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养生,过好这三关秋冬少生病!
创始人
2025-08-16 16:30:49
0

末伏(10天):8月9日—8月18日

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

阴阳变化的交替点就在这10天

此时稍有不当,可致疾病缠身

要想平安度过

一定要过好这三大关卡

气温关、脾胃关、干燥关

还有末伏养生三不要

不要过早穿上厚衣服

不要过食辛味食物、不要贪寒凉物

一定要知道

最后记住末伏养生三推荐

为健康“加分”

01

末伏养生

过好三大关卡

末伏“湿热”与“燥热”可能交替或并存。

“长夏属脾,湿气当令”: 中医认为末伏仍属“长夏”,对应五脏中的脾。脾喜燥恶湿,而末伏持续的湿热环境最易困阻脾阳,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乏力、大便黏腻等“苦夏”症状加重。

“肺主秋,其性燥”: 立秋后,秋气渐生,对应肺脏。此时若降雨减少,燥邪开始萌芽,易伤肺阴,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干咳等症状。

“伏火”蕴藏: 经过初伏、中伏的积累,人体阳气在外(腠理开泄),体内(尤其是脾胃)反而相对虚寒或有陈寒积郁,形成“外热内寒”的特殊状态。这正是“冬病夏治”调理寒性疾病的最后窗口期。

气温关:防2病

(1)心血管病

如今立秋节气虽过,但目前仍处在伏天内。高温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此时要警惕心血管疾病。

(2)中暑

伏天机体能量消耗大,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不少人头伏、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但末伏时却撑不住了。

保健招——揉2穴

极泉穴:理气护心

位置:在腋窝顶点处。

用力由轻到重,按下去有酸胀感就说明按到位了,点按1分钟左右即可。

足三里穴——强身健体、调理脾胃

位置:位于膝盖下方3寸(约四指宽度)。

每次按摩3~5分钟,助力脾胃运化,提升免疫力。

脾胃关:防1病

肠胃疾病:

初秋末伏若脾伤于湿,容易造成肠胃疾病,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保健招——喝1粥:山药薏米粥

取薏米20克、山药50克、白扁豆15克、赤小豆15克,加水煮烂后加入白豆蔻1克,再煮3分钟食用即可,有健脾胃化湿的功效。

干燥关:防3病

(1)风燥感冒

立秋时节,容易出现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还有咽喉干、嗓子紧等表现。

(2)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秋季干冷的空气一旦侵害,就容易损伤黏膜,引发呼吸道病变。

(3)过敏症

刚立秋时,秋高气爽、天气逐渐干燥,空气中的花粉浓度最高,过敏性鼻炎等又迎来了发病高峰期。

保健招——喝2粥

▶银耳百合粳米粥——清心润肺

银耳5~10克,先浸泡发胀;粳米100克,新鲜百合60克,加入适量冰糖同煮。

▶ 黑芝麻粥——通便润燥

将适量黑芝麻稍微研磨,再与大米同煮,口感更醇厚。

02

末伏养生三不要

不要过早穿上厚衣服

秋天不要过早穿上厚衣服。夏末秋初,多经受寒冷的刺激,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注意,一旦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该添加厚衣物,一味“秋冻”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容易冻感冒。

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老人不适合“秋冻”。

不要过食辛味食物

立秋后应少吃辛味食物,辛味通肺,助长肺气,若摄入过多,易造成肺气太盛,出现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适当多吃酸,可收敛肺气、防秋燥。适当补充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

小贴士:

末伏宜清补,以健脾利湿、益气和胃为主,可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胃的食物。

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不要贪寒凉物 免损脾胃阳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加。进入末伏时,切忌猛吹空调,过量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进行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如果平时经常胃胀、胃痛,更要少吃寒凉的水果或凉菜。

03

末伏养生三推荐

蔬菜推荐: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正是鲜藕应市之时。此时天气干燥,吃莲藕,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缓解便秘。吃莲藕时,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滋补肾阴。

水果推荐:梨

秋季空气干燥,容易缺水,而秋梨鲜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适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称为“天然矿泉水”。

