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犁观酒:这场必要的“战略休整”,名酒该慢下来歇一歇了!
创始人
2025-08-16 19:24:50
0

中国酒业狂飙突进的增长神话,已让这个行业创造了远超西方同行的"宇宙级奇迹":营收从2004年612亿元到2024年7964亿元的12倍高涨,其中茅台45年24164倍的业绩暴增已相当于4个帝亚吉欧的市值巅峰。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宏观经济承压、消费场景萎缩、"三理性"时代来临,再叠加“最严限酒令”影响,这架已连续增长46年、高速冲刺20年的“列车”已经难以再维持“超速奔跑”了。

中国酒业战略咨询专家、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执行会长铁犁认为,当下,名酒任务少一点,理性看待阶段性调整,降低增速目标,甚至接受一定时期合理范围内的负增长。

这场必要的“战略休整”,或许正是中国白酒从“世界规模第一”迈向“世界品牌第一”的关键转折。

01

名酒高速狂飙很长时间了

从1978到2024年,中国白酒行业用46年写就一段狂飙史:1978年,全国白酒销售额11亿元,同年GDP 0.37万亿元;到2024年,白酒销售额7963亿元,GDP 135万亿元。

46年里,GDP增长约367倍,白酒却增长699倍,年均增速15.4%,把GDP的9.4%的增速远远甩在身后。

疯狂的龙头,创造了世界酒业史上绝无仅有的增长奇迹:

1978年茅台销售额706万元,2000年11.14亿元,2024年1706亿元,46年涨幅24164倍;五粮液1978年411万元,2000年39.54亿元,2024年891亿元,46年涨幅21618倍。

国际舞台上,中国独占世界十大高端蒸馏酒品牌中的6席,创下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白酒年产量突破600万吨,规模居全球蒸馏酒之首;高端白酒年销量超9万吨,年销售额达2800亿元,市场份额超越白兰地与威士忌之和的3倍;贵州茅台市值超过帝亚吉欧和保乐力加两大国际巨头的市值总和;茅台独占全球零售价2000元以上的超高端蒸馏酒市场70%份额,单一品牌零售额达到轩尼诗的15倍,相当于干邑“五朵金花”总和的5倍。

资本市场同步狂欢:源于市场对白酒行业“永续增长”的憧憬,以及机构投资者的抱团取暖,2003—2021年,申万白酒指数最高涨幅110倍,2017—2021年板块平均市盈率一度冲高至60倍,远超消费行业30倍的平均水平。

毫不夸张,中国白酒行业用46年缔造了“一万倍增长”的商业神话,而茅台、五粮液等龙头更以“24164倍”“21618倍”的业绩飙涨,将全球酒业增速远远甩在身后。

然而,2024年的数据悄悄变了味:头部酒企平均增速跌到8.7%,连两位数都保不住。过去是GDP狂奔、基建扩张、消费升级三股洪流叠加,推着白酒水涨船高;如今洪流退去,行业第一次真切感到地心引力。

如今,当“百倍增长”已成过去式。

行业必须回答:狂奔之后,路在何方?

02

名酒持续高增长的条件已不复存在

在长达46年的中国白酒增长曲线里,藏着三段节奏:2000—2012年被称为“黄金十二年”,年均增速超30%;2013—2016年“调整期”骤降至5%;2017—2021年“次高端扩容期”回到15%;到了2024年,头部酒企平均增速仅8.7%。

白酒潮汐式发展的周期规律作用下,站在8000亿规模这一产业顶峰,名酒持续高速增长的大环境已不复存在,再强迫名酒高增长无异于“杀鸡取卵”。

宏观层面,经济转型与消费降级双重压力下,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至3.5%(2023年为7.2%),高端白酒消费显著萎缩。

政策层面,"禁酒令"持续冲击传统消费场景,中高端酒销售普遍下滑40-70%,头部酒企大单品开瓶率骤降50%以上,原本开瓶率仅仅60%的高端白酒品牌,商务宴请市场几近消失,更是雪上加霜。

产业层面呈现"双压"态势,产能从2016年1358.4万千升降至2024年414.5万千升,但仍高于实际需求;同时人均消费量较2017年峰值腰斩(2023年为51.2%),年饮酒量从16.1升降至9.52升,相当于年减25亿瓶消费。

消费群体结构性变化显著,老龄化导致传统客群萎缩,年轻群体因文化差异对白酒接受度低,形成"中老年喝不动,年轻人不爱喝"的消费断档。

市场分化加剧,高端酒需求收缩27%,次高端价格体系坍塌,90%产品出现价格倒挂。300元以上市场向头部集中,区域酒企在百元价格带激烈厮杀。

03

名酒放缓速度更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8000亿规模之后,白酒行业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不是规模,而是质量;不是短期爆发,而是长期价值。让名酒歇一歇,终将让行业跑得更稳、更远。

当8000亿成为起跑线,白酒需要的不再是冲刺,而是长跑的节奏感。

名酒慢下来、歇一歇,不仅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整个行业而言,更是利大于弊:

给消化库存必要的空间。2024年行业规模已达7964亿元,但有近3000亿元的库存压力、动销放缓成为普遍困境。“歇一歇”为市场提供了消化库存的缓冲期,重建健康的价格,头部酒企主动控量保价,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给品牌一个消化的时间。传统高端酒依赖的政商务场景萎缩,而年轻群体对低度、健康化产品的需求增长。“歇一歇”的窗口期,正是品牌跳出同质化竞争、重构定位的良机。

