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城街道九〇五社区食堂的后厨已蒸汽氤氲。金黄的南瓜粥在锅中翻滚,刚出笼的花卷散发出面香。78岁的王大爷拄着拐杖走进食堂,熟练地使用“颐享积金”支付了一荤一素的早餐。“今天的白菜炖肉炖得烂,您多吃点!”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道。这样温情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大武口区各社区助餐点的日常。
面对全区近5万户籍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作为石嘴山市养老服务创新试点的核心区,大武口区通过系统化推进社区助餐服务,将一餐餐“暖心饭”做成了惠及万千家庭的民生工程。
精准补贴让老人吃上“实惠饭”。“现在有了补贴,一顿饭自己才花两三块!”九〇五社区的李阿姨展示着“颐享石嘴山”公众号上的订单记录。作为75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她享受B类补贴标准,每餐可获6元补贴。
大武口区建立起分层、分类的助餐补贴机制,将60岁及以上重度失能老人、75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和85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分别划分为A、B、C三类,每月提供50-200元的上门服务补贴和100元助餐补贴,每日最高补助6元。创新的“政府补贴+家庭自付”1:1“颐享积金”模式,实现了补贴即时抵扣,既减轻了经济负担,也维护了老年人的消费尊严。
“从家出门,过条马路,8分钟就到食堂,比去菜市场还方便!”老人们口中的便利,得益于大武口区精心构建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大武口区构建起“城市嵌入式+农村互助式+机构延伸式”的全域助餐体系。城区嵌入式助餐点遍布居民区,农村地区通过“老饭桌”实现服务半径覆盖2公里内村落。九〇五社区食堂将就餐区与健康监测室、休闲区相连,老人们在用餐后可以测血压、聊家常、做手工,让食堂成为多功能融合的“第二个家”。
在九〇五社区食堂,每日的食材检测报告公示在醒目位置,明厨亮灶的操作间让老人对制作过程一目了然。“做饭过程都能看见,比自己家做饭还放心!”正在就餐的李阿姨说道。
大武口区通过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监管机制,严格把关食品安全各个环节。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党建联建+阵地换服务”模式,吸引周边商户让利合作,延伸推出中医理疗、助洁等增值服务,形成“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可持续运营机制。
如今,大武口区的社区助餐服务已超越单纯的就餐功能,向医养、食养、心养、文养融合方向发展。各社区定期举办营养讲座,引入健康理疗服务,让老人享受“吃饭+保健”的一站式体验。接下来,大武口区将继续优化智慧助餐服务,通过手机预约送餐、菜单查询等功能,让“15分钟幸福圈”越画越圆,守护好老年人晚年的幸福“食”光。
来源:大武口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