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在咱中国传统里可是个特殊日子。
这一天,标志着农历七月的开始,而农历七月又被称为 “鬼月” 。
为啥叫鬼月呢?按照民间传统说法,农历七月初一,地府大门打开,那些逝去的祖先和各路鬼魂会回到人间,在这个月里游走。
人们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敬重和怀念,同时也为了祈求平安,避免灾祸,就有了一系列的习俗和讲究。
在这些习俗里,饮食方面的讲究可不少。
其中一句俗语 “5 样不上桌,福气不进门”,就流传甚广。
这五样东西,在七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尽量要摆上桌,讨个好彩头,盼着福气能降临家门。到底是哪五样呢?下面咱就来细细说道说道。
豆腐
豆腐,那可是咱餐桌上的常客,价格亲民,口感嫩滑,关键还百搭,能做各种菜肴。
在七月初一吃豆腐,那寓意可好了。“豆腐” 谐音 “都福”,意思就是全家上下,每个人都能沾福气,都有福运相伴。
从营养角度看,豆腐富含蛋白质,对身体好着呢。做法也多,我给大家推荐一道农家煎豆腐。准备一块老豆腐,切成薄片,锅里倒点油,油热后把豆腐片下锅,小火慢煎,煎到两面金黄。
再切点青椒、蒜末,撒进去,加点盐、生抽调味,喜欢汤汁多点的,还能加点清水,稍微焖煮一会儿,一道美味的农家煎豆腐就出锅了,简单又好吃。
鸭子
俗话说 “七月一只鸭,万事不用怕”。这里面也有讲究,“鸭” 和 “压” 同音,人们觉得在七月初一吃鸭子,能压住不好的东西,像那些乱七八糟的邪气、霉运啥的,都能被压下去,日子就能平平稳稳、顺顺利利的。
而且七月天气还热乎着呢,鸭子性凉,吃了能清热降火。芋艿蒸鸭这道菜就很不错。先把半只鸭子处理干净,剁成小块,加点姜末、生抽、排骨酱、十三香、食用油、鸡精,搅拌均匀,再放一大把米粉进去,让每块鸭肉都裹上米粉。
芋艿也准备一斤,去皮洗净,对半切开,同样加点盐、鸡精、米粉、食用油拌匀。然后把芋艿和鸭肉都放在盆里,上锅大火蒸 50 分钟,出锅前撒点葱花,香得很!
扁食(饺子)
很多地方,七月初一有吃扁食的习俗,扁食其实就是饺子。饺子形状像元宝,吃饺子,寓意着财源广进,新的一月能发大财。而且吃了饺子,还能赶走霉运,迎来好运,这谁不喜欢啊。
给大家推荐玉米饺子。准备 200 克玉米,把玉米粒剥下来,再弄 300 克猪肉末,切点虾仁,加点胡椒粉、葱姜水、生抽、葱花、食用油,全部放在盆里搅拌均匀,这饺子馅就做好了。
接着拿饺子皮包上馅,包好后,锅里烧开水,把饺子下锅,煮到浮起来,就可以吃啦,咬一口,满满的幸福感。
腐竹
腐竹这名字听着就喜庆,谐音 “富足”,谁不想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呢?所以七月初一吃腐竹,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而且腐竹营养丰富,富含高蛋白、高钙,中老年人吃了,对身体特别好。
推荐一道香葱焖腐竹。先把 150 克腐竹剪成小段,用冷水泡 3 - 4 个小时,泡到完全胀开,再冲洗干净。
锅里倒点菜籽油,油热到四成,把腐竹和切好的葱段、红椒放进去,大火翻炒几下,加点水、食盐、生抽,焖 1 分钟,最后再撒把葱段,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香葱焖腐竹就成了。
白菜
白菜,谐音 “百财”,寓意招来百财、纳百福。在七月初一吃白菜,就是希望接下来的日子好运连连,财富滚滚而来。
白菜炒蛰头是道不错的菜。准备 400 克白菜,撕成小块洗净,100 克海蛰头也洗净。
锅里烧水,水开后把海蛰头放进去焯水 30 秒捞出来。接着锅里倒油,放干辣椒、蒜末、姜末爆香,把白菜倒进去翻炒,再放海蛰头,加点生抽、陈醋、食盐调味,炒熟就可以吃了,清爽可口。
七月初一,这特殊的日子里,“5 样不上桌,福气不进门”,这五样食物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不管生活富裕还是平凡,在这天,大家都不妨按照传统,把这五样食物摆上桌,一家人热热闹闹吃顿饭,说不定福气真的就跟着来了呢。传统习俗,有时候讲究的就是个心意,您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