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迈入桂林象鼻山洞中的三花酒窖,浓郁的酒香直钻鼻腔,上百只大小酒坛在此静守时间流转。每年春节前夕,酒窖内便人声鼎沸,打壶好酒过好年成为当地必不可少的年俗。
依托优质的漓江水和温润气候,千年历史的桂林酿酒业源远流长,酒文化已经深入民众心中。当下,为适应酒业发展的新变局,桂林市正围绕酒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发掘这块“金字招牌”的蓬勃活力。
三花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正在忙碌的女工们。记者 刘俊聪 摄
在桂林市象山区的三花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瓶瓶三花酒在流水线上飞速生产。作为“桂林三宝”之一,千年历史的三花酒在传承古法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出与时俱进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近期,我们与电商平台合作直播卖货,取得意想不到的热烈反响。”三花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李苏城告诉记者,“面对销售模式的革新,三花酒产业在品牌营销和物流升级等方面也在加快步伐,以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
生产流水线上的三花酒产品。记者 刘俊聪 摄
目前,桂林市已在象山区、全州县、兴安县招引布局白酒营销、生产性服务业等业态、并围绕白酒产业完善培育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和设计开发等新业态,赋能传统白酒产业转型升级。
桂林市象山区另一家家喻户晓的企业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其已连续23年成为工业企业纳税首户。面对竞争激烈的啤酒市场,该企业先后推出桂花拉格啤酒、倍斯特汽水等创新产品,满足消费群体多样化的需求。
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的啤酒生产线正在不停歇生产。记者 刘俊聪 摄
“对于传统啤酒企业而言,产品创新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短板的补齐,需要强大产业集群的支持。”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桂林市象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蒋玲荣介绍,象山区围绕酿酒行业的产业需求,梳理原料、包装、物流、营销等上下游关键环节,成功引进金特金属包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上下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行业格局,成为桂林酿酒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有力引擎。
“桂林山水甲天下”,短短几字令这座广西小城名扬天下。当前,桂林市正充分利用境内优越的文旅资源,招引优质酒企和相关产业落户,推动桂酒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花酒窖内珍藏的美酒。记者 刘俊聪 摄
2025年,桂林市象山区通过区委“一把手”带队的精准靶向招商,成功签约规划总投资3亿元的全泰酒业酱香白酒项目,并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注册、备案等环节。
未来,这家来自中国白酒名镇——茅台镇的酒企,将依托桂林文旅名片打造新品,并逐步实现酱香型白酒在广西全域的市场推广,带动桂酒行业的品牌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如今,我们也在持续探索‘桂酒+’模式,想方设法拓展桂酒的产业新布局。”蒋玲荣表示,例如依托桂林优质的生态康养资源,招引大健康领域企业联合研发养生桂酒产品,开拓大健康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