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小厨阵营的宴究生,是分子料理的全国冠军,更是《一饭封神》舞台上的新王者。
一场持续几个月的美食竞技终于圆满落幕。厨综《一饭封神》收官,来自小厨阵营的宴究生(屈雨瑜)凭借扎实功底与突破性创意,问鼎冠军。
一个90后,还是女厨师,却能一路过关斩将,从众多专业大厨中脱颖而出,这绝对不是偶然。屈雨瑜能赢得比赛背后,实则藏了太多关于热爱与坚持的故事。
谢霆锋称她为“天才”!
凭什么能成为冠军?从屈雨瑜现场烹制的几道菜品,就足可见其在做菜方面的造诣深厚。
在《一饭封神》决赛现场,赛制限定要求了要用最普通的“鸡蛋”作为主食材进行菜品呈现,这堪称厨师综合能力的终极考验。
车轮战规则紧凑残酷:每30分钟必须交出一道菜。面对这种“刀尖上跳舞”的挑战,多数选手难免紧张,而拥有丰富外宴经验的屈雨瑜,在舞台上展现出冷静与稳定,更将创意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轮,她以创意蛋饺煲开场。蛋皮滑嫩、馅料鲜香,摆盘清爽,将广东客家菜的温润家常味,在竞技舞台上焕发新意。
第二轮,屈雨瑜将目光聚焦在了鸡蛋的不同形态上,制作出了一道融合鸡蛋白、蛋黄和全蛋的鸡蛋面。一道鸡蛋面,口感层次丰富,既有蛋清面条的爽滑,又有鸡蛋酱的醇厚,还有蛋丝的酥脆。连评审谢霆锋都忍不住感慨30分钟是不是给得太长,她的表现太过出色。
第三轮的“马赛克包”更是惊艳全场。蛋黄与蛋清切条编织成外皮,内藏炒蔬菜与烤芝士,造型独特,让人眼前一亮。将传统菜肴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在味觉与视觉上都给人带来全新体验,再次凭借实力晋级。
到了第四轮,其又带来一道“蟹钳炸蛋”,将鸡蛋与蟹肉融合,外酥里嫩,搭配滑蛋和柠檬汁,丰盛而清爽。
第五轮,难度再度升级,比赛要求在鸡蛋主题基础上加入米饭,限时依旧是30分钟。屈雨瑜则大胆选择了甜品。
在制作冰淇淋时,面对现场无制冰设备的突发状况,屈雨瑜依然快速进行了调整,用冰水加盐,手动制冷,完成“珍珠米姜汁炖蛋+姜汁冰淇淋”的冷热双拼。米香、奶香与鸡蛋脆香交织,巧思与技术并存。
评委谢霆锋当场称赞她为“天才”。其他评委也表示,她的稳定与创意足以支撑长远发展。
凭借扎实的厨艺、无限的创意和稳定的心态,屈雨瑜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也向大众证明了年轻厨师的无限可能。
90后女厨师的升级打怪之路
任何一个厨师的成功都并非朝夕之功,屈雨瑜也不例外!
根据网络公开信息,屈雨瑜1995年出生。因为狂爱美食,在16岁时就跟父母提出了要去学烹饪。在新东方学校学习两年烹饪后,去到了一家知名连锁西餐厅,从事冷厨岗位。
当时,她每天频繁进出冷库,手常泡在冰水中,身体落下毛病,但却从未退缩。即便面对同事“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厨师”的质疑,她也没有丧气,而是通过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
因为心心念念想成为热菜大厨,她便在下班后火速跑到热菜厨房去帮忙,不断学习热菜厨房的基本流程及烹饪技巧。
再往后,机缘巧合下,屈雨瑜进入了深圳某家星级酒店,得以系统学习酒店的管理模式、标准化体系、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等等,并如愿进入了热菜厨房。
从冷厨转向热厨,是其职业生涯最艰难的一次跨越。面对质疑、嘲讽,屈雨瑜选择以加倍努力回应,主动加班,在灶台前反复打磨火候与调味,最终赢得了厨师同仁的尊重,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他们对女厨师的偏见。
在体验过连锁餐厅、高级法餐、星级酒店的工作之后,屈雨瑜又对传说中特别能磨炼人的定制外宴服务有了兴趣,并如愿进入了专做高端定制外宴的美佳时宴公司。
做定制外宴,会根据不同主题、不同品牌、不同预算来策划活动、设计产品,每次去的是不同的场地,见的是不一样的客户,既刺激又富有挑战。
也是这段经历让屈雨瑜在极端环境中练就了强大的应变能力。在沙漠、草原,还是临时搭建的厨房,面对缺设备、少条件等各种突发情况,她学会了“在不稳定中创造稳定”。
在外宴公司,屈雨瑜还沉下心来研发产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概念,开发了十几套菜单,还打造了“水上宋宴”这个主题 IP,选择与各个城市的艺术中心合作举办,将艺术、人文与美食完美融合,让参加者通过这场宴会体验到千年前的宋风雅韵,逐渐从执行者蜕变为独当一面的主厨。
厨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从冷厨起步,面对质疑与困难,始终没有放弃,而是用努力和才华证明自己。屈雨瑜的经历告诉厨师们,只要对烹饪事业充满热爱,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就能在这个行业中取得一定成绩。
同时,从屈雨瑜的成长路径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小厨到大厨,厨师的成长有一套核心逻辑:
扎实手艺是立身之本。像屈雨瑜在制作鸡蛋面时,将蛋黄和蛋白交错编织,制作出如“编织包”形态的番茄鸡蛋。这背后实则是无数日夜的重复练习:颠勺力度、调味分寸、刀工精度,手艺无捷径,唯有千锤百炼。
创意是破圈关键。比如,屈雨瑜制作的“可食用马赛克”充分体现了家常食材也能焕发新鲜感。大众消费者不仅会追求好味道,还会追求新鲜感。创意就好比是厨师的“第二把刀”,能让厨师在传统菜系红海中劈出差异化赛道。
表达力是加分项。比如向食客解释食材的产地、烹饪手法的巧思,或分享菜品的创意灵感,能让食客更深刻理解菜品背后的用心,从“吃味道”升级为“懂内涵”,增强对菜品的认同感和记忆点,提升整体用餐体验。
如今,包括屈雨瑜在内的很多年轻厨师都在尝试通过抖音、小红书分享技法与菜品故事,这将推动着“厨师”从后厨匠人升级为美食文化传播者。会做、还能会说,才能让价值被更多人看见。
结 语
屈雨瑜的夺冠,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折射出厨师这个职业的多元成长路径,照见厨师行业的无限未来。
我们相信,怀揣厨师梦想,只要守住手艺根基、保持创新勇气、拓宽表达边界,未来,厨师们就一定有机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封神之路”。
本文由红厨网原创首发
作者: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