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饭桌上总少不了白酒,亲朋好友聚一起,都得小酌一两杯。
然而现在的白酒市场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也不一定差,勾兑酒、劣质酒混杂其中,让人挑花了眼,一不小心喝下肚就是烧心辣肺喝不出一丝酒香味。
因此很多人以为几十块的酒肯定是“酒精兑水”,但其实,有些便宜酒只要找对门道,品质可能比几百块的大牌还靠谱。
今天就教你一招:看酒瓶上的“3个标识”,不管价格多低,只要有这些标志,就是货真价实的纯粮酒,买了放心喝!
先说说为啥要挑纯粮酒。纯粮酒是用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通过传统发酵工艺酿出来的,原料天然,工艺讲究。
喝起来香气浓郁,入口绵柔,回味悠长,最重要的是对身体负担小。
反观勾兑酒,多是用食用酒精加水,再扔点香精调味,成本低得惊人,但喝完容易头疼、嗓子辣,甚至伤肝伤胃。
网上有酒友吐槽,买了瓶几十块的“高档酒”,喝完第二天头痛欲裂,查了才发现是勾兑货,这不就是花钱买罪受吗?
纯粮酒不仅口感好,还承载了中国酿酒文化的精髓,从古至今,酿酒师傅们用粮食和匠心,酿出一瓶瓶香气扑鼻的好酒,喝的不仅是酒,更是传承。
所以选酒不能只看价格和包装,得学会“火眼金睛”,从酒瓶上的信息入手,找到真正的纯粮酒。
挑纯粮酒其实不难,酒瓶上的标签就是酒的身份证,记住这“3个标识”,再便宜的酒也能放心买!
先执行标准号,每个酒瓶上都有个“执行标准号”,就像白酒的“身份证”,告诉你这酒是怎么酿的。
纯粮酒用的是固态发酵工艺,标准号通常以“GB/T”开头,不同香型对应不同编号:
这些编号代表酒是用纯粮食发酵,不掺杂酒精或添加剂,反过来如果看到“GB/T 20821”或“GB/T 20822”,果断放下!
这俩分别是液态法和固液法白酒的标志,里面多多少少有食用酒精,喝起来口感单薄,还可能不舒服。
再看配料表,这是判断酒“真身”的关键,纯粮酒的配料表干净得像张白纸,只有“水”和“粮食”(如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等)。
不同香型的酒,粮食种类可能略有不同,比如酱香型多用高粱和小麦,清香型可能加点豌豆做酒曲,但总之不会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如果配料表里冒出“食用酒精”“香精”“甜味剂”之类的字眼,赶紧走人,这种酒就是典型的勾兑酒,喝了不仅没享受,还可能伤身体。
最后一个标识不用看标签,靠你的手和眼——摇酒瓶,看酒花!
纯粮酒因为有粮食发酵产生的酯类物质,摇晃后酒花细腻、均匀,像小气泡一样密集,消散得很慢,有的甚至能持续几分钟。
勾兑酒就不行,酒花又大又稀疏,晃两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它主要靠酒精和水撑场面,少了粮食发酵的“灵魂”。
这个方法简单又实用,下次买酒时轻轻摇一摇,看看酒花的表现,酒花越持久,酒的品质越有保障。
除了看标识,了解酿造工艺也能帮你更懂酒。白酒的酿造主要分三种: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和固液结合。
固态发酵是纯粮酒的“正宗血统”,它用粮食经过蒸煮、加曲、发酵、蒸馏等复杂工序,耗时长、成本高,但酿出的酒香气复杂、口感醇厚。
比如酱香型白酒的“12987工艺”,得发酵一年再窖藏数年,喝起来才那么有层次感。
液态发酵就偷懒了,直接用食用酒精加水,调点香精,几天下就能出厂,这种酒成本低得离谱,但香气单薄,入口辛辣,喝完容易头晕。
固液结合是折中方案,部分用粮食发酵,部分加酒精,品质比液态法好点,但跟纯粮酒比还是差一截。
买酒时,标签上可能会标“固态发酵”,这是好酒的标志。如果没写,结合前面三个标识也能推断出来。总之,固态发酵的纯粮酒才是王道,喝着才舒坦!
白酒市场鱼龙混杂,稍不留神就可能踩雷。记住这三类酒,碰见了赶紧绕道!
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日期、厂家信息、配料表的酒,坚决不买!
这种酒来路不明,可能甲醇超标,喝了伤身,前几年新闻里就报过,有人喝了三无散装酒,结果进了医院。
包装华丽的“假高档”:有些酒包装金光闪闪,名字起得高端大气,价格却便宜得离谱。
打开一闻,酒精味直冲鼻子,十有八九是勾兑酒,别被花哨外表忽悠,标签信息才是真相。
无标识散装酒:散装酒不一定差,有些小酒坊的散装纯粮酒品质很好,但前提是有完整标识和正规来源,如果只有个价格标签,生产条件和原料不明,风险太大。
买酒最好去大超市、专卖店或官方电商,渠道正规,质量有保障,别贪小便宜,纯粮酒成本摆在那儿,太便宜的酒多半有猫腻。
很多人觉得贵酒才是好酒,其实不然。市场上有些小酒厂的酒,包装朴素,价格亲民,但只要是固态发酵的纯粮酒,品质可能不输大牌。
纯粮酒不仅口感好,还承载了中国酿酒文化的精髓,比如酱香型白酒,传承千年工艺,融入了匠人的智慧和地方风情。适量喝点纯粮酒,还能活络气血,缓解疲劳。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酒精摄入别超25克(约50毫升高度白酒),女性别超15克,喝好酒,喝得少,才能喝得健康。
上一篇:叮咚!峪园养颜糖水甜品介绍来了!
下一篇:葡萄酒市场的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