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上海一位妈妈想让自家孩子长长见识,花了4400元带儿子体验米其林餐厅,但孩子全程苦着一张脸,出了餐厅就甩出一句狠话:“这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吃到最后我想的只有家里的泡面!”
这下明白了为什么霸道总裁老是爱上吃路边摊的灰姑娘了,原来真是豪门饭太难吃啊!4400元在我们普通人眼里都能多少零食了,都能请全家去旅游一趟了,结果孩子想的却是简简单单的泡面。
那些传说中的米其林餐厅到底是孩子不懂欣赏,还是这“高级”里头本来就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弯弯绕绕?
贵的像 行为艺术,吃起来却寡淡无味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说起米其林的菜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盘子大,菜量小,看起来跟个艺术品,根本不像是能吃的菜,先从开胃菜说起,一个大白盘子中央孤零零躺着一坨看着像水煮蛋的东西,服务员能站那儿讲五分钟它的做法,说使用什么技法做的泡沫,最上方搭配澄清的番茄水。
听着高深莫测可用勺子一碰,往嘴里一送,孩子直接懵了说“不知道用什么酸甜苦辣咸形容”,换种说法就是尝着太怪了,压根不好吃。
还有那传说中的“餐前面包”被服务员吹得天花乱坠,号称用啥酵母养了多少天,结果一口下去“硬得跟房顶上的老瓦片一样”嚼得腮帮子疼,平时孩子爱吃的意面端上来就是那么几根,尝起来也是没滋没味,期待最高的牛排,盘子都能当盾牌用,肉就两小块几口就没了。
感觉现在不少高级餐厅,把力气都使在了“看起来像啥”、“用了啥奇特手法”上,用各种泡沫、凝胶、奇奇怪怪的水做装饰,食材也是大家听都没听过那种,摆盘更是恨不得能拿个行为艺术奖,但这些复杂的操作和华丽的外表,真能让东西变得更好吃吗?
我们花大价钱难道不是就想吃到那种最直接能让味蕾尖叫的美味吗?当吃的感受被各种“概念”、“仪式”和“造型”绑架时,普通人就会觉得花钱吃这些东西也太不值了,这哪里是吃饭,分明是在看一场有点饿肚子的表演。
让人犯困的仪式感
众所周知米其林餐厅的服务那叫一个细致周到,一进门就有人迎着,给你拉椅子、铺餐巾、倒水,眼神跟着你全程转悠,保证你任何需求第一时间被满足,这当然是专业的表现,但有时候“周到”过了头,感觉就像是在演戏让人浑身不自在。
点菜时菜单里每一样东西都得给你详细介绍,听得你耳朵疼,菜端上来了,服务员更是自带解说词,从这道菜的灵感来源、食材产地,到烹饪过程、搭配的酱汁,讲得比老师上课都认真。
有时候厨师还会亲自出马,说着一口你听不懂的语言“叽里咕噜”说一大堆,再让服务员翻译,一道菜等你把它的前世今生都听明白了,估计早都凉透了。
对那些经常出入这种场合的人来说,这也许是习以为常的氛围,但对第一次来或者不习惯这种调调的普通人来说,这种“服务”带来的不是放松而是紧张和压力,就像是个孩子一样,拘谨得不知道手往哪儿放 。
这服务与其说是让你吃得更舒服,不如说是努力证明餐厅的高端和与众不同,它服务的是一种“仪式”而不是简单纯粹的吃饭这件事,我们老百姓吃饭图的是个自在、热乎、有烟火气,这种跟听讲座似的吃饭,不对胃口太正常了。
四千四一顿午餐这笔钱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一顿饭到底换回来了什么?是真金白银砸出了食材的无敌新鲜?是惊为天人的绝世手艺? 从孩子的反应来看,他明显觉得这钱花得不值,让他怀念的是家里的泡面和路边的冰淇淋。
卖轮胎的成了美食皇帝?这标准谁说了算?
说到米其林很多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它不是卖轮胎的吗?一个做轮胎的公司,怎么就成了全世界美食界的标准,听起来总觉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荒诞感。
米其林公司早年为了让大家多开车出门玩儿,好多卖点轮胎就编了本旅行指南,顺带着介绍哪儿能吃饭,谁能想到这不经意间搞的餐饮评级,后来不小心就声名大噪,在餐饮界成了至高无上的权威。
最初的标准就是欧洲人那一套口味,一个习惯了西方餐饮文化的轮胎公司,他们觉得好吃的就真能代表能征服全球所有人的味蕾吗?然而靠着岁月的累积和商业的运作,再加上人们对“权威认证”本能的追逐,这个评级硬是建起了一座让无数厨师和食客膜拜的美食“圣殿”。
米其林的起源和它如今在美食界呼风唤雨的地位,形成了一种特别奇怪的反差,这米其林的评级到底是真看食物本身有多美味,还是商业推手的营销?
一个本来卖轮胎的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全世界的美食教皇,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针对某一家餐厅,更是对整个美食评价体系的一种本能质疑,这标准到底有没有水分?
简单快乐才最美味
上海妈妈花四千四吃一顿不如泡面的米其林午餐,这故事能在网上掀起这么大波澜,因为它刺中了很多人心里对“高级”和“本真”的向往,而孩子怀念泡面和路边摊,可以看的出大家对麻辣烫、东北烤串、街头小吃的热爱,人们更喜欢的是那种直来直去能瞬间让你感到满足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本真”。
看来偶像剧里那些家财万贯的富家少爷爱上普通人家姑娘,跟着她去吃路边摊,说不定还真有点写实的成分,在那个充满了各种包装、概念、表演的所谓高级圈子里待久了,偶尔遇到那种不需要刻意装扮用最直接的美味感动你味蕾的东西,那种真诚和自在反而更能触动人心。
简单的食物藏着的可能是纯朴的快乐和最真切的人情味,那4400元的午餐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真正好的美食是不看价钱有多高,名字有多唬人,关键是它能不能真的让你的舌尖感到愉悦,让你的胃感到踏实。
有时候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泡面或者路边烤得滋滋冒油的一串烤肉,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比任何天上的星星都要真实,更能照亮一个饥饿而想要被好好对待的灵魂。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