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间为城市劳动者提供28万份免费餐 成都双流这家店筑起温暖港湾|看见正能量
创始人
2025-07-31 22:42:29
0

席秦岭 李小岚 刘婷 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个包子、一份炒菌子、一份炝炒莲花白,这是7月30日环卫工廖素英的早餐。

与常人的早餐略有不同,她的早餐是免费的,已经吃了近8年。为她提供免费早餐的,是成都市双流区棠湖西路的一家素食餐厅。2017年12月起,该餐厅为环卫工提供免费早餐。从最初怀疑“哪有免费午餐”的警惕,到如今视如家人般的信任,“泰合素食”用超过28万份免费餐食,为城市劳动者筑起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7月30日早上,在泰合素食餐厅,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一起吃免费早餐

一日三餐

8年免费餐暖胃又暖心

到这家餐馆免费用餐,早已成为环卫工们的习惯。7月29日,112人次免费用餐,80人次早餐,24人次午餐,8人次晚餐。

吃免费餐,只需要在《东升街道棠湖中心职工驿站免费餐食签字表》上签个字,留下姓名、联系方式和职业即可。

8年前,12月19日,廖素英第一次吃到了免费早餐。当时,她负责打扫棠湖南路二段的清洁,突然来了名餐厅员工叫她,“大姐,到我们餐馆去吃早饭嘛,不要钱。” “骗局?” 带着疑虑,她和工友们走进了泰合素食。一碗热粥下肚,暖意驱散了冬寒,也融化了陌生。当天,她的名字和邱玉华、卢正美等工友一起,第一次登记在那个朴素的软面抄本子上。

7月30日清晨,在泰合素食餐厅,环卫工人在排队取餐。

60岁的杨显淑也是被餐馆员工拉进来吃饭的。从达州来蓉打工,她习惯在街角默默啃冷馒头。再次打开塑料袋里的馒头干啃时,被店长李小娟发现了。“大姐,你进我们店来吃嘛,饭菜都免费。” 在这座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杨显淑一直都是沉默的存在。突然间,被人热情相邀,她脸都红了。“你进来吃嘛,就当家人一样。”李小娟看出了她的尴尬,缓解她的情绪。

39岁的快递小哥雷宗兵送完了第44单,肚子唱起了“空城计”。他走进这家餐厅,盛了两碗绿豆稀饭、一碗冰粉,还有一盘子饭菜。忙于生计的他,根本来不及关心这一顿吃了哪些菜,自己最喜欢什么菜。他关心的是能不能快点吃完一餐,好去接下一单活,还有“在这里对付一顿,可以节约20元钱的饭钱。”

免费吃饭的消息传开后,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纷纷加入。久了,他们视这家店为异乡的家,爱护着店里的一切。

7月30日清晨,在泰合素食餐厅,环卫工人在排队取餐

苏素兰尽量中午不在这里吃,因为她觉得,“中午人家要卖钱的,不能来打扰人家。”晚餐,环卫工们也多选择八点以后,因为那时已过用餐高峰期。“有时候他们来晚了,我们正在收拾桌椅,他们先帮我们把空闲桌的椅子放上去,再拿碗筷。”这些细微的动作,在李小娟看来,“是环卫工们将心比心,他们也在心疼我们。”

一颗初心

开餐馆赚钱做公益

一家民营餐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环卫工前来免费吃饭?餐厅老板王成富道出了个中奥秘。

王成富是双流本地人,中师毕业后曾在教育战线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下海,开过餐馆,开过鞋厂,做过汽配生意。从2000年起,他开始接触公益,是双流区敬老爱老志愿者中心的志愿者。他和志愿者们凑过钱,为老人添置过衣物,采购过其他生活用品。公益做久了,他总觉得“靠志愿者捐钱捐物只是权宜之计,最理想的做公益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于是,他和几个谈得来的志愿者萌生了“开一个餐馆,用挣来的钱做公益活动”的想法。

7月30日,王成富(左一)为环卫工添菜

王成富经营着一家规模较大的餐厅,他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餐饮行业入手,和另外3位志愿者合伙,投资200万开了家以素菜为主题的餐厅。

“最初,我们并没有想过为环卫工提供免费早餐。”王成富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他们做这家餐厅的初心只是为可持续的公益活动“造血”,“本以为挣来的钱用在过去参与度较高的敬老爱老项目上。”转机出现在2017年11月的一天,他注意到环卫工人蹲在街边啃冷馒头的身影。“环卫工人净洁美化我们城市,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好,我们给他们做口热乎的早餐吧!” 那个身影,让他找到了做公益的方向。

