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热搜上离谱的上海“48元小泡芙”,曝光专坑中国年轻人的新型骗局
创始人
2025-05-23 17:23:02
0

01

最近,有这样一则帖子很火,引发了网上铺天盖地的吐槽。

上海有人在一家甜品店里,买了一份48元的小泡芙

里面也就6、7个左右,一口一个的大小,居然还是空心的。

奶油另外装在了一个袋子里,要吃还得自己动手挤进去。

买一袋只送一种奶油,想要其他口味的奶油还要再付10块钱。

发帖人吐槽:“我请问这种产品的意义是?锻炼消费者的动手能力吗?买完感觉自己像大傻。

评论区里,很多人都表示见怪不怪:

“加深我对该ip的偏见,后面加个0卖给上海人真不是开玩笑的。”

“他们还省了人工费哦?”

“48还让我自己挤?这都能卖出去,再往后48是不是得自己和面自己烤了。”

你会发现,现在一些甜品的价格,越来越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了,感觉我的嘴配不上高贵的它。

28元一个拇指盖大小的巧克力,5块钱一小根的辣条碱水棒,24块一小个的肉骨头形状可露丽......

14元一片的北海道豆乳吐司,10元一片的蜂蜜吐司,让人不禁思索:《这片吐司是救了面包师的命吗?》

还有100元一个的《焦糖葡萄布里欧》,嫌贵就是你命里不带安佳黄油。

难怪都说,当代虚假的奢侈品三件套:爱马仕、香奈儿、LV;

真实的奢侈品三件套:卤味、麻辣烫、面包。

02

更不用说前段时间,几乎全网都在吃的玉米蛋挞。制作工艺其实并没有多复杂:

酥皮挞里填上蛋挞液,烤好后涂上一层玉米卡仕达酱,再盖上一块烤玉米封底。

简简单单一小个,你猜多少钱?48元。

毒贩思考了一晚上都打算改行去做玉米蛋挞。

很多探店博主都把玉米蛋挞吹上了天,但话术实在是有点令人哑然失笑:

《它上面居然真的有玉米哎》、《就有种空口吃玉米的快乐》。

玉米是什么很稀有的东西吗......

要知道,去年玉米的收购价,最高是1块6一斤,普遍在几毛钱左右。

也就是说,农民最少需要卖出30几斤的玉米,才够买一个玉米蛋挞。

至于味道嘛,很多人满怀期待地花大价钱尝鲜之后,失望得无以复加:

“不要再发明这些难吃无聊的东西了行吗?简直难吃到死,太甜了”。

针对玉米蛋挞的吐槽越来越多,有人一针见血地戳穿了本质:

“东西卖不出去怎么办?第一招绑定爱情,第二招绑定潮流,第三招,到底是谁还没有吃到闺蜜买的玉米蛋挞啊。”

有人为种玉米的农民感到不值,因为他们似乎是经济链条中得益最少的:

“我亲眼看着那群年过半百的老人,颤巍巍地以8毛钱的价格,将玉米成车往外运。

然后又亲眼见证,只不过是加了一层所谓的蛋液和塔皮,就以38块钱的价格重新卖到了农民的儿女手上。”

也许有人会觉得,人家明码标价,你嫌贵可以不买啊。

这种论调引起了评论区齐刷刷的排队反驳:“价格本就不合理,为何不让说?

03

你会发现这些每段时间都推陈出新、全网爆火的贵价网红美食,往往会和一些消费主义制造出的洗脑概念所绑定。

比如128元的草莓塔、168元的1米糖葫芦绑定爱情:“爱她就送她一个草莓塔。”

“这个冬天谁还没有吃上男朋友送的1米糖葫芦?”

48元的玉米挞绑定闺蜜:“我好闺蜜会请我吃一万个!”

588元扬州炒饭绑定非遗:“唐宋元明清,从古炒到了今。”

一个48元的玉米蛋挞,也许真实的价格可以拆解成:

玉米(0.5元)+蛋挞液(1元)+酥皮(1元)+故事(45.5元)。

越来越多的商家,正在用故事、概念包装普通食材,将成本低廉的东西卖出10倍高价,以“网红爆款”的名义来收割消费者。

行为经济学家发现,当商品附加“故事”、“体验”等标签时,人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对价格的敏感度就会下降。

之前在纽约,就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有3个室友,因为喜欢吃牛排,就开玩笑地把自家房子,在谷歌地图上改名为“梅兰牛排馆”。

并叫来一些朋友给自己写好评,让它摇身一变成了“纽约上东区最好的牛排馆”。

在这种轰炸式营销下,上千人蠢蠢欲动,纷纷预约了这家牛排馆。

这3位室友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自己房子改造成了一家真正的餐厅,不过只开一个晚上。

他们从预约名单中挑选出了120名身份高贵的食客,并用一些故事、概念,让他们相信:

自己真的是在一家超级高档的餐厅用餐。

他们发明了五道菜,取名为“牛的一生”,要价114美元每人。

前菜《草地带来了生命》,也就是沙拉,让顾客体验像牛一样吃草;

开胃菜《青春转瞬即逝》,其实就是牛肉做成的肉丸;

《农业协同效应》:超市法棍上放一些西红柿、罗勒、奶酪;

主菜:简单的牛排搭配马铃薯;

甜点《天使与恶魔的蛋糕》。

看起来高大上的概念,实际后厨却乱作一团,是由一群没有任何餐厅经验的二十几岁年轻人来掌舵的。

这场“恶作剧”却骗过了几乎所有人,纽约上东区的精英们,花大价钱吃了一顿骗子们故弄玄虚的晚餐。

04

希望越来越多人能看清,这个消费主义时代下:

一些商家正在用故事编造骗局,用场景绑架需求,用噱头掩盖性价比。

有钱人当然可以为这些虚假的概念、情怀、故事的溢价买单;

但普通人就有点可怜了:辛苦工作了一天,想买个小蛋糕犒劳一下自己;

结果买单的时候一看价格,发现自己一天都白干了。

当流量退潮,你会发现:玉米还是那个玉米,蛋挞还是那个蛋挞,只有你的钱包变空了。

热搜上荒诞的“48元空心小泡芙”“48元玉米蛋挞”,本质其实是:

资本用滤镜篡改食物的本质,用营销替代味觉的判断。

所以啊,如果你认为定价不合理,不买就是最大的反抗。

市场终将用销量,教商家重新定价。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推...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原创 夏... 夏天出汗多,所以多喝水,多喝汤不但能缓解口渴而且能给疲惫的身体补充能量。今天我分享的这道汤,用了这2...
马拉松“回血”指南!这些美食让... 马拉松“回血”指南! 这些美食让你横扫疲惫,做回自己 兰州作为西北美食重镇, 不仅以各种面食闻名天下...
原创 女... 勤俭节约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无论何时,一定不要大手大脚的铺张浪费,我们要时刻记得我们来时的路。...
新疆大盘鸡最正宗制作过程?收藏... 每次路过街边的新疆餐馆,那股混合着孜然、辣椒和鸡肉的浓郁香气总能让人走不动道。尤其是那盘红亮油润的大...
行业八卦丨5款特医食品新突破;... 政策动态 01 5款特医食品获批上市,覆盖全营养、蛋白质组件等 5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审评...
帕金森患者身体中缺乏多巴胺,家... 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多巴胺的缺乏是导致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很多患者都在寻找能够促进多巴胺分泌的方法,...
成华绝技 | 一盏盖碗承千年,... 在成都的街头巷尾,茶馆里竹椅轻摇、茶香袅袅,一盏盖碗茶承载着蜀地千年的烟火气与人文情。作为四川茶文化...
原创 中...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快餐已成为众多消费者日常饮食的常见选择。然而,当我们审视全球快餐市场时,不难发...
广州“土豪村”卖“龙船饭”,菜... 以往每年端午期间 广州各条村的龙船饭 总会在网上收获大量网友围观+羡慕 还经常刷屏留言:想吃! 但苦...
刺梨豆沙、海鲜卤肉、蔓越莓排骨... 贵州的刺梨、海南的海鲜、东北的蔓越莓、七彩菠萝……还有一周时间就是端午节了,粽子成为今年618的第一...
长安味道·丝路交响|西安丝路美... 美食,从来不是简单的味觉体验,而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密码。自5月21日西安丝路美食嘉年华启动以来,活动现...
朝参暮枣、随身膏条……这届年轻... 早上西洋参玉灵膏提气、晚上酸枣仁灵芝百合膏助眠;加班来支五指毛桃党参膏祛湿,女生生理期靠无花果白芷姜...
亏损9亿元后 奈雪的茶9.9元... 近日,有消费者反馈,奈雪的茶广深地区的门店对早餐进行了调整。原价9.9元的早餐套餐,现在需要额外购买...
原创 面... 咱山东人打小就是吃面长大的,谁家厨房没几袋白面啊?老一辈人离了馒头就跟丢了魂儿似的,可这大夏天的守着...
“五月毒”来袭!南北食疗大不同... 民间素有“五月毒”之说,此时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食疗方法也各有侧重。如何通过饮食调理,应对湿邪侵袭?本...
原创 包... 最近菜市场的包菜可真是“白菜价”啊!一块五毛钱能买一大颗,绿油油的叶子包得严严实实,回家掰开一看,水...
石烹火焰虾,捞饭鱼头,葱香翘壳... 下面这组中餐宴席菜品制法精致,色、香、味、意、形俱佳,传统与时尚交融,西式与中式碰撞,别有一番意趣。...
老虎山餐厅自有产品销售点开业啦... 自有产品销售点开业 S 老虎山餐厅 N 亲爱的同事们: 好消息!油田党校(培训中心)老虎山餐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