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1日电探秘药膳火锅、学习八段锦、感受正骨手法、品尝中药咖啡……5月10日,“麻辣重庆·火锅英雄”渝港澳(亚欧)“Z世代”联合探秘重庆火锅行动——药膳火锅宴的直播活动在重庆南川东街举行,来自重庆的青少年和重庆邮电大学的在渝留学生们一起去探寻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医药理念,感受中医药技术。
图为活动现场。南川区委宣传部 供图
步入古色古香的南川东街,现代都市的喧嚣渐远,独属于老街的悠然意趣扑面而来。最近,因“金佛山药膳集市”在此开展,这条街成为中医药文化输出地,吸引着来自各地游客。重庆邮电大学的留学生们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在南川中医医院中医师鲜欣熹的带领下,逛起了东街的“中医药国潮集市”。
“中医正骨是什么?”留学生们来到中医药非遗传承及良方妙技展示区时,看到了“赵氏正骨术”,并好奇地问。
鲜欣熹介绍,武术能调动人体气血,壮骨养生,调动人体潜能,减少药物在体内的依赖,达到阴阳平衡的治疗优势。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正骨”第十代传承人赵碛生为留学生们现场演绎中国武术精髓,并详解正骨手法的奥妙。
上前体验的留学生表示,正骨手法精妙,体验后肩颈顿时轻松了许多。留学生们还了解了中医药药丸的制作工艺,以及中医药膏药制作工艺及其疗效。
中医药养生饮品区内,留学生们初尝乌梅汤便眼前一亮,“酸甜清爽,这里有什么秘方?”鲜欣熹揭秘:此汤配有乌梅、甘草,消暑解渴。
当走到中医药拓印画前,留学生们顿时被吸引,了解到宣纸、墨汁都是用中药材制作而成,更觉得惊奇。大家分别上前尝试,在拓印工作人员的指点下,顺利地拓印出了远志、枳实这两味中药材的图案。
“看起来简单,但做的时候,还需要用点巧劲。”看着自己亲手拓印出来的作品,留学生们非常开心。
逛完集市,留学生们换上了宽松的练功服,跟随南川区中医医院八段锦推广志愿者胡秀丽和“小小中医师们”,习练起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保健养生功法瑰宝。”胡秀丽称,它是我国古代导引术之一,经过不断地完善,动作套路基本被固定下来。简单8式,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前有后,兼顾了全身的细枝末梢和五脏六腑。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也就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和伸懒腰很相似。”胡秀丽边示范,边介绍称,它可以加强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影响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于肺部的扩张,使呼吸加深,吸进更多的氧气,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八段锦无需器械,随处可练,老少皆宜。”胡秀丽称,八段锦的动作缓慢、圆活连贯,以脊柱为中心带动全身关节和肌肉活动,配合呼吸调节气血。它能进行生理调节,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调理脾胃、固肾腰,也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有辅助疗效。她现场鼓励留学生们多多练起来,会获益良多。
图为活动现场。南川区委宣传部 供图
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雪明表示,这个运动真的非常棒,让自己慢下来,一招一式对身体都很好,而且老少皆宜。
活动中,南川金佛山药膳养生坊的大厨赵亮也来到现场,教授留学生们做药膳火锅。
“我们的药膳火锅遵循‘药食同源’,会用到一些中药材。比如清汤火锅锅底由金佛山土鸡或蘑菇熬制,放入了黄芪、黄精、玉竹等,辣锅底里还有甘草、茯苓……”赵亮介绍,在菜品选择上,有各种菇类、山苏叶、板蓝根苗、石斛苗,以及黄花等。其中,山苏叶长期食用可以降低尿酸,防治痛风。
现场,留学生们按着大厨的提示,逐一将菜品下锅,很快一锅锅火锅里散发出了药膳的香味,舀上一口汤闻一闻,入口,留学生们直呼:“美味!”再吃一口煮熟的菜品道:“安逸!”
活动中,留学生们还品尝了用中药制作的酸奶和咖啡,参加了根据五行相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设计的投壶游戏,还制作了驱蚊香囊。
“非常开心能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认识了众多的中药材,也了解到了许多中医药的文化知识。”留学生们表示,中国的中医药是个神奇的东西,中国养生功夫更是特别棒,自己还解锁了一种重庆新的火锅吃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