给营销变革的机会窗口。行业已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只有“歇一歇”,企业才能有时间静心打磨产品、重构渠道、贴近真实需求,打开增量市场。

应对消费变革的选择。白酒面临“老龄化喝不动,年轻人不爱喝”的困境,行业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如低度化、健康化)、场景拓展(如佐餐、调制酒)和文化重塑(如IP联名)来吸引新消费群体。这种转型需要时间沉淀,而非短期冲刺所能达成。

由此,铁犁认为,当下这场深度调整恰逢其时。在歇一歇的档期,建议酒业可聚焦3个维度发力:

产品上要突破"高度数、重口味"的桎梏,向年轻化、健康化、场景化演进;

渠道上要打破经销商依赖,建立直达消费者的数字通路;

文化上要超越"面子消费",打造具有时代共鸣的情感价值。

宽窄研究院认为:危机也是发展之机。当下的困难是共同面临的,曾经的高歌猛进成为历史,通过这一轮的深度调整后,酒业不会再呈现往日的增长神话。稳中求进一定是最理想的常态,也是产业共同希望的发展局势。我们看到近年来酒业的产能竞赛,“堰塞湖”危机在逐步爆发显现,吨位决定地位的观点并非绝对的,盲目的扩张,反之可能背上“在劫难逃”的沉重负担。前几年,有多少浮躁酒企在盘谋着100亿、300亿、500亿,甚至千亿的天文数字蓝图,如今梦碎一地无影无踪。

一个有序发展的产业必然是需要有完整的产业链,大中小企业的有序匹配,而不是大吃小或只有大的寡头经济。当下的酒业必然发生深刻变革,放弃“投机取巧”,放弃赚快钱思维,坚守长期主义,用真功夫酿酒,用慢功夫锤炼品牌文化,厚积薄发,品牌价值源自于时间的价值。酒业到来集体反省、修复、重新认知,自我觉醒的时候了。成功上岸的,也一定是那些敢为者、创新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沙坡尾土笋冻,虫子做的果冻,蘸... 沙坡尾土笋冻是厦门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以星虫(俗称 “土笋”)为原料,经复杂工序熬煮成胶状冻品,外观...
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 与全球共萃,与万物共生。8月9日,雪兰牛奶以“让咖啡更好喝”为使命,在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
赓续千年丝路情,香酝全球西凤酒... 从长安到罗马,从张骞出使西域的驼铃声声到“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始终是...
邂逅法兰西的醇美诗篇——雷盛L... 在葡萄酒的世界里,法国葡萄酒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在法国梅洛克产区这片被岁月雕琢的土地里,它以独...
昆明滇池东西岸联动上演咖啡文化... 风从滇池来,满是咖啡香。8月9日,以“与全球共萃与万物共生”为主题的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在...
硅谷大佬的胡同舌尖奇遇:黄仁勋... 2025年7月17日的北京,暑气正盛。中午11点30分左右,方砖厂69号炸酱面崇文门店迎来一位“重量...
诗酒汇流,只此泸州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 泸州这座拥有山、水、诗、酒的千年名城,诗与酒在长沱两江交汇处酿成了流动的琥珀,绵...
盛夏黔北共酿未来|贵州贤酒8月... 2025年8月12日至14日,贵州贤酒核心产品品鉴暨招商盛会在遵义如期举办并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
伏天清爽饺子、杭州深度美食、西... 这个暑假,该涨的知识都涨了吗?该吃的美食,都吃了吗?该见的美景都见了吗?暑期心愿清单,都解锁了啥? ...
“咖啡之城”贵阳的松弛感从何来... 黔灵湖畔,一个寻常周末的午后。夏日的暖风挟着水汽,拂过树影婆娑的岸边步道。湖面上三三两两漂着几艘游船...
“好吃到当成特产带回家的程度!... “感谢网友让我在回宜的路上刷到了这条评论,并且就在郴州站台吃到了如此美味的盒饭!”8月10日,有网友...
热资讯:老浆水邂逅鲜百合,风味... 在青海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正在悄然发生。这里,古老的浆水智慧遇上了高原鲜百...
九层皮——高山梯田孕育的非遗美... 九层皮是以高山梯田优质稻米为主要原料,加以自然色素染色的传统美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深受群众...
“汾清天下·山西杏花村汾酒专业... 7月25日至28日,由中共汾阳市委、汾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汾清天下·山西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全球推介会...
菁禧荟仲夏山海鲜味 味蕾的旅程,从西沙群岛的深海石头鱼开始,跃至南澳岛,与鲜活的鱿鱼共舞。来自潮汕的水鸭与薄壳、南海的花...
中国传承人廖泽燕:二十余载咂酒... 2025年08月08日,四川省达州市廖泽燕同志申报的“廖大姐·川渠咂酒酿造技艺”具有传承价值,准许入...
黄豆、豇豆的8道素食谱,美味又...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果人们每天都吃点豆类食品,有利身体健康。 我国...
五载粮心路,一部品质史:汾酒第... 七月的风掠过天山雪线,在海拔两千米的江布拉克草原卷起千顷麦浪,这里是北纬45°黄金种植带、“绿洲粮仓...
“星级美食”平价出摊 4000... 傍晚6时,长沙县星沙街道世景国际广场B栋前坪逐渐热闹起来。排队的人群中,在楼内上班的陈女士扫码支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