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18日电(李佰东 唐瑛键)凉薯,生吃清甜如梨,入菜爽口解腻。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人们将其变幻出万千风味,切丝清炒、与肉同炖,还把它酿进金黄酥脆的“饽”里,切成片泡入坛中腌成酸料,做成了一道道独具风味的乡土美食,是当地人佐餐、解腻的最爱。
图为村民在采挖凉薯。唐瑛键 摄
近日清晨,兴业县大平山镇鸣峨村新庄片,早已人声鼎沸。一辆辆收购车排成长队,村民们肩挑手提着刚出土、还沾着泥土芬芳的凉薯,从田埂巷陌纷纷涌来。过秤、装车、点钞……现场忙而不乱,欢声笑语中,一车车凉薯很快堆成小山,揣着钞票的农户脸上笑开了花。
鸣峨村新庄片的凉薯,可不是一般的“土疙瘩”。这里沙壤疏松、透气肥沃,种出的凉薯块大形美、清甜脆口,是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60多年来,村民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持续扩大种植规模,从最初10亩发展到如今100多亩,“新庄凉薯”成为当地一张地标名片。
近年来,兴业县大力扶持凉薯特色种植,引良种、派专家、跑展销、拓渠道,多管齐下护航这条甜蜜产业。目前,全县凉薯种植面积已达400亩,年总产值超390万元。小凉薯,真正成为富农兴村的“金疙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