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九日,公历九月十日,民间传统习俗广为流传,至今仍被保留。农历七月十九日,人们会在伏羲故里甘肃天水举行一次大祭典,要准备祭品,恭读祭文,鸣鼓奏乐,虔诚地在八卦象下三拜九叩、焚香化纸,来纪念人祖伏羲伟大的功绩。农历七月十九日是福建省平和县古老庙宇慈惠宫庙会的日子,人们要举行传统的“扛猪公”及“做米糕龟”,人们都要摸一摸龟,祈求平安祥瑞,祭祀仪式结束,人们分而食之,传说可以“包治百病”。公历九月十日还是教师节。今天农历七月十九日,记住“吃二样,做一事,忌一事”习俗,安康顺遂过七月!
一、吃三样
1、吃呱呱
呱呱是一种甘肃天水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被誉为“秦州第一美食”。 相传起源于汉代,是用当地特产的一种被称作荞麦的淀粉制作的。以香、辣、绵、软著称。 营养专家研究发现,天水呱呱的营养价值很高,因为其低糖、低脂肪,常食之还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病。
食材:荞麦、小苏打、酱油、醋、盐、油辣椒、
做法:1、荞麦洗净,浸泡1小时泡软,便于后续擀碎压成荞麦粉。2、泡软的荞麦进行擀压成粉,擀压成粉过程非常耗时耗力,全部擀压完成。3、加水浸泡出浆,过滤浸泡后的荞麦粉,反复过滤三到四次,淀粉浆无荞麦渣后,放置沉淀。4、沉淀3小时,静置后上层的清水倒掉,荞麦淀粉浆加少许小苏打,倒入锅内小火慢煮,煮制过程中需要不同搅拌,慢慢会成半凝固状,冒泡后可以起锅,倒出放凉。5、凝固后就可以“捏碎”,放入酱油、醋、芝麻酱、油辣椒等拌料。传统的呱呱是用手捏碎,然后再放调料拌食,事实证明用其他方法压碎的味道没有手捏的好吃。
2、吃米糕龟
闽台乞龟民俗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用米糕制作巨型赤米龟,扛至慈惠宫前摆放,到庙会结束时,再把米糕龟切分给一应信众食用,保佑一家老小幸福平安。
食材:熟糯米粉、熟花生碎、水、牛奶、白糖、酵母 、葡萄干、黑芝麻
做法:1、首先要精选120斤糯米,准备120斤红糖用来调色,加了糖的米糕龟才会好吃。2、糯米要先浸泡10个钟头,然后开始蒸,要蒸一个多钟头。3、120斤的糯米要分开在四个大锅同时蒸煮,蒸的火候要控制好,不然就会变成一摊软绵绵的饭团。3、糯米蒸熟后,倒进另外一个煮开了的红糖锅里搅拌,一般要搅拌一个钟头,搅拌到红糖与糯米变得融合而且黏稠。4、糯米红糖搅成糕状之后,用120斤糯米加120斤红糖煮制的米糕,量多,要糊制的米龟太大了,铁质模具约略有一点五米见方,必须细心地把这绵软的糯米糕糊贴在铁制模具上面。5、模具上面先要垫一层牛皮纸,米糕放在牛皮纸上一团一团黏糊而成。庙会结束后,牛皮纸垫层便于糯米糕的剥离和分发。2、装上木头削成的龟头和四爪,铁制模具腹部装着小电机,通上电之后,龟的四爪和头部就会伸缩动弹起来,看起来就好像真的活龟一样。 3、龟背上安上节日彩灯,扎上古装戏剧人物。4、龟背两侧用染了红色的糯米糕粘贴出喜庆对联,如:福如东海年年在,寿比南山岁岁春。
二、做一事:传承传统文化
农历七月十九日不仅是伏羲祭奠日,还是慈惠宫庙会。民间传统强调:"庙会之趣,贵在体验"。不仅要品尝美食,更要深度参与民俗活动。要早起赶会,感受清晨庙会氛围,要亲手参与制作美食,体验传统美食工艺,更要交流分享,传播饮食文化精髓。用心体验就是提醒游客要全身心感受庙会文化。
忌一事:忌浪费
农历七月十九日参加庙会活动,学习传统小吃制作,亲手体验美食工艺,品尝新鲜出炉的小吃,参与美食评选活动,购买食材原料,带回家中继续制作,一定要记住按需取用,珍惜粮食资源,禁忌浪费。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