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旭诊室故事】有真实的故事,有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有专业的医学剖析,同时介绍效果确切、操作性强、简便廉验的日常调理小妙招,养神健体、培育正气、除病抗邪。
陈女士简要病史
52岁的陈女士在2021年07月体检时发现结节性甲状腺囊肿,范围5-33mm,并伴有胸闷心悸,眠差等症状,遂于2024年06月至广东省中医院邹旭教授门诊处就诊。
患者就诊时可见颈前右侧肿物直径约4cm,边界清楚、质稍硬,活动度差。刻下症见:间中胸闷,四肢乏力,双侧头胀,眠差,难入睡,大便干结,小便黄,尿频尿急尿痛,夜尿1-2次.舌暗红,苔薄,脉弦紧数。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左叶:50mmx17mmx13mm;甲状腺右叶70mmx27mmx19mm;峡部:2m.甲状腺实质内可见多个结节回声,较大者大小及位置:30mmx23mmx14mm(右叶中上部、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4mmx19mmx18m(右叶中下部、不均回声)、24mx11mx10m(左叶下部、稍低回声)。
邹教授结合患者症状、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西医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四诊合参,中医诊断为瘿病,脏腑辨证为肝郁化火、脾虚失运、肾阴不足、湿热下注,病位在肝,涉及脾、心肾、胆等脏腑 。因此,治疗上以疏肝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散结,兼以滋阴生津为法,方选渗湿和里汤、小柴胡汤和消瘰丸加减.渗湿和里汤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小柴胡汤疏肝和胃、解郁清热;消瘰丸软坚散结、滋阴降火 。同时配以海藻软坚散结、滋阴润燥,石膏、知母清热滋阴,皂角刺清热化痰,生地滋阴凉血,吴茱萸温中疏肝理气,防止清热药物过于寒凉;乌梅清热生津,夏枯草清热散结消肿,增强全方清热散结之力,共28剂.并予平衡针法刺太溪、太冲等穴配合中药治疗,嘱咐患者调畅情志,不要过于焦虑,多晒太阳,改善生活方式。
患者二诊
2024年7月
2024年7月患者二诊,诉服药后胸闷、头痛好转,大便干改善。出现日间汗出增多,尿急色黄,舌淡暗红苔薄黄干,脉弦紧细.邹教授认为,运用清肝泻热药物时阳气受损,阳虚不固,出现汗出增多症状。同时脉由弦紧数转为弦紧细,尿急尿黄,表明热证虽去,但余热仍在,阴血不足。因此治疗上于原方去玄参、石膏、知母,加桂枝温阳固表止汗、赤芍清热凉血散瘀,蔻仁理气化湿,共28剂。
患者三诊
2024年8月
诉服药后汗出、睡眠、尿痛好转,大便偏硬,舌淡暗,苔薄干,脉弦细.邹教授认为,患者大便偏硬,舌淡暗苔薄干,脉弦细表明,仍有瘀热、痰饮停滞。治疗上于原方去桂枝、赤芍,蔻仁,加丹参清热活血化瘀,增强全方活血化瘀之效、桔梗宣肺化痰、石菖蒲醒神化湿豁痰,共28剂。并嘱咐患者服药后复查甲状腺彩超。
2024年9月患者三诊,颈前肿物减小,舌淡暗,苔薄干,脉弦细,治疗上去桔梗加仙鹤草收敛补虚,止血不留瘀。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左叶:50mmx16mmx13mm;甲状腺右叶:7mmx24mx20mm;峡部:2mm。甲状腺实质内可见多个结节回声,范围约3mm~27mm,较大者大小及位置:27mmx21mmx17mm(右叶中下部,稍低回声)、21mmx13mx12m(右叶上部、不均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1mx10mx7mm (左叶下部、稍低回声).对比6月甲状腺彩超结果,发现甲状腺右叶体积、结节范围较前缩小,右叶上部、左叶下部较大结节的大小也较前减小。
邹教授指出,甲状腺结节在中医中属“瘿病”范畴,核心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三者相互影响,最终导致颈前结块 。本例患者为肝气郁结,胸中气机不畅,故出现胸闷;气机阻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凝血瘀结于颈前,形成结节 。肝郁日久化火,火性炎上,上扰清窍导致头胀,火热扰心,心神不宁则眠差。《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失疏泄,肝火横逆犯脾,影响脾胃升清降浊,则气血生化乏源,四肢失养,出现乏力。脾失升降,水湿内停,日久郁而化热,湿热蕴结,气化不利,出现夜尿、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热移下焦,膀胱受灼,故小便黄赤。肝火日久灼伤津液,肠道失润则大便干结 。脉弦紧表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数脉表热证,提示肝郁日久化火,炼液成痰。舌暗红提示痰浊与瘀血互结,阻滞颈部脉络,形成瘿瘤。在此基础上,舌暗红,苔薄,提示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清阳不升,存在脾虚之象。
半年后复诊,肉眼观察到患者颈前结节减小许多,需仔细观察才能看到肿物,质软,嘱患者坚持服用中药,多运动,按时复诊,多晒太阳。
甲状腺结节小科普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局部异常增生的组织团块,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晰或模糊,可能是实性、囊性或混合性的.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4倍,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约5%~10%的结节为恶性(甲状腺癌) 。西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形成与碘代谢异常(碘缺乏或过量)、遗传因素、辐射暴露、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长期升高可能刺激结节生长)等因素有关。根据性质可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无自觉症状,通过体检或超声偶然发现。可触及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肿块较大时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或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若出现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声带麻痹等症状为恶性征象,需及时就诊。
日常调养
饮食调理:宜食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适量)和山药、薏米、茯苓等健脾利湿食物,以及新鲜蔬果(如苹果、梨、菠菜等)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和生冷食物(如冷饮、冰淇淋) 。
情志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适当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疏肝理气,促进气血运行 。
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
中医保健:穴位按摩太冲、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疏肝理气、健脾化痰 。
定期检查:定期复查监测结节变化,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调理 。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邓氏内科流派工作室
岭南邓氏内科流派起源于近代岭南地区著名温病医家邓梦觉(邓铁涛之父),发展于国医大师邓铁涛,至今已传承五代,以“五脏相关学说”“寒温统一学说”“痰瘀相关学说”“脾胃学说”“心主神明学说”等为主要学术思想,注重岭南地域疾病特点,擅长诊治心血管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疑难杂病,通过嫡系家传、院校教育、师徒传承等方式,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邓氏内科流派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在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邹旭教授带领下,围绕传承脉络、历代代表性传承人资料、学术思想、特色技术、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传承梯队建设、举办继续教育项目、示范门诊、宣传推广、传承工作站、查房病例讨论、文献库知识管理、临床科研一体化、成果奖励、课题、论文、专利、专著等诸多方面进行建设,在医院工作室分级管理中多次被评为优秀。
供稿 | 广东省中医院岭南邓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邹旭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张翠翠
初审 | 陈凌
审核 | 庄映格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