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trong>"北平說"開欄語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 p>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張北平主任醫師及消化道早癌中西醫結合防治團隊將通過本專欄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養生保健及中西醫防治知識,為您的消化健康保駕護航! 歡迎持續關注。 p>
張伯偶有大便不成形,但都一直沒有重視,兒子小張想給張伯安排一次體檢,經過醫生評估後,推薦其完善腸鏡檢查。 沒想到張伯得知後十分生氣:"我身體可好了,每天都有運動,吃飯香,睡覺好。至於大便的問題,那是老毛病了,沒事的,濕氣重而已,我煲幾天祛濕湯就行了,為這事大費周章去醫院做腸鏡檢查不是浪費錢嘛?" span>
小張心知爸爸只是節儉,對訓斥沒放心上,關心爸爸健康的他繼續苦口婆心地勸他去做腸鏡檢查。 張伯在小張的軟磨硬泡下,最終還是去做了腸鏡檢查。 腸鏡報告顯示張伯結腸多發息肉,其中一個息肉的病理報告提示"管狀腺瘤,局灶上皮呈輕中-重度异型增生(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span>
醫生告訴張伯,這枚息肉已經在結直腸癌的邊緣了,幸虧這次腸鏡檢查做得早,及時把這枚定時炸彈拆除,才避免其發展為結直腸癌。 strong>
張伯事後心有餘悸,感慨萬千,原來腸癌離我們這麼近,也十分感激兒子反復勸說自己進行腸鏡檢查。 span>
< strong>【北平說】
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於2005年將每年的5月29日定為世界腸道健康日,旨在提醒人們關注腸道健康。 span>
2022年5月29日迎來了第18個世界腸道健康日,然而我國結直腸癌的形式仍非常嚴峻,最新資料顯示結直腸癌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第2比特,死亡率居第4比特,給社會及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目前我國結直腸癌的防治工作仍任重道遠。 span>
< strong>一、結直腸癌是怎麼發展而來的? strong>
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 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從腺瘤出現到發展為腸癌的過程比較漫長,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發展期。 這就為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和臨床干預提供了重要時間視窗。 span>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69sN8Ip3srJQEvztaqmSmcmJ5ULT+qz1crB9Zo+mUNNtwdtoj1KHcb5KVbakLvEjbNi+Vta1hubSGPdyPuPNCHC3twHUl69dKcJGtr0tGFc="/>
早期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沒有任何特异性的症狀,有腸道報警症狀,大都已經發展為晚期,所以結直腸癌的預防關鍵在於早期篩查,早期發現。 strong>
< strong>二、哪些人需要進行結直腸癌篩查? strong>
臨床上,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篩查策略,分為一般風險人群、散發性結直腸癌高危人群和遺傳性結直腸癌高危人群。 span>
< strong>01
< strong>一般風險人群
指其一級親屬沒有結直腸癌病史,本人沒有結直腸癌、腸道腺瘤或8-10年長期不愈的炎症性腸病病史,糞便潜血試驗陰性的人群。 span>
篩查建議: 推薦在40歲起首先進行結直腸癌風險評估,50歲起進行大便隱血檢測、結腸鏡檢查等結直腸癌篩查。 span>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5LtMAMmc+K81jpOuQ2EB4smJ5ULT+qz1crB9Zo+mUNP/ur5HZzvhxMzDviYaEVWOc5P+56g4IFKhEruJnJZMTsk0sE9MD8QoV5ghn/UCnFw="/>
以上風險評估工具適用於一般人群自查。 評分標準:0分-低風險、1~3分-中風險、4~6分高風險。 高風險人群建議儘快行腸鏡檢查。 span>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8MY9RGaCWaBsd6kkgG/pScmJ5ULT+qz1crB9Zo+mUNPUBKBwqsbNkJcwx+p6aM9OwnYseeVk8KzCNhhRnkjHh79EqsPNDDFWeIejjapg65U="/>
< strong>02
< strong>散發性結直腸癌高危人群
風險評估應綜合年齡、性別、BMI等基本資訊結直腸癌家族史、腸息肉等疾病史、以及吸烟、飲酒等多種危險因素來進行綜合判定。 span>
如本人有結直腸腺瘤、癌症病史、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史、炎性腸病者等人群均屬於高風險範圍,應在40歲起或比一級親屬中最年輕結直腸癌患者提前10歲,接受結直腸癌篩查,參加結直腸鏡檢查。 span>
< strong>03
< strong>遺傳性結直腸癌高危人群
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大腸癌林奇綜合征、黑斑息肉綜合征等,這類人群更加需要提早結直腸癌篩查的時間,需到有資質的醫療中心接受醫生正規的診斷、治療及篩查策略。 span>
<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tFrMB+7VwiBW2HbD2hOnH8mJ5ULT+qz1crB9Zo+mUNNGiFXNl1sQ3rIz+7fBc9kCWJnSFwY8XaPm4NoQwgH4GGQkozvesGhZE2dqnW+nOjU="/>
< strong>三、結直腸癌篩查有哪些方法? strong>
(1)問卷調查——如APCS亞太地區結直腸腫瘤預測評分,一種簡單而經濟的篩查方法,通過問卷調查初篩可以幫助縮小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範圍。 span>
(2)糞便潜血檢測,是結直腸癌篩查最重要的無創篩查手段,檢測便捷且費用低廉,但對早期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診斷敏感度低。 span>
(3)血漿Septin 9基因甲基化檢測,抽血進行化驗,操作方便,無需腸道準備,價格較糞便潜血檢測高,有症狀患者可將血漿Septin9基因甲基化檢測作為結直腸癌篩查的選擇或補充。 span>
(4)糞便基因(DNA)檢測,靈敏度高、無創、無痛、患者依從性好,但檢測費用相對較高。 span>
(5)腸鏡和病理檢查,是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的金標準。 span>
現時推薦結直腸癌篩查時,採用問卷調查、糞便潜血檢測這2種方法作為初篩,篩出高危人群,有條件的人群可使用血漿Septin 9基因甲基化檢測、糞便基因(DNA)檢測等進行初篩,高危人群、血漿Septin 9基因甲基化或糞便基因(DNA)檢測陽性人群則需完善腸鏡檢查。 span>
家人健康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 span>
防患於未然,快給40歲以上的家人安排一個結直腸癌篩查吧! p>
北平說|肝硬化不能忽略的幾個訊號,出現了需及時就醫
北平說|胃腸疾病服藥方法有講究,你吃對了嗎?<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
北平說|胃鏡檢查竟發現了胸痛的"真凶"
北平說|胃不和則臥不安? 幾個妙招來幫助! span>
【專家簡介】
張北平,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吉良晨教授學術繼承人,日本北裡大學病院研修醫,第六批國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養對象,廣東省首批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第二批優秀中醫人才,入選第8批第9批嶺南名醫錄, 2017首批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 span>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