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医里一种以艾草为媒介的温热疗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来调理身体,深受大众喜爱。但它的温热特性决定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若不加以辨别盲目进行,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清楚知道哪些人不适合艾灸,是安全用艾灸养生的关键。
一、热性体质者要避开
1.实热体质人群
这类人平时特别怕热,总是喜欢待在凉爽的地方,手脚心常年都感觉发热。嘴巴经常干渴,总是想喝冰凉的饮品,大便干燥很难排出,小便颜色像浓茶一样深黄。如果这类人做艾灸,艾灸的温热会让体内的热邪更严重,可能会导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变得更厉害,还可能让人心里烦躁、晚上睡不着觉。
2.湿热体质人群
他们常常觉得身体沉重没力气,脸上总是油光满面,嘴里发苦还有口臭。大便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舌头上面的舌苔又厚又腻,颜色发黄。艾灸的热力会让体内的湿热堆积得更多,使皮肤上面的痤疮、湿疹等问题加重,还可能引起肚子胀、不想吃饭等情况。
二、特定疾病患者应禁忌
1.皮肤有创面者
不管是被烧伤、烫伤后出现的破损皮肤,还是长了毛囊炎、疖肿等有感染的创面,都不能做艾灸。艾草燃烧产生的热力会刺激创面,让疼痛和炎症加重,还可能让细菌大量繁殖,使创面愈合的时间变长。
2.有出血倾向患者
像患有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人,或者正在经历胃出血、脑出血等出血情况的人,绝对不能做艾灸。艾灸可能会让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出血的症状更严重,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3.急性炎症发作期患者
当出现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急性炎症时,体内正邪双方的斗争非常激烈,这时候做艾灸,它的温热可能会让炎症扩散,使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加剧,此时应该先想办法控制炎症。
三、特殊生理阶段需留意
1.孕早期与孕晚期女性
怀孕早期,胚胎着床还不稳定,这时候如果对腹部、腰骶部等部位进行艾灸,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到了孕晚期,艾灸这些部位则可能诱发早产。即使是身体的其他部位,也需要经过中医师的评估后才能决定是否可以艾灸。
2.月经量多的经期女性
处于月经期且经量较多的女性,做艾灸可能会让气血运行得更快,导致经量变得更多、经期延长。长期这样的话,可能会引发缺铁性贫血,这类女性需要在月经结束之后再考虑做艾灸。
3.产妇产后初期
产妇刚生产完的一周内,身体比较虚弱,还处于排恶露的阶段,这时候做艾灸可能会导致恶露排出不畅或者出血量增多,不利于身体的恢复,最好在产后一段时间,身体稍微恢复后再进行。
四、特殊状态下不宜进行
1.身体极度虚弱者
包括那些长期生病、刚做完手术处于恢复期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的人,他们的身体正气不足,很难承受艾灸的温热刺激,做艾灸时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晕灸的现象。
2.精神状态异常者
喝醉了酒之后,人的意识模糊,没办法准确说出艾灸时的感受,很容易被烫伤;当情绪处于极度激动、焦虑或者抑郁的状态时,体内的气血运行紊乱,这时候做艾灸可能会让情绪波动得更厉害。
3.婴幼儿特殊部位
婴幼儿的皮肤厚度只有成人的1/3,非常娇嫩,在头部(尤其是囟门还没有闭合的地方)、眼睛周围等敏感部位做艾灸,极容易造成皮肤灼伤。如果确实需要给婴幼儿做艾灸,一定要由专业的医师来操作,而且艾灸的时间要严格控制在1-2分钟以内。
4.过饱或过饥时
吃得太饱的时候,胃肠道需要消化食物,此时做艾灸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而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身体能量不足,做艾灸可能会让人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