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端午節了,說起端午節,當然是要吃粽子了! 不知道家長們是自己包粽子還是買粽子呢。 span>
最近有不少家長問到,粽子是糯米做的,很難消化,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孩子也能放心< strong>吃粽子呢?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 span>
1
孩子可以吃粽子嗎? span>
粽子不好消化,可以給孩子吃嗎? 自然是可以的。 粽子中的糯米,在中醫看來,是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的功效的。 平時給孩子喝點糯米粥補虛,甚至比人參湯、黨參湯更適合孩子的體質。 span>
粽子雖然可以補虛,但難消化,孩子吃了容易積食,這也是家長不敢給孩子吃粽子的原因。 span>
< strong>怎麼吃粽子不怕積食呢? strong>
< span>①️趁熱吃:熱粽子比冷粽子易消化,所以在吃之前,最好先將粽子加熱。 span>
< span>②在孩子消化好的時候吃:在吃粽子前,要先關注孩子的消化情况。 最好用10秒消化判斷法檢查孩子的舌苔、口氣、大便、睡眠是否正常。 span>
如果上述4項中,有1~2項不正常,說明孩子存在積食的情况,就不能給孩子吃粽子,還要及時用新三星湯為孩子消食導滯,期間配合素食。 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就可以適當吃些粽子了。 span>
< span>③注意適量:孩子的消化正常,一次能吃多少粽子呢? 一個普通的粽子,大概是200~300g:
1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吃; span>
1~3歲的孩子,不超過半個; span>
3~6歲的孩子,不超過1個; span>
6歲以上孩子,可以吃1個粽子。 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④注意吃的時間: span> 最好是在中午的時候吃粽子,早上剛睡醒時,脾胃也未完全"蘇醒",突然吃粽子這種滋膩的食物,是比較難消化的。 入睡後的消化能力比較差,同樣不利於消化,所以最好是在中午的時候給孩子當主食食用,吃的時候最好搭配一些蔬菜一起食用。 span>
2
甜粽還是鹹粽? strong>
每次端午節,就有關於要吃甜粽還是鹹粽的爭論。 對於孩子而言,哪種粽子更適合呢? span>
< strong>①甜粽子:最好選豆沙粽。 strong>
市面上所售的甜粽子,很多都是棗泥餡的。 有家長可能會覺得,棗泥可以補血,給孩子吃甜粽子比較有益。 span>
但其實,棗泥加糯米,恰恰是最為滋膩、難消化的組合。 兩種資料都是濕熱粘膩的,孩子吃下後容易腹脹滯氣、積滯生濕,是最不適合孩子吃的粽子口味之一。 span>
如果要推薦一款甜粽子,豆沙餡的粽子是比較適合孩子的,還可以起到健脾利水、消利濕熱的功效。 span>
< strong>②鹹粽子:不加肥猪肉。 span>
鹹粽子一般是由各種豆類加鹹蛋黃、肥猪肉製成的,對於孩子可能會過於肥膩了。 所以,如果要給孩子吃鹹粽子,最好將肥猪肉替換成猪瘦肉,全家人分食,就不會過量積滯了。 span>
3
4個症狀快速初判
孩子是否過敏體質
如果家長實在是擔心孩子會積食,不妨將粽子中的糯米替換掉,換成更易消化的西米:
< strong>西米水晶粽(全家量)
< strong>【資料】
西米400g,紫薯3個,粽葉適量。 span>
< strong>【做法】
①鍋中倒入清水,開火煮沸後放入粽葉,5分鐘後撈出,加凉水浸泡備用; span>
②紫薯去皮,切丁或打成紫薯泥備用; 西米倒入大碗中,放入紫薯丁,加入少量清水攪拌均勻; span>
④取一片粽葉,卷成漏斗狀,裝入西米紫薯粒,用勺子壓實後,把上面的粽葉向下翻,沿著粽子的各個棱角,按照粽體的形狀用粽葉裹起來; span>
⑤取長度合適的棉線,用手指拽住一個頭,用力的繞一圈在粽子上,間隔均勻,繞3~4圈,打活結; span>
⑥鍋中倒入清水,煮沸後放入包好的西米粽,蒸煮30分鐘即可。 span>
< strong>【孩子食量】
2~3歲寶寶,可以吃一兩口嘗鮮; 3~6歲孩子,一天可以吃1份粽子; 6歲以上孩子,可以吃1~2份粽子。 1份粽子的量,以孩子的小拳頭為基準。 span>
西米具有健脾、補肺、化痰的功效,搭配補脾益胃、通便、益氣生津、潤肺滑腸的紫薯,明顯是比一般的粽子更易消化的,也比較符合孩子的口味。 span>
粽子雖然美味,但也不能多吃哦。 吃完粽子後,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消化情况,如果出現積食的情况,就要及時用新三星湯消食導滯。 孩子沒有積食,也可以每週服用1次新三星湯作為日常保健,預防積食。 span>
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公眾號
執行編輯:盧悅明
稽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 span> 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