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中西合璧元素”,“街区餐饮又有新业态”,“契合哈尔滨音乐之城文化底蕴”……中华巴洛克三期首开区杜漫西餐厅未开业就已经在网络上收获了一大波流量。餐厅俄方投资合伙人里奥,每逢街区开展活动,都会在店前深情演奏,拉热氛围。而且,每天新店装修收工时,他也会拿起小号,仪式感满满地吹上一曲,再用中文高兴地喊上一嗓“回家吃饭了!”其对新店即将开业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相中老建筑,看好街区的冰城底蕴潜力
“哈尔滨的气候和我的家乡很相似,这座城市的欧陆风情和随处可见的俄式元素让我感到亲切。我尤其喜欢这里的音乐氛围,生活非常舒适。”里奥曾在山东威海经营西餐厅五年,也曾在北京工作生活,对中国餐饮市场有较深的了解。在与哈尔滨赫墨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接洽并商讨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共同投资开店的计划后,他与帕莎作为俄方投资人代表来到哈尔滨进行前期考察。
里奥在餐厅的工作照
“哈尔滨拥有深厚的西餐文化底蕴,菜系风格多样,但只有在中西融合的老建筑中开设餐厅,才能更好地彰显其独特韵味。”在对街区的文化背景、建筑风格、客流量、消费潜力及餐饮业态进行充分调研后,里奥和帕莎认定这里非常适合投资。随后,他们与其他俄方投资人迅速达成共识,决定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开设一家地道的俄式西餐厅——以特色餐饮接住哈尔滨的文旅流量。
新店装修间隙,里奥在窗口即兴吹奏
里奥早年曾是一名专业指挥家和小号演奏家。随着餐厅筹备工作顺利推进,他在街区的古玩市场以80元淘到一把旧军号,时常在店门口即兴演奏,迅速融入了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的节奏与生活。
打造沉浸式用餐体验,“美食是世界共同的语言”
“杜漫”是俄语“森林中的雾”的音译,带有静谧的意境,也正是餐厅致力营造的氛围。目前,餐厅外墙已装饰绿植,内部装修也将围绕森林与绿色主题展开。
帕莎在米其林餐厅的工作照
杜漫西餐厅由包括里奥和帕莎在内的四人团队共同运营。帕莎告诉记者,餐厅将坚持使用地道食材还原传统风味,主要食材如奶酪、熏鱼、熏肉等均从俄罗斯原产地直接进口,土豆则选用最符合俄餐标准的密山土豆,餐具也全部采用纯正俄式风格。帕莎介绍,菜品中七成以上为原汁原味的俄式西餐,三成为融合创新菜式。此外,餐厅还将邀请俄罗斯音乐家常驻表演,为顾客营造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欣赏音乐的沉浸式用餐体验。
杜漫西餐厅位于百年泰来仁大楼,两层布局,一层是沿靖宇街空间设置厨房等功能区,二楼是主要就餐空间。该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餐厅手续办理、装修等方面,得到了名城公司和属地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项筹备事项都按计划推进,由此他们对餐厅9月中旬开业充满期待。帕莎则表示,“美食是世界共同的语言,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我们的西餐。”
以乐为友引入俄方合伙人,打造餐饮新地标
“与里奥、帕莎等俄方投资人达成合作、共同投资开店,音乐爱好是我们之间重要的桥梁。”赫墨拉商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核心团队成员都成长于老道外,且拥有共同的音乐背景,曾系统学习过古典音乐。他们与里奥、帕莎等俄方投资人因音乐在北京相识,此后不断加深对彼此国家文化的了解,还发现帕莎曾任职于米其林二星餐厅。
赫墨拉商业在中标中华巴洛克三期泰来仁大楼的活化利用项目后,始终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展现历史建筑的文化底蕴、建筑之美与独特气质。根据哈尔滨城发投集团名城公司对中华巴洛克三期首开区的业态规划,公司率先引进了人民咖啡馆,随后又萌生了将米其林级美味引入街区的想法。在与里奥、帕莎等俄方投资人深入交流后,最终达成合作,共同在泰来仁历史建筑中投资开设杜漫西餐厅,并由里奥与帕莎作为投资合伙人负责餐饮运营。
赫墨拉商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以助力家乡发展为荣,以业态创新推动街区高质量发展为担当。除了在人民咖啡馆二楼与道外区民政局合作设立中华巴洛克婚姻登记处,还不定期举办小型音乐会,持续营造街区音乐氛围。在协助道外区进行文创设计过程中,公司主动邀请有着音乐造诣的资深插画师,为街区创作了大幅宣传画《塞北的雪》。这幅风格独特的作品,进一步提升了街区的文化品位与艺术气息。
哈尔滨城发投集团名城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8月份街区迎来近240万客流。文旅热潮带来的人气与流量,有效促进了品牌与街区的“双向奔赴”。杜漫西餐厅作为三期首家引入外方投资的商业业态,是公司推动街区实现中西融合的又一次重要突破。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增强国际视野,紧抓中俄文化年与互免签证等机遇,提升运营管理与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前来投资兴业。公司将持续提升街区的关注度与美誉度,助力哈尔滨文旅产业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王德宇 张佶 宋怀志 记者:张旭升 文/摄/视频
编辑:刘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