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可别大意,“秋老虎”还在后头虎视眈眈呢!早晚温差拉大,嗓子眼儿干干的,皮肤也绷得紧——初秋的“燥”悄无声息就缠上了身。这时候吃什么最贴心?那些天生自带“防护罩”、几乎不招虫、连农药都懒得打的天然好菜!它们长在地里、泥里、水里,自带一股子清新健康的底气。今天就给大家盘一盘出伏后最该“使劲吃”的4种宝贝,贵点也值当,强身健体,好处多到数不完!
1. 白萝卜:地底下的“通气小能手”
白萝卜啊,就是个土里生土里长的实诚疙瘩!别看它外表素净,里头水分足得惊人,咬一口嘎嘣脆,清甜里带点微辣。它可是咱们老祖宗眼里的“小人参”,通气、消食、顺气一把好手,对付秋燥带来的烦闷胀气最拿手。
推荐食谱:蒜蓉小米辣炒白萝卜
做法:白萝卜洗净削皮,切成薄薄的片儿;锅里油烧热,下蒜末、小米辣圈,滋啦一声,香味儿直冲鼻子!赶紧倒萝卜片进去,大火快炒!看它从白变半透明,加一小勺盐、一点点蚝油提鲜。继续翻炒个1-2分钟,喜欢软点的加点热水焖一小会儿,出锅前撒点葱花,搞定!脆爽开胃,专治没胃口!
2. 莲藕:淤泥里长出的“补血美人”
莲藕可是水塘淤泥里的“白月光”!一节节白白胖胖,切开还有丝连着呢。它性子平和,不寒不燥,特别养人,补血益气那是出了名的好。秋燥耗气,多吃莲藕正合适。长在深深的淤泥里,虫子够不着,农药自然也省了。
推荐食谱:莲藕花生百合猪心汤
做法:猪心处理干净切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沫,捞出来洗净;莲藕削皮滚刀切块,花生、百合(干百合提前泡)、枸杞洗好备用。所有食材一股脑儿丢进汤锅,加足量清水,拍块姜进去去腥。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悠悠煲它个1-1.5小时。最后撒点盐,汤色清亮又甘润,一碗下肚,五脏六腑都舒坦!
3. 马蹄:藏泥里的“润燥小甜心”
马蹄(荸荠),像个小黑煤球似的,埋在湿泥里。削开乌黑的外皮,里面雪白晶莹,咬一口,清甜多汁,嘎嘣脆!它生津润燥、清肺热的效果顶呱呱,秋燥引起的干咳、嗓子痒,找它准没错。深埋泥下,天生自带防虫属性,安全得很。
推荐食谱:马蹄胡萝卜排骨汤
做法:排骨焯水洗净;马蹄削皮对半切;胡萝卜去皮滚刀块;汤锅里放排骨、马蹄、胡萝卜,加几片姜,添足水,大火烧开撇浮沫,转小火炖上40分钟到1小时,排骨软烂就行。关火前撒点盐调味。这汤清甜得不得了,马蹄脆甜,胡萝卜软糯,润燥补水第一名!
4. 韭菜花:秋天独有的“抗菌小尖兵”
韭菜花,是韭菜在秋天抽出的鲜嫩花苔,顶上顶着未开的小花苞,脆嫩清香,是难得的时令鲜味!它自带一股特殊的辛香气,能温中行气,还含有“蒜素”,有天然的抑菌作用。秋凉初至,吃点它暖身又杀菌。这细长的花茎,虫子也不爱光顾。
推荐食谱:韭菜花酱
做法:韭菜花掐去老梗,仔细清洗干净,摊开晾干表面水分,一定要晾干!晾干的韭菜花切碎(或用料理机打碎),撒入足量的盐(比例大概10:1),加一小勺白酒(杀菌增香)。使劲搅拌均匀,装进干净无水无油的密封瓶里,瓶口倒一点点白酒封口。放阴凉处或者冰箱冷藏,等它慢慢发酵,大概一周后那股独特浓郁的咸香就出来了!拌面、蘸饺子、炒菜放一点,鲜掉眉毛!秋天独有的味道,封存起来慢慢享用。
出伏后,这秋老虎的燥热和早晚的凉意交织,身体最需要的就是这份天然、干净、顺应时节的力量。白萝卜、莲藕、马蹄、韭菜花,它们不依赖农药的庇护,却把最纯净的滋养藏在一身。在菜市场遇见它们,别犹豫,哪怕价格稍贵些,也值得放进菜篮子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