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豆腐,72变?能变换成多少美味?
在杨凌,从传统火锅起家的“中华名火锅”竹园村食品科技公司,通过转型升级,在豆制品深加工领域,用智能化生产线让传统豆腐焕发新生机。
8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竹园村旗下的绿清竹豆腐工厂,全封闭的流水线上,三条豆腐智能化生产线正缓缓运转。这批新鲜下线的产品经过锁鲜包装,3个小时后便能抵达西安各大商超的货架。
“这是西安商超的加急订单,最近市场需求非常旺盛。”绿清竹豆腐生产经理高文强看着着生产线说,“目前这三条生产线产出的豆腐品类已达8种,规格从小盒到大盒都有,高峰期全线运转产能可达50吨。”
作为“中华名火锅”和“西安老字号”品牌,竹园村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餐饮到现代化食品加工的转型升级,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一家全熟浆豆腐智能生产线。
“我就是从豆腐起家,再到后来的竹园村火锅,本身对食品产业就有情怀,豆制品作为传统食品,市场空间广阔,我希望通过智能化,能够让传统豆腐更安全、更营养、更便捷,也算是重新回归初心,用技术做好食品产业。”陕西竹园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素琴谈及做豆腐的原因。
走进生产车间,一粒粒经过严格筛选的黄豆,三次深度清洗、8-10个小时浸泡、再进行磨浆和100℃熟浆工艺,在饮用水的喷淋下缓缓运转,逐渐凝结成洁白的豆腐。长达40米、宽1.3米的整块“超级豆腐”,就像3D打印般一气呵成。“我们只磨一道,只压榨一次,最大程度锁住豆香。”高文强解释道。当40米的“旅程”结束后,一整块豆腐便会按包装盒规格,机械精准分切,整齐装入盒中,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至此,一块竹园村健康好豆腐就做好了。
在绿清竹豆腐展销区,记者看到了豆腐“72变”后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多样性:百搭鲜豆腐老豆腐、嫩豆腐、内酯豆腐、鸡蛋豆腐……这一系列产品背后的研发与生产,正是团队深入调研后对消费需求的精准回应。
“我们这款鸡蛋豆腐每盒平均添加两个鸡蛋的蛋液,不仅提升了蛋白含量,口感也更受老人和孩子喜爱。”绿清竹豆腐工厂销售经理刘小强介绍起他们的销冠产品。
“现在从黄豆到成品,全程只需12个小时,这种透明度、安全性正是市场信赖我们的关键。”竹园村食品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刚说道。”在保鲜环节,通过引进巴氏杀菌与全程冷链技术,豆腐的保质期延长到了20天以上。
绿竹清依托竹园村传统的火锅产业,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豆腐产业链条:上游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基地供应原材料,中游有杨凌竹园村生产基地的标准化智能生产,并与区属企业陕西华秦合作,获得优质鸡蛋原料;下游则通过超市、社区直达消费者餐桌。这种“产业聚集、链链相通”的发展模式,让一块小豆腐有效带动了地方产业链协同发展。
据了解,绿青竹豆腐生产线自2024年年底试运行至2025年正式投产以来,产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最初的日产百斤提升至日产50吨,产出规模和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目前,产品已经从陕西本地扩展至西北各省及四川、甘肃等地,覆盖商超、社区团购、餐饮供应链渠道。
从火锅到豆腐,竹园村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全产业链布局,这家老字号企业不仅让传统豆腐焕发新生,更探索出了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相关链接
陕西竹园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拥有陕西竹园村餐饮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竹园村呀米营养餐有限公司、杨凌竹园村果蔬花卉专业合作社、竹园村食品科技园、陕西萃美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绿清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从农产品种植、食品加工、物流配送、到品牌餐饮连锁经营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坚持真情实意的经营理念,以优质的食材,安全的食品生产管控,打造健康食品产业链。
陕西绿清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全进口先进生产设备,均为自动化生产线,干净放心。采用巴氏杀菌工艺,生产即锁鲜。100℃熟浆工艺,营养保留更充分,只留豆香,不留豆腥。只磨一道,只压榨一次,保障品质。
陕西竹园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在行业内具有卓越口碑和深厚底蕴的品牌。凭借多年的市场积累和创新发展,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深受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
(记者: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