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吃饭直接上手抓,说是对食物的敬畏,这手怕不是有啥特殊魔力?
第一次在纪录片里看到印度人围坐在地上,用右手把米饭和咖喱搅和成一团,然后 “啪” 地送进嘴里时,我手里的筷子差点没拿稳。真不是少见多怪,咱从小被教育 “饭前要洗手,吃饭用碗筷”,突然看到这阵仗,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这饭里不会混着汗味儿吧?
后来跟去过印度的朋友聊起这事儿,他白了我一眼说,你当人家跟咱似的,上完厕所随便冲两下就完事儿?人家抓饭的手,洗得比脸都干净。我还是不信,追问那为啥非得用手?用勺子叉子不更方便?朋友嘬了口奶茶说,人家觉得手是最纯净的工具,能直接感受食物的温度和质感,这是对食物的尊重。我当时就琢磨,这尊重也太费手了吧,要是吃火锅不得烫得嗷嗷叫?
前阵子刷到个印度博主做饭的视频,她把刚出锅的黄油馕撕成小块,蘸着豆泥用指尖捏成小球,动作熟练得像在玩橡皮泥。弹幕里有人问,难道不怕手上的细菌污染食物吗?博主咧嘴一笑,举着右手说,我们吃饭只用右手,左手有别的用处,而且饭前会用特制的洗手液反复搓洗,比某些人用的筷子都干净。我瞅着她手上的银镯子随着动作晃悠,突然想起老家奶奶总说,用手抓着吃的饭才香,小时候偷吃刚出锅的馒头,不也是烫得直搓手还舍不得放下嘛。
不过要说这手有啥特殊魔力,我是不太信的。上次在印度餐厅吃饭,隔壁桌的大叔用手抓着咖喱饭吃得满头大汗,不小心把酱汁蹭到了衬衫上,急得直拍大腿。这要是有魔力,不得让酱汁自己跑回盘子里?服务员递过纸巾时笑着说,手抓饭的乐趣就在这儿,吃得不拘束,就像在自家院子里跟家人吃饭一样。我看着大叔边擦衣服边嘿嘿笑,突然觉得这场景挺亲切,就像我爸每次吃饺子,总爱用手抓着吃,说这样才够味儿。
有回跟学人类学的朋友聊起这事儿,他说手抓饭背后藏着不少讲究,比如不同地区的抓饭手法不一样,有的用指尖捏,有的用手掌捧,这跟当地的饮食文化密切相关。我听得云里雾里,他举了个例子,就像咱北方人吃面爱用大碗,南方人喝汤爱用小盅,都是习惯成自然。他还说,现在不少印度年轻人也开始用刀叉,但家里聚餐时还是会用手抓饭,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我突然想起我爷爷,就算家里买了漂亮的西餐餐具,他吃牛排还是爱用筷子,说这玩意儿用着顺手。
说到底,用手抓饭也好,用刀叉碗筷也罢,不过是吃饭的方式不同。要是真有啥特殊魔力,那也是藏在食物里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就像咱过年包饺子,一家人围着桌子,你擀皮我包馅,手上沾着面粉也笑得开心,这时候谁还在乎用啥工具呢?上次在印度餐厅吃完结账时,老板娘送了我一小盒手工糖,说这是用手捏出来的,比机器做的甜。我放了一颗在嘴里,果然甜得很实在,就像小时候外婆用手揉出来的麦芽糖,带着点手心的温度。
你们说,这手要是真有魔力,是不是就在于它能传递那份对食物的踏实感?反正我现在看到有人用手抓饭,不会再觉得奇怪了,反而觉得挺有意思。下次有机会去印度,我也想试试用手抓着吃次正宗的咖喱饭,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把饭捏成浆糊,到时候可别笑话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