(1)吃生梨

吃生梨能明显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

(2)将梨煮熟

如冰糖蒸梨,可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痛风、风湿病及关节炎也有防治功效,对治疗肺热咳嗽和喉咙痛等效果更佳。

注意:

不建议脾胃虚寒的人群吃梨,梨属于凉性食物,吃了以后有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例如会有加重腹痛、腹胀、腹泻等现象。

肉类推荐:鸭肉

鸭子是凉性食品,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可防秋燥。平时容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体质较弱人群,可以在熬鸭汤时,加入山药、莲子、黄芪或西洋参,一般为30~60克;女性在秋季易皮肤干燥,可加入百合、玉竹,养颜护肤。

小贴士:

末伏后建议早睡早起,适当锻炼,且运动要适当,尽量不要大汗淋漓,损伤阳气。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都是不错的选择。

来源:CCTV生活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平街边的光饼,咸香酥脆,夹肉... 本文围绕南平街边光饼展开,详细介绍这一地方特色美食。首先追溯光饼的历史渊源,阐述其在南平饮食文化中的...
陕西甑糕!春季限定美食,糯米 ... 本文聚焦陕西甑糕这一春季限定美食,开篇概括其作为陕西传统风味的独特地位,以及春季食用的应季优势。随后...
记住这些步骤,以后怎么炒菜都好... 炒蔬菜、炒肉类、炒荤素搭配菜时,总有人遇到口感发柴、味道寡淡、食材出水等问题?其实掌握一套 “万能炒...
原创 全... "这葡萄甜得齁嗓子!"上周邻居李婶塞给我一串紫得发黑的葡萄,咬破皮的瞬间汁水直接顺着下巴流到衣领。这...
温州糯米饭!浇肉汤配油条,早餐... 温州糯米饭,作为温州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深深扎根于当地饮食文化之中。它以蒸熟的糯米为基底,搭配焦香...
原创 “... 七月初一,在咱中国传统里可是个特殊日子。 这一天,标志着农历七月的开始,而农历七月又被称为 “鬼月”...
原创 羊... 羊杂怎么做好吃?只要做好这7步,在家也能做出地道的羊杂美食! 在中国北方地区,羊杂是一道极具地方特...
产值超2.7亿元,和平茶产业“... 近日,河源和平县热水镇九连村的天富茶场又迎来了一场忙碌的采摘,茶农们身背竹篓,穿梭其间,手指娴熟地在...
杭州片儿川!笋干肉片,街边面超... 杭州片儿川是杭州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面食,凭借笋干、肉片与面条的完美搭配,成为街头巷尾深受大众喜爱的...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黄河口非遗... 你发现没?早餐吃得好,一天都带劲 咱们每天早上都在赶时间,随便吃点就出门了。可你知道吗?78%的...
超级好吃的几道家常菜,做法简单... 上汤豆苗汤 做法步骤: 1.准备食材:豆苗300克、皮蛋1个、火腿50克、蒜2瓣、盐适量、鸡精适量...
原创 在... 最近总在同一家饭店吃梭子蟹,每次端上来的蟹都像饱满的灯笼,掀开蟹盖,金黄的蟹黄几乎要溢出来,蟹肉更是...
“精酿狂欢”下,这里有四条“避... 文 | 易鑫 精酿啤酒的泡沫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市场膨胀。 近期,先是五粮液推出“风火轮”精酿啤酒,...
31家餐厅上榜!2025亚洲地... 日前, 在穗举行的“食在广州 品味全运”系列活动之亚洲地标美食产业发展大会、亚洲地标美食文化之夜上,...
不管做什么鸡,牢记“2不放,加... 很多人在烹饪鸡肉的时候,习惯性先焯水去腥,总觉得这样做出来的鸡肉更干净卫生。可是,大家忽略了一点:焯...
我市有序有力推进早稻收购 为应对今年早稻持续扩面增产形势,我市早谋快动,以“政策+服务”精心护航,奋力打好早稻收购硬仗,保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