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伏的第一天,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时段正式登场。中伏是“三伏天”中最难熬的一段。空气湿度高、气温持续高位,人容易疲乏、胃口差、没精神,连饭都不想吃。
老传统讲究“头伏吃饺子、二伏吃面、三伏吃鸡”。头伏我们吃了饺子,今日二伏开场,按老辈人说法——吃面最应景。
一是营养补充:二伏时正是小麦新收季节,新麦做的面条营养丰富,味道好,能为高温下出汗多、体力消耗大的身体及时“加油充电”。
二是开胃易消化:天气闷热、湿度大,不少人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面条做法多样,凉面、热汤面、拌面随心换,不油腻,口感顺滑,最适合“吃不动饭”的时候。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中伏吃面经典做法,简单易做,热天吃着特别舒服!
准备排骨或大骨头,先焯水去腥,再换清水加入葱段、姜片、少许盐,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慢炖约1.5小时。汤色乳白,香味浓郁,瘦肉轻轻一拨就散,汤头香而不腻。
煮面的时候直接用骨汤做汤底,撒点青菜和香葱,再来两块啃着香的骨头,汤香面顺,一碗下肚从胃里暖到心里,比外卖里的“大骨面”强太多。
天热没胃口?试试酸菜肉丝面准没错。猪里脊肉切细丝,用生抽、淀粉抓匀腌 10 分钟;泡好的酸菜冲洗几遍挤干水,切小段备用。
锅中热油,下肉丝炒至变色,再加入酸菜翻炒,加入高汤或清水煮开,下面条煮熟即可。咸香酸辣的汤底特别适合中伏天没胃口的时候,既开胃又能补充盐分和水分,是很多北方家庭的“二伏标配”。
高温天就馋这口凉丝丝的麻酱面。面条煮熟后过两遍凉开水,沥干水分拌点香油防粘。芝麻酱加温水调开,加生抽、香醋、少许糖和盐搅匀,淋在面条上。
切点黄瓜丝、胡萝卜丝铺在面上,撒把炸花生碎,拌匀后每根面条都裹着香浓的麻酱,脆爽的蔬菜中和了酱的厚重,一口下去冰冰凉凉,芝麻香混着醋香在嘴里炸开,闷热感瞬间被浇灭。
锅里放油,小火炸香葱段,小火慢炸至葱变焦黄捞出葱渣,加入生抽、老抽、糖、盐调成酱汁。
面条煮好后沥干,拌上葱油酱汁,挑一筷子送进嘴,面条滑溜筋道,葱油的焦香裹着酱香,简单朴素却吃得人满足,连挑食的孩子都能扒光一大碗。
愿你在这闷热的中伏天里,吃好每一顿饭,也别忘了告诉家人:今天该吃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