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走向世界,从街头小吃到“文化使者”,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拉面跨越山海、走出国门,让中国美食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愈发耀眼。这背后,是企业的匠心坚守、平台的赋能助力、政策的保驾护航,更是一场以美食为媒的文明对话与交融。
主播线上推介兰州牛肉拉面
以味为桥 让世界读懂甘肃
“走出国门的兰州牛肉拉面,早已不只是一碗面。”甘肃伊久伊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蔺正江的这句话,道出了“1915牛肉拉面”的出海初心。如今,该品牌已在澳大利亚、迪拜等地方陆续开起直营店面21家,甚至跻身悉尼机场及悉尼国际机场唯一的中式快餐品牌,与麦当劳、肯德基共占黄金区位。
这份吸引力的根源,在于对“原汁原味”的坚守。蔺正江介绍,品牌不仅延续祖辈纯手工的匠人精神,更通过海外技术培训中心,将拉面技艺拆解、标准化,培养了大批本地师傅。从香料到辣椒的原配方坚守,再到炒拉条、黄焖羊羔肉等系列甘肃美食的“一站式”呈现,让每一家海外门店都成为甘肃文化的鲜活展台。按照规划,“1915牛肉拉面”计划将在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陆续开直营店,每家店面预计投资800万元人民币,争取在2026年底前,在全球布局35家直营店,预计投资达2.8亿元。
全链发力 构建标准化出海闭环
兰州牛肉拉面的国际化,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发力。杭州天猫校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部大区总经理程钰提出的“校园+出海”生态,为这碗面的标准化输出提供了新思路。
依托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天猫校园通过大数据优化食材采购链路,以“中央厨房+校园门店”的配送模式保障品质稳定。这种在国内20余所高校试点验证的模式,正为海外拓展积累经验——海外高校对供应链效率、食品安全的要求,与国内校园逻辑相通。而沉淀的消费数据更成为“导航仪”,比如分析不同地区对辣度、汤头的偏好,为海外产品调整提供精准参考。
目前,天猫校园计划在国内20余所高校试点“兰州牛肉拉面校园店”,目标通过天猫校园平台核销订单超万单,复购率翻倍。同时,留学生群体主动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带动海外校友“反向需求”。通过联动天猫校园海外板块,在洛杉矶、马来西亚部分高校,尝试“校园快闪店”,用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现场制作演示,吸引海外学生体验,一定能收获大量正向反馈,为规模化出海探路。
“我们期待与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深度协同,一方面,在国内校园打造‘出海预科班’——通过产品测试、品牌培育,让每一碗校园兰州牛肉拉面都成为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借天猫校园今年在全球校园网络布局,将兰州牛肉拉面纳入海外校园美食计划,与海外高校餐饮体系合作,真正让这一中国味道,在全球校园生根发芽,用青春活力赋能传统产业出海。”程钰说。
破局前行 政企协同拓市场
在甘肃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马玉田看来,兰州牛肉拉面出海既要借政策东风,也要解现实难题。甘肃省各部门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的简化审批与信息服务,为企业铺平了道路,但认证程序繁琐、当地认知不足等瓶颈仍需突破。
马玉田认为,破局之道在于政企联动的“兰州模式”,组织进口法规培训活动,帮助企业了解海外市场规则,避免违规风险。减免认证费用、提供物流补贴,降低企业出海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政策保驾护航,出台系列政策,从税收优惠到简化审批,为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持。支持在海外成立兰州牛肉拉面学院,培训当地人学习兰州牛肉拉面技术。企业创新举措研发特色新品,融合当地特色,吸引更多消费者。本地运营发展建立本地运营团队,深入了解市场,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
乘势而上 书写“一带一路”新故事
“以面为舟,跨越山海。”瑞士M&D公司董事长董育堃的比喻,道出了兰州牛肉拉面承载着的三重时代价值:作为非油炸、高蛋白的健康快餐,直击欧洲千亿级健康饮食市场;以“拉面表演+透明厨房”的体验式消费,提升餐饮附加值;更以“东方神秘感”的IP属性,填补欧洲中餐缺乏高辨识度品牌的空白。
董育堃认为,未来,兰州牛肉拉面的欧洲征途将构建“三位一体”生态:工作日的“CBD高效快餐”、周末的“拉面文化体验课”、超市里的“家庭装速食”,让不同场景都能邂逅甘肃味道。当欧洲年轻人用刀叉挑起筋道的面条,当面香飘向塞纳河与泰晤士河,这不仅是生意的成功,更是文明的对话。
“当一碗面能同时满足投资者对回报率的追求、消费者对健康效率的需求、文化学者对文明对话的期待,它的价值便超越了食物本身,兰州牛肉拉面将成为‘一带一路’上最具烟火气的共赢载体。”董育堃说。
相关新闻——
日产百吨面 万店同味型
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开启“智能时代”
近年来,兰州牛肉拉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升级。位于永登县树屏众创城食品园区的兰州牛肉拉面超级工厂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这个在2024年签约落地的重点项目,以智能化生产线与文化赋能双轮驱动,开启了兰州牛肉拉面行业的“智能时代”,为永登先进制造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在众富(兰州)牛肉拉面股份有限公司超级工厂建设基地,负责人史海云指着规划图介绍:“两条核心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全品类面条线日产达120吨,预包装生产线日产能突破30万份。”与传统作坊式生产不同,这里将实现从和面、醒发到切割、包装的全流程智能化控制。
采访中,引人注目的是“百城万店”计划:工厂通过中央厨房统一生产标准化食材,由冷链物流直供终端门店,机械臂将替代人工完成煮面、配料等环节。“每一碗面的温度、咸度、辣度都将精准复刻,让兰州味道跨越千里不走样。”史海云说。
除了工业化生产,项目创新性地打造了900平方米兰州牛肉拉面文化历史馆。“我们用数字化沙盘呈现黄河沿岸小麦种植带,通过全息影像还原百年老汤熬制工艺。”史海云介绍,展馆不仅陈列着从汉代面食陶俑到现代连锁发展的历史脉络,更设有互动体验区,游客可参与从揉面到拉制的全过程。这座文化地标将与永登吐鲁沟、鲁土司衙门等景点串联,形成“工业旅游+文化遗产”的特色线路。
超级工厂的快速落地得益于永登县“店小二”式服务。作为该县重点扶持的食品工业项目,相关部门在土地审批、环评验收等环节开通绿色通道,协调解决冷链物流配套难题。永登县商务局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围绕兰州牛肉拉面预制菜、调料包研发等延伸产业链,打造‘中央厨房+卫星工厂’的产业集群模式。”
据了解,目前,兰州牛肉拉面超级工厂生产线设备安装率达七成,文化展馆已完工开发,预计2025年9月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8亿元,带动周边小麦种植、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全链条就业超千人。
兰州牛肉拉面,这碗承载着西北风情的国民美食,将从永登的智能化工厂出发,冷链物流配套,开启一场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届时,“永登制造”的兰州牛肉拉面不仅飘香万里,还将用工业硬实力为千年美味刻下品质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