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夏时节,街道边、巷子里、树木旁,老百姓总能听到阵阵“知了……”的蝉鸣声。蝉类昆虫相关的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除了若虫羽化时脱落的“蝉蜕”,岭南还有另一种特殊的虫草“蝉花”。
蝉花,又称金蝉花、大蝉草,是蝉蛹或山蝉幼虫被寄生后形成的一种虫菌复合体。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吴伟教授介绍,中医认为蝉花性味甘寒,归肺经、肝经、心经。蝉花有着“南国虫草”之誉,凝聚了虫菌相生的生物学自然属性及其特征。其性寒润燥,恰可平衡岭南长夏之湿热;其滋肾明目之功,又为秋日敛藏提供助力。
蝉花药食同源,可单用煮水,亦可配伍肉类、药材炖汤,既增鲜提味,又调和药性。吴伟教授推荐三款岭南家常食谱:
1. 蝉花老鸭汤
材料:蝉花5-8只,老鸭半只,枸杞10克,红枣3枚(去核),生姜3片,料酒少许。做法: ① 老鸭半只(也可以用鸡半只)焯水去腥,金蝉花冷水泡15分钟后,洗净泥土、去除外壳(保留虫体和菌丝体);② 所有材料入砂锅,加清水1.5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③ 出锅前加盐调味,弃蝉花汤渣,仅饮汤食肉。点评:滋阴清热,补肾益精。
2. 枸杞猪腱煨蝉花
材料:蝉花3-5只,猪腱肉250克,枸杞15克,红枣5颗(去核),生姜2片。做法: ① 猪腱切块焯水,蝉花处理同上;② 所有食材加清水1升,隔水蒸炖2小时;③ 去蝉花汤渣,加盐调味后,饮汤食肉。点评: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3. 蝉花安神茶
材料:蝉花3只,酸枣仁10克,五味子6克,元肉10克。做法:材料洗净,沸水冲泡或短时煎煮,代茶饮,可复泡(复煮)3次。点评:疏肝清热,改善睡眠。
策划|龚丹枫 王倩
统筹|林清清
执行|郭子扬 李可欣
文字|林清清 实习生 思思 通讯员 刘庆钧
海报|陈健怡 李可欣
视频|郭子扬 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