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实训楼,面粉的清香混着晨光漫过窗台,今年45岁的冯南正专注地捏塑着手中的面坯。作为北方中式面点匠人,为了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新派面艺”创意,这位从业近三十年的老师傅已在学校吃住了快两个月了,连家中老人生病都没能回家照顾。
“面点不只是手艺,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冯南的案板上,既有传承百年的“十八折”汤包技法手稿,也散落着现代营养配比的实验记录。为了让传统面点既保留老味道,又符合当代审美,他每天练习十几个小时,手指被擀面杖磨出厚茧,却在看到面坯在手中绽放成“牡丹”时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一次试做“澄面象形品种”时,面坯总在蒸制后开裂,他连续三天泡在实训室,从水温、发酵时间到配比反复调试,最终用“分段发酵法”攻克难题。当第一笼饱满圆润的象形点心出锅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他拍下照片发了个朋友圈,配文“成了”。
“本届大赛以‘匠心筑梦,技能强国’为主题,我也要跟上时代。”冯南揉着酸胀的肩膀说。我想把北方面点的粗犷大气与南方点心的精细融合起来。他设计出的“象形发面”系列,既保留了传统发酵的麦香,又以创新造型展现文化底蕴。
实训楼的灯光亮了又灭,冯南的匠心始终炽热。对他而言,这场比赛早已超越胜负,是一位匠人为热爱坚守、为传承创新的无声誓言。
来源:新华财经