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角巷尾氤氲着醇香的独立咖啡馆,到孕育各级赛事冠军的成长摇篮;从政企联动的顶层设计到“咖啡+”多元消费场景的竞相绽放......今年以来,“咖啡之城”贵阳以一杯咖啡的匠心淬炼,将后发地区特色消费的破局之路,精心熬煮成一张馥郁醇香的城市新名片。
这几天,位于观山湖区的阿云朵仓热闹非凡,只因2025“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暨“爽爽贵阳·咖啡飘香”系列活动在此举办。作为商务部2025服务消费季系列活动之一,这场集美食盛宴、咖啡文化展示与产业合作于一体的盛会,让空气中始终弥漫着咖啡的馥郁香气。
2024年CCL中国咖啡冲煮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OPUS CAFE 创始人盛鹏:这个活动能让更多人了解咖啡行业,不仅对贵阳,对全国咖啡行业都有推动作用。
市民张璇:我觉得这是给咖啡爱好者的福利,通过打造这样的活动,能把贵阳咖啡文化和贵州美食更好地推广出去。
这场活动只是咖啡产业与这座城市双向奔赴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贵阳市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8%,这一数字不仅印证了市场的蓬勃活力,更使其稳居全国增速最快的城市之列。更令人瞩目的是,这片热土已成长为精品咖啡的沃土——从这里走出了十余位世界及全国咖啡赛事冠军。截至目前,贵阳经营咖啡品类店的数量为3000余家,咖啡产业活力蓬勃。
一杯咖啡一座城,一份情怀一群人。当流量的热度持续升温,回溯源头,是那些扎根这片土地的“咖啡人”和城市之间的相互托举,成就了“咖啡之城”的火爆出圈。
为了将咖啡打造成城市新名片,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推动、系统谋划部署。6月21日,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咖啡产业发展工作专题会,强调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政府作用,让“一杯咖啡一座城、一份情怀一群人”的故事更加精彩。6月6日,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为了一杯咖啡来贵阳”政企协商座谈会,强调要坚持全链条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咖啡产业,为“爽爽贵阳”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这种“政府搭台赋能、企业登台唱戏”的协同模式,推动贵阳咖啡产业突破分散经营局限,加速向集群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迈进。“咖啡+赛事”“咖啡+悬崖风光”,以及传统乳企山花牛奶与精品咖啡品牌SeekSeeking联手打造的联名咖啡馆等创新业态不断涌现,持续催生多元消费新场景,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而贵阳市咖啡行业协会的成立、贵阳咖啡产业学院的揭牌等有力举措,正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完善发展链条,为贵阳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强劲动力。
贵阳市咖啡行业协会会长卢源:我们会与农业农村局探索本地种植的科研尝试,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服务出品标准,通过综保区开展产业链优化工作。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分院院长陈健:贵阳咖啡产业学院挂牌成立,将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文化推广、创新实践等四个方面推进,助力打造“爽爽贵阳·咖啡飘香”城市新名片。
而面向未来,贵阳也从多个维度为咖啡产业的发展谋划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贵阳发展咖啡产业还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2025“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暨“爽爽贵阳•咖啡飘香”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与贵阳市的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搭建更多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技术、产品、服务及模式创新,助力贵阳市咖啡产业全链条发展。省商务厅也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贵阳咖啡产业发展,从政策引导、资源对接、产业链畅通、赛事培训、品牌孵育等方面,加快打造“爽爽贵阳”消费新IP。
贵州乔治晟睿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近洋:非常感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行业的关注与支持,正是得益于贵州旅游的蓬勃发展和经济的欣欣向荣,我们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来到咖啡店。
贵阳市咖啡行业协会副会长 秘书长 梁嘉宸:贵阳从避暑胜地转化成为咖啡文化之都,这样的身份转变,与政府对咖啡行业的支持,以及对每一家精品咖啡馆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如今,咖啡已然超越单纯的饮品属性,化身为连接文旅资源、驱动产业创新、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咖啡产业已成为“爽爽贵阳”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品一杯咖啡成为越来越多游客打卡贵阳的“必选项”。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咖啡消费目的地和咖啡文化体验城市正呼之欲出。
下一篇:两种常用食品中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