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