他们打开大门,走上街道,请环卫工进来吃饭。于是,就有了当年12月19日第一名环卫工走进餐厅、当天提供了64份免费餐食的故事。

在为这个群体提供免费餐食的路上,泰合素食餐厅并不孤单。当年,双流区总工会和城管局在餐厅建起了“环卫工人爱心驿站”。2022年8月,双流区总工会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心关爱服务,再次升级打造“工会驿站”、与餐厅合作“工喜食堂”普惠项目。双流区总工会帮扶中心负责人罗丹介绍,在驿站,不仅有冬暖夏凉的休息室,还有为大脑充电的职工书屋,以及提神醒脑的工喜咖啡。通过普惠合作,一方面,提升了公益力度,将免费早餐扩大到免费早、中、晚餐;另一方面,扩大公益对象范围,将免费用餐对象从环卫工扩大到了包括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里还被全国总工会评为了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在这个空间,廖素英们不仅可以吃到免费的一日三餐,还可以来小憩、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了解政策、增长法律知识、看一会儿书、喝杯香香的咖啡。

一个账本

免费餐背后的城市温度无价

近8年间,餐厅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28万份免费餐。

“如果按照每份餐食食材直接原料成本6元计算,我们送出去的免费餐价值168万元。如果加上人工,房租,水电气等成本,花费450万左右。”王成富说,他特别不喜欢算这笔账。因为开这个餐厅的初心,就是用赚来的钱做公益。而这家餐厅并没辜负股东,21元每餐的自助餐,每年都赚着钱,就连餐饮业最困难的那几年都没亏损过。

7月30日,王成富和店长李小娟整理8年来免费人员吃饭登记册

在他的心中,还藏着另外一个账本:城市对默默付出的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普通市民与劳动者之间日益相融的情感联结;劳动者在这座城市打拼的归属感与幸福感。这个账本蕴含的城市温度无价。

所以,他反感有人说“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的免费餐。”因为在他的心中,“是我们请他们来吃饭。”

一个请字,代表的是对劳动者的尊重。

近8年时光,他看见环卫工们的衣着越来越整洁、签名的字迹越来越漂亮、走进来的神态越来越自若、与普通就餐者间越来越相融、越来越多的个体、私人企业、公共部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这些良性互动,为餐厅积攒了更多的人气和财气,让他们有了底气将这个公益项目继续下去。

而美团外卖员李建春免费用餐后告诉记者,“有政府的补贴,我在这里吃得踏实。”

(图源双流发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面包店推出 “吵架面包”,买两... 清晨六点,阳光刚爬上街角的梧桐叶,林小满已经在揉面机前忙碌了两个小时。她的 “麦香时刻” 面包店开在...
千店冰淇淋品牌崛起,投融界分析... 从长沙黄兴步行街一个只有3平方米的小小“佩乐甜品站”,到如今拥有超过1150家门店、覆盖全国27个省...
原创 夏... 荔枝红茶的夏日交响曲 六月的风裹挟着热带的气息,轻轻拂过海南岛的荔枝林。阳光透过翠绿的叶片,在饱满...
一城一味,一酒一韵:古贝春如何... 当济南环联夜市的烟火在七月末的夜色中升腾,“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的启幕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狂欢,更是齐...
原创 深... 午夜时分的味觉救赎 凌晨一点半,写字楼的灯光依然倔强地亮着。小张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电脑屏幕上的E...
酥脆脆皮豆腐:外脆里嫩、香辣过... 说到豆腐,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平淡无奇,甚至有点乏味,然而今天我要分享的这道“脆皮豆腐”绝对能够颠覆你...
【健康】酸酸甜甜,生津止渴!夏... 夏天,酷热难耐,各种解暑饮品成了大家的“心头好”。在众多饮品中,酸梅汤不仅口感酸甜清爽,还有着悠久的...
四年三度征服黑罐!新西兰这一口... 近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举办2025年度黑罐国际蜂蜜品鉴大赛(Black Jar Inter...
原创 夏... 夏日的午后,阳光像融化的黄金般流淌在窗台上。风扇摇头晃脑地送出微弱的风,却驱散不了空气里黏稠的热浪。...
原创 深... 暮色四合时,老街转角那盏暖黄的路灯准时亮起。刚加完班的你推开家门,厨房冰凉的灶台和空荡的冰箱形成双重...
原创 榴... 夏夜的风裹挟着热带气息,阳台上的小茶几摆着刚拆封的榴莲肉,金黄绵密的果肉在暖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邻居...
薄壳正当时!汕头澄海薄壳美食文... 盛夏七八月,薄壳正当时。7月30日晚,“2025汕头·澄海薄壳美食文化旅游展示活动”在盐鸿镇乡村振兴...
咖啡专业有多“香”?初代“咖专... 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受访者供图 在雀巢咖啡初入中国,风靡大街小巷的1995年,云南农村青年王正春懵懂...
在家复刻网红小吃!手抓饼加料秘... 手抓饼,这个风靡街头的“国民小吃”,外酥里嫩、层次分明,裹上各种馅料后,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其实,在...
原创 舌... 江海馈赠的至味传奇 暮春时节,长江入海口泛起微微的咸腥,这是河豚鱼洄游的信号。老渔民们常说:"拼死...
原创 海... 清晨五点的连云港码头,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老渔民王叔正弯腰从刚靠岸的渔船上卸货,塑料筐里挤挤...
南昌籍女演员曹艳现身八一广场! 新闻荐读 近日 南昌籍知名女演员曹艳 晒出自己在八一广场打卡的视频 并表示自己因为给妈妈过生日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