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早市”已不只是“烧菜族”的专属区域,而是学生族打卡寻味、上班族捎带早餐、银发族慢逛采购、游客体验风土的宝藏据点!这里有清晨睁眼就馋的那口热乎,更有前一晚就盘算好的美味期待!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这句来自新疆的俗语,被柔孜麦麦提一家带进了苏州富强农贸市场。十几年来,那只被炭火熏得发亮的馕坑,默默陪伴着他们,把一袋袋面粉变成香喷喷的馕饼,也把异乡熬成了家乡。
39岁的柔孜麦麦提,是这家馕饼店的主心骨。多年前,他们从新疆和田一路来到苏州,不只是为了谋生,也带着对这座水乡城市的期待。
“这儿有很多跟我们一样来奋斗的新疆人,说不定,馕也会被大家喜欢。”他说。选择苏州,不仅因为这里的经济繁荣,更因为那份对江南的想象——温婉、安宁,让人觉得,哪怕只是一张简单的馕,也能在这里找到懂得品尝的人。
“从小吃馕长大,一家人都会做”,这门手艺,成了他们在苏州扎根的底气。
每天清晨四点半,天还没亮,他们就开始忙起来了。揉面、发酵、分面、塑形,每一个环节都坚持老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用馕戳给面饼扎出花纹——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让热气跑得均匀,烤出来的馕才能外脆内软、颜色金黄。最后刷一层油、撒上芝麻,“啪”地一声把饼贴进馕坑,不出几分钟,香气就飘了出来。
刚来苏州时,他们也试过不同花样,瓜子馕、包馅馕……什么口味都尝试过。但慢慢地发现,最朴实无华的芝麻馕,反而最受欢迎。这也让柔孜麦麦提更加确信:就像家里世代做的那样,专心做好一种味道,简单,却最有力量。
随着富强农贸市场的翻新扩建,馕饼摊也从富强疏导点搬到了富强农贸市场的东门口,每天六点,随着烤炉蒸腾出滚滚热浪,馕饼店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意,地方大了,但馕坑前依然常常排起小队。现烤现卖、专注原味、用心做一张饼,就是他们的生意经。馕放得住,老客人一来就买二三十张。赶上早上忙的时候,一两百张馕不到中午就卖完了。
这张从远方而来的饼,在富强农贸市场的烟火里,烤出了属于一家人的踏实日子,也融入了街坊们的生活,化作那一口能熨帖心胃的温暖慰藉。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