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今年早稻持续扩面增产形势,我市早谋快动,以“政策+服务”精心护航,奋力打好早稻收购硬仗,保障收购平稳有序。截至8月20日,全市早稻政策性收购累计13.3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7.9%,收购量创历年新高。
一是建强设施,下好收购保障“先手棋”。提前谋划扩建粮仓、腾仓并库,越城、诸暨2个共计19万吨现代化粮仓建成投用,增加收购仓容18.4%,确保有仓收粮。全面应用“浙江粮仓”收储一体化系统,实现从过磅到结算全流程智能技术应用,收购进度、库存数量、粮食质量等关键信息实时上传,减少人力投入和人为干预,提升粮食收储效率和安全性。
二是丰富政策,给农户吃下“定心丸”。健全“保底收购+订单奖励”双重保障机制,每50公斤早稻继续提价1元,与辖区内的早稻种粮主体签订订单,订单内粮食在最低收购价基础上奖励30元,争取省级订单32400吨、统筹调剂市内订单6614吨,累计为农户增加订单补贴7800万元以上。首次实施市场化收购贷款贴息政策,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帮助企业降低收购成本30余万元。
三是创新举措,跑出为农服务“加速度”。用好用活“六心工作法”,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农户售粮体验。派出“粮百灵”、“粮小二”服务队210人,发放农户服务卡近千张,提供烘干技术上门指导57次,协调解决农户诉求25项。全面推广预约收购,引导农户错峰售粮,实现预约交售634笔、增长45%。收购现场开辟化验专线、优化岗位设置等方式加快售粮通行速度,增配清杂、除谷外糙米等整理服务。今年净粮入库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平均售粮时长较去年缩短9%。
左右更多
来源:粮调处、